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简无思:缺失的历史线索———西方历史的幻灭(5)

(2023-02-13 11:35:27) 下一个

简无思:缺失的历史线索———西方历史的幻灭(5)

 简无思 简无思  2022-01-23 15:40

 

 

 

【摘要】本文是原本拟为《缺失、重获(recovery)、伪造(Forgery)与历史构建———西方历史的幻灭(5)》一文的第一节,讨论了西方历史线索的缺失。对这一缺失的认识,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识到重新获取古代文献的重要性。由此开启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竭力试图恢复/重获(recovery)古罗马、古希腊历史资料,不惜伪造(forgery)文献,制造虚假历史资料的努力,虽然一开始并非刻意的历史造假,而仅仅是商业行为。

 

这后一部分将在第二和第三节进行讨论。

 

 

 

写到这里,有群友问,那么,西方历史(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成的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本文将从

 

 

 

  1. 1. 缺失的历史线索


     
  1. 2. 重获的历史文献(recovery


     
  1. 3. 伪造的历史文献(forgery)



  2.  

 

 

这三方面来讲述文艺复兴时期开启的搜寻古代文献热潮,以及这一时期获得的古罗马和古希腊文献,无论真伪,作为18-19世纪西方历史学家构建古代历史的历史资料来源。

 

 

 

原本打算这三方面放在一篇文章里推出。后来考虑到前几篇的篇幅太长,有群友曾提议每篇缩减篇幅,以保证读者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更多的细节。因为本系列常常会涉及到历史研究方法论的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烧脑。

 

 

 

所以,本篇先发第一部分,即,第一节,缺失的历史线索。

 

 

 

【声明:本系列关于西方文明史所涉及古代民族和文明的历史叙述均来源于西方文献和资料。本文作者在此加以引用不代表本文作者认可这一知识体系的可靠性,可信性,和真实性。同样的声明适用于本人就西方古代历史的所有相关讨论。本文作者致力于在西方历史文献和资料体系内部探隐索微,揭示西方历史叙述的可信性和真实性方面存在的根本性缺陷。】

 

 

 

缺失的历史线索

 

 

 

事实上,这个问题就是本人在认识西方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先前的单纯学习西方历史,到后来追寻西方历史,再到后来搜索西方历史的来源,直到最后,本人才意识到西方历史原来是构建而来,而且,这个构建过程充满了虚构(fiction),甚至伪造(forgery)。

 

 

 

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本人曾经一直以为,中国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或民族大概都差不多,都拥有差不多5000年左右的历史,西方历史可能会更长一些,应该有6000多年,因为他们的历史是从两河流域开始的。

 

 

 

后来才惊觉,原来西方人没有历史记录的传统!

 

 

 

没有历史记录?这意味着历史线索的缺失啊!而这一缺失一下子就是几千年,如果从18世纪西方历史学家开始构建西方古代历史算起的话。

 

 

 

那么,他们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叙述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编(构建)出来的?编的话,那些原始历史资料是从哪里来的呢?

 

 

 

再到后来,又惊觉原来西方人并不像中国那样很早就有大规模可得的、持久性良好的书写材料,乃至更高级的纸张笔墨。西方不生产中国竹和印度贝叶,也不出埃及的莎草。中世纪西方唯一官方书籍是教会的《圣经》。而《圣经》抄本很稀少,全欧洲也没有几本完整的《圣经》全本,而且都是写在羊皮纸(片)上。全欧洲能识字的人都在教会供职,而教会里的僧侣能识字的也是少数。羊皮纸很少而且贵重。教会常常只有少量的羊皮供常规使用,并且常常需要将羊皮纸上的旧文擦掉才能写上新内容。那么,那些看起来很庞大的历史资料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再以后,惊觉越来越多,也就麻木了。

 

 

 

比如,构成西方人主体的金发碧眼日耳曼西欧人与黑头发黑眼睛的地中海古罗马人,古希腊人没有任何血缘人种关系;欧洲人一直没有姓氏,到了12世纪依然只是偶尔在上层贵族之间闪现。17世纪姓氏才在欧洲渐渐开始普及。如此荒蛮的欧洲,何以拥有教科书里所描述的那般文明辉煌?

 

 

 

再比如,最早的西方字典只能追溯到13世纪的一部拉丁字典,Summa grammaticalis quae vocatur Catholicon。而最早的英文字典的原型,是Richard Mulcaster 1582编写的一张8000 英语词汇的词汇表(word list),“the Elementarie”,没有词义解释。而按照字母顺序编写起来英语字典“A Table Alphabeticall“直到1604 年才问世,大约2500字,其中有一些简短词义解释。文字水平在如此晚近的年代尚如此浅陋,很难想象欧洲文化是如何积淀到近代足以爆发几场重大历史性革命。

 

 

 

又比如,西欧地区从罗马崩溃到文艺复兴,中间并非仅仅是教会笼罩使得西方黑暗1000年,而是无政府状态的一团混乱甚至不如五胡乱华。五胡尚有自己的政权,而日耳曼蛮族完全就像没头的苍蝇,就像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里想象的那样,甚至更糟,从而后世无法得知当时发生了什么。很多历史学家因为实在找不到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100-200年间的任何可靠传说和历史资料,宁愿令其空白。查理曼帝国的故事如同细节清晰但却没有引文出处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一样,史料来源不明。这一时期很少有基于文献支持的历史资料。8世纪丕平献土是中世纪为数不多的似乎有根据的历史事件,基于一份历史文件,The Donation of Constantine ,记载了法兰克国王丕平捐赠伦巴第大片土地给教宗国(Papal States)的官方叙述。遗憾的是,该文件于15世纪受到意大利历史学家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1407-1457)基于文字学严谨而具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质疑,其真实性已经不复存在。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如此,尽管西方主流历史学界高度认同这一文件的伪造不实,主流历史教科书却依然对献土这一事件给予真实历史一般的描述。而类似的描述几乎充斥着西方历史从近代早期,到中世纪,贯穿到整个罗马史,希腊史的历史叙述主线。即,这一历史叙述从主干到细节,都缺乏确凿的史料支持。虽然明知不实,却照写不误,如同真实发生过一般。似乎是因为本来没有确实的历史,不这么写,就没有历史可写。而这,正是西方历史学中合法的虚构方法。用一句群友为之辩护的话说:没有史料就编故事,很正常嘛。当然,西方历史学界有更多的合理化辩护,我们以后会聊到。

 

 

 

西欧与东欧的历史脉络,如果能勉强找到脉络就像教科书里那样描述的话,则完全不同。西欧居然是在阿拉伯教化之下才开始懂得逻辑,数学,修辞,而那首先发生在8-10世纪之后,遭到伊斯兰世界侵蚀”的亚平宁半岛(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才开始渐渐波及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西欧纵深地区。

 

 

 

东欧地区反而因为有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有序统治一直延续到15世纪末,按理应该拥有良好的文明水准,但历史形象却一片模糊,几乎没有为现代人类留下任何有价值的遗产。

 

 

 

中世纪一千年的西方世界,历史是中断的。

 

 

 

历史中断的意思是,古罗马的崩溃以后,旧帝国烟消云散。政治法律体系,社会文化,军事技术都消失在历史长河,没有得到传承,仅仅留在传说之中。

 

 

 

传说,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对人类认识能力的了解,在一代一代的传诵中不可避免地掺杂进后人的加工和想象,以至于最后书写成文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不可避免地加入书写者的合理想象,即,汤因比的虚构(fiction)。

 

 

 

而传说写成的文字依然是传说,不是历史。

 

 

 

所以,汤因比关于西方历史部分出于虚构的阐述是实事求是的,是诚实的,是符合西方历史写作的历史事实的,也是符合人性,人类认识能力局限性的。

 

 

 

西方历史学界的常识认知是,中世纪历史的研究是一片巨大陷阱,因为中世纪欧洲的世俗世界没有留下历史记录。对,没有!完全没有!只有一些零星的传说。天主教廷有一些有限的文件,从中可以大致推知世俗世界曾经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与教会相关的。但整个欧洲世界年代模糊不清,就像印度一样。印度不得不依靠中国的历史记载来了解他们的历史框架,西方的历史时间框架是16-17世纪的斯卡利杰和牛顿等人在书斋里确定的,基于来源可疑、真实性可疑、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重获的“历史资料”。而现实世界里的中世纪欧洲世俗界缺乏历法纪年,各地教会虽然号称在使用凯撒历,关于年代互相之间却有着很大差异,因为教会之间也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历法。天主教廷并不对西欧各地拥有大一统的政治统治。教廷之外也没有任何大一统的世俗政治体系,偶尔有一些影响力十分有限的国王,权力又十分有限。文字和书写材料很少,除了匮乏因而珍贵的羊皮片,欧洲地区不生产莎草,也不会用泥板,文件文献都很稀少,无法对后人留下他们活动的可靠痕迹。

 

 

 

历史中断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古希腊文明太过遥远,按照现今主流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被罗马征服,然后纳入罗马帝国的东部部分。东西罗马帝国分治之后属于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前,据说曾经有总共四本古希腊文献翻译为拉丁语,在西罗马帝国的上层流传。而西欧地区的蛮族日耳曼人,即现在的西欧主体民族,则因为没有文化而对古希腊毫无了解。

 

 

 

东罗马帝国崩溃后,其历史面貌很模糊。这很可以理解。任何国家在亡国之后,其历史线索往往不可避免地流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西夏和契丹人的金朝,亡国之后如果没有中国历史记录体系为他们保留了历史记忆,恐怕跟东罗马一样飞灰湮灭。同样的道理,东罗马帝国本身已经不为人们了解很多,在它之前更早的古希腊和古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地区,与希腊地区一起共同构成东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这一千年乃至更久的时期,现代人类就更没有能力去了解了。

 

 

 

对于现代人类而言,古希腊传统是不是在东罗马帝国得到传承,我们不知道。即便有了传承,按照西方学者给我们编定的教科书中的叙述,东罗马人似乎也没有任何革新和创造。我们知道的是,希腊所在的东罗马帝国自从15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取代后,只留下两件重要遗产:一是查士丁尼法典,二是保留了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语文献。也就是说,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末,共1700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希腊人和安纳托利亚人(即大致今土耳其境内)碌碌无为,没有为西方世界或者现代人类留下什么属于他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当然也就不会对它西边紧隔壁的兄弟(或者邻居)提供过任何有益的帮助或影响。

 

 

 

这种说法的可信性有多高?符合常识理解吗?是不是有些天方夜谭样的感觉?

 

 

 

人们有理由提出质疑:会不会洋洋洒洒数百万言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及其它标签为古希腊文献的著作,尤其来自东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流入西方的希腊文献,除了货真价实的古希腊时代作品外,其实有很大部分是来自这一时期约1700年的东罗马希腊和安纳托利亚人的文明结晶?如此丰富并且涉猎广泛的古希腊哲学和科学文化知识如果没有千百年的积累,仅仅凭几个学者的闭门造车,是不是很难以想象?况且那么巨大数量的写作,仅仅几个人,在古希腊这块贫瘠的多山地区,自然资源贫乏,书写材料有限,能做到吗?

 

 

 

显然,这一部分的历史叙述有很大的缺失。这部分人缺失还没有恰当的虚构予以填补。

 

 

 

其它重要缺失还包括,正如前一篇提到的刻意漠视的周边活跃文明的影响,似乎西方文明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只从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那里获取隔世传递的知识,没有也不需要从周边环境获取直接营养,所以,它不需要感恩拜占庭,阿拉伯世界,不需要感恩中国和印度,哪怕它在近代早期的文明成果来历不明,近乎横空出世,并且与这几个地区的文明成就高度重叠。

 

 

 

 

牛顿说过,他的成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达成的。这些前人是谁?西方历史学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知道的是,比如说,在牛顿之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13世纪开始为世人所知的、标签为古希腊的数学文献提到与微积分相类似的工作。牛顿得以站立的前人肩膀是中国人和“古希腊人”吗?

 

 

 

 

顺便再问一句,“古希腊人”会不会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新”希腊人?

 

 

 

这些,都有待未来具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历史学者予以重新梳理和解释。

 

 

 

我们期待未来一代乃至数代的中国历史学者能够有机会对这一部分的历史,尤其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哪里是实际缺失的,哪里是虚构填补的,做出实事求是,符合历史合理性的澄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