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在波士顿Salem小镇的PEM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我走进了一幢粉墙黛瓦的徽州风情古宅。所闻与所见,令人百感交集,我的双眼也不时地一片模糊……
这就是从徽州黄村漂洋过海,在海外落户的首个古徽派建筑——有200年历史的“荫余堂”。荫求祖荫,余祈富余,这三个字里包含了中国“家文化”中,前辈对后代的无限关爱和期盼。
荫余堂的前生今世,恐怕并不是众人尽知,我用一些数字来高度概括一下,因为这也正是我触景生情,心绪万千的缘由之首。
前生之因:荫余堂是徽州黄村黄氏商人于十七世纪初所建,八代黄氏子孙在这栋祖传的楼房里住了近二百年。因子孙迁移、房宅空置,1996年黄家第三十四代决定出售荫余堂。
今世之缘:一位热爱东方文化的学者,Nancy Berliner,在徽州探访古迹时,决定购置这栋正面临拆除命运的清代民宅。一番协商之后,荫余堂千里迢迢到大洋彼岸安家的工程便拉开了帷幕。整个项目历时8年,斥资1. 25亿美元。荫余堂拆下的木件、砖瓦、石件及当时屋内的家具、摆设,甚至鱼池、院墙、地基、门口铺设的石路板,都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美国。
荫余堂让我心生感慨的另一层缘由是,我竟然是在海外,把对徽派建筑的理解,从书本的平面知识提升到了生动的立体知识。这是我平身第一次走近徽州老宅,实地走走,亲眼瞧瞧,还真是涨姿势。
当年的荫余堂并没有很大名气,它甚至都没有被列入到县级保护单位的名册,但它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特色,可谓小小麻雀,五脏俱全。马头墙,便是我对这种建筑风格的第一步认识。站在院里仰望,那矗立在荫余堂的东西两面,高过屋脊的墙垣,便是所谓的“马头墙”了。它们错落有致,黑白互衬,如同一幅水墨画,把人一下子带到了“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俏丽江南。然而,马头墙的更重要使命是防火墙,在那久远的年代,密匝的民居让火灾成为隐患,而高于屋面的马头墙则会在危机时刻,起着隔火隔风的作用。我一边听着导游的指点迷津,一面凝望着给民居带来灵动的马头墙,那檐角飞扬的墙顶部分,的确酷似马头,这当中的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之意,便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从户外观望荫余堂,除了入口和两个黄家后人开的袖珍小窗外,楞是没有一扇与外界沟通的窗户。耸立的高墙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与世不相往来的距离感。室内如何采光? 总不会整日烛光吧?走进封闭型的院落,我的面前呈现出一个长方形的敞开型天井,阳光透过天井泻了一地,我的疑惑也随之而散。导游适时给我们引进了徽居的另一个概念-四水归堂的天井,它们一来可以透光通风﹐二来可以引导屋脊的雨水流入天井之中,取其财不外流之意。我若有所思地环视着围绕天井的这栋峡谷层楼,深深地触摸到了东方文化中被推崇颂扬的内敛低调的情怀,同时也嗅出了传统哲学中的一丝发霉的味道。
三雕 - 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style的又一特征,这在荫余堂里更是处处可见。
荫余堂外门的装饰,正是细腻地体现了当地的砖雕工艺。下图左侧这道门瞧着非常复杂,我也搞不清哪个是门楣, 哪个是门套,但那一股端庄典雅的大家风范倒是意会到了。门楼最顶部的那些雕镂,细致精美,散发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右图:廊柱上的花纹石雕拙朴而又流畅。
荫余堂吸引我的还有一点是,水墨画似的江南生活画面和水彩画似的八十年代生活氛围。江南,曾是我儿童时代镀金的故园;80年代,曾让年轻的我们产生了那么多的化学反应。
色彩和主题双鲜明的宣传画,在暗色调内居的反衬下,格外醒目。这让我想起老家阁楼上的一幅画着飒爽英姿妇女头像的年画,自学认得一些字的爷爷曾有板有眼儿地念给我,“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当时年幼的我,听着似懂非懂。
竹篮子为啥悬挂在空中? 这场景我太熟悉了。那年头没有冰箱,主妇们往往把买来的菜蔬、豆制品及吃剩的饭菜都放在空中储藏室里,既透气又卫生,更让家里的那一窝鸡没有可乘之机。
六、七十年代在江南乡下生活过的人,都会认出下图用于”送温暖”的两个物件:
左:曾经的政治温暖工具-小喇叭也不能完全妖魔化。每次探亲回乡,我就听过它介绍邻村养花致富经验、教唱越剧、日常的报时、气候、邻里信息,啥都不缺,村民把它基本当微信使用。
右:幼儿取暖家什。圆桶里是有隔层的,下面是放着炭火的铜炉,上面是两手架在桶边站立的娃娃。坐在一旁的妈咪会一面穿针引线,一面和娃娃咿咿呀呀。用现代的标准衡量,这个物件好像有安全隐患。那时候,它却是一帧最温柔的画面。
竹笠蓑衣窗花,小桥流水人家。现时的蓑衣(左图)是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儿时看到乡里人家披着蓑衣,到农田劳作时就曾想,要是让雨淋了,这得多重?说起竹笠(右图),几年前,我还从国内专门带回一顶过,挂在房间是最天然的饰物。
很女人味的房间登场了,时髦洋气的花墙纸,黛眉凤眼的新女性……
堂屋
厨房
徘徊在荫余堂,心情真是好复杂。看到人家把咱老祖宗的东西这么敬着,心里应当得意才是。然而,我更多地是有些不踏实的感觉。面前的荫余堂,曾经面临过消亡的命运,如今却焕发了它昔日的光彩。祈盼它的兄弟姊妹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善待。
当徽学热兴时,我买了一套《徽州文书类目》,趁热了解中国最大的地域学,也看了一些学术论文,深感徽州文化保存之好,还没有被文革全面破坏。XQQ真厉害,连荫余堂都去过,佩服!
去年我也写过一篇有关荫余堂的博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969/201806/2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