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新冠感染男女有别,各国防控也不同

(2025-11-02 07:24:25) 下一个

当时美国的新冠疫情开始迅速蔓延,确诊病例已经超过六千。几乎在新冠爆发时,我们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童,尤其是新生儿,他们即使感染新冠症状通常非常轻微,几乎没有死亡病例,大多数都能顺利康复。

 

这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有关。正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反应不够强烈,反而避免了成人那种过度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在这里显得尤为关键,成年人如果缺乏足够的免疫抑制机制,就容易因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导致组织损伤与炎性破坏,这实际上是新冠患者中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在性别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重症甚至死亡,这世界当男人不容易。

 

对此学界提出了可能的免疫学机制,一个重要的线索来自TLR7受体(Toll-like receptor 7)。当B细胞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到抗原后,如果同时通过TLR7感受到病毒RNA的共同刺激信号,会显著增强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抗体产生。

 

TLR7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女性拥有两份拷贝,而男性只有一份,这使得女性在免疫识别和抗病毒反应中可能具备一定的优势。研究发现,女性较高的TLR7表达水平有助于诱导更强烈或更早期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从而在感染新冠时获得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反应温和而受益,女性则因遗传与免疫机制的差异表现出较低的重症与死亡率,这些都揭示了新冠免疫反应中复杂而微妙的生理差异。

 

《新冠病毒感染老少不同,男女也有别》

 

说正题前先谈点美国当前的疫情:美国的新冠疫情迅速向令人担忧的方向发展。每天新增都是创新高,昨天尤其迅猛,感染总人数达6499人。美国人口众多的纽约,昨天增加了738例,占美国总增加的1726人的43%。纽约多为城市居住和工作,控制不好就麻烦了。我们密苏里暂时只有15例,印第安纳都有30例,未来如何有待观察。

 

新冠病毒感染老年人的后果会很严重,儿童感染后症状较轻,年轻人很多能恢复。我看过一篇同济医院和武大等机构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6位1-7岁儿童(中位年龄为3岁)患新冠感染的文章,虽然4人发展成肺炎,但是只有一位进ICU。平均住院七天,全部康复出院。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位年幼男孩在祖父去世数天后,救援人员发现他仍安好在家中。这些观察告诉我们,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天然抵抗新冠病毒的能力,里面的科学道理无人知道。

 

有网友问我这个问题:老年人的ACE2受体是否比小孩高才会使他们更容易患新冠病毒感染?我沒有看见这方面的报道,我觉得新冠病毒对老年人打击大的原因有二个:他们免疫功能的衰退,以及他们拥有更多的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使老人更容易患癌症也是同样的道理,临床上也观察到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随年龄而降低的现象。这是有人的总结,我觉得有道理:“简单转述一下:普通大众的致死率是0.9%;糖尿病是7%;心血管疾病超过10%;80岁以上14%;如果发生严重的复杂的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将近50%。”

 

新冠病毒感染率和死亡率男女都有别,中国和美国学者对8866例新冠感染病例的分析发现,男性感染占55%,男性占重症的61.5%;死亡率男性是女性的三倍多(4.45%对1.25%)。男女天生不平等,生物上肯定不同,社会作用也各异,男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短寿的命。大家知道,女性有二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女性对疫苗拥有远比男性优良的免疫反应,这里的分子基础可能是免疫受体TLR7位于X染色体上,TLR7能促进更强的B细胞免疫反应,可见下面引用自我的题为《疫苗反应男女有别》博文的段落:

 

“以往的研究表明女性远较男性具有更强的疫苗抗体反应,女性对乙肝、流感、疱疹、狂犬病和天花疫苗的免疫反应都比男性好。从克莱恩总结的资料看,女性在孩童和成人阶段,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都远超男性,没有可比性。

 

克莱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可能的机理。他们使用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免疫实验老鼠,发现雌鼠能产生更多抗体和诱导更强的淋巴细胞反应,雌鼠产生高质量抗体亚型(IgG2c) 的能力是雄鼠的几倍。疫苗在雌鼠体内诱导的强免疫反应具有保护性效应,因为接受疫苗的雌鼠在重新受到病毒攻击时,体内病毒的数量远低于同样接受过疫苗的雄鼠。涉及到生物机理,克莱恩研究组意外将X染色体的免疫识别分子TLR7与抗体反应联系起来,女性拥有二条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他们发现疫苗能够诱导雌鼠的B细胞表达更高的TLR7, 而这个变化直接与B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相关,他们试图以此解释为什么女性能产生更有效的抗体。”

 

现在发现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也是位于X染色体,这样使女性具有两份拷贝,这可能是女性对新冠病毒具有更强免疫力的原因。但是更多受体不是可能使病毒更容易进入细胞吗?这个要看膜受体是否拥有分泌型的分子来决定,很多膜蛋白都可以从膜上脱下来去寻找自己的配体,执行它们的生物功能。我们研究的补体膜受体,就存在具有类似功能的膜型和分泌型蛋白。从哈佛MGH临床大查房的资料来看,确实存在分泌型的ACE2, 它们与新冠病毒结合后可能形成了复合物,这样就更容易诱发对复合物的吞噬等免疫反应了,这些当然需要更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下结论。

 

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再次赞扬武汉病毒所的中国科学家石正丽,她在这次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发现,也包括她的合作者周鹏研究员的贡献。石正丽团队发现了新冠病毒、找到了它的受体ACE2和检测到中和新冠病毒的抗体,这三项杰出成就的每一项都会令美国顶级大学的很多教授骄傲很久。在疫情的早期,有人蓄意制造各种阴谋论不遗余力地攻击石正丽,我到现在都觉得对她很不公平。

 

最后谈点美国应对疫情的政府措施,我勉强听了些川普总统昨天的新闻记者招待会。如果需要,美国也会学中国建立类似的方仓医院。美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两位重要人物美国财长和卫生部长分别是耶鲁本科和法学院毕业的,美国财长昨天宣布对美国民众的这些补赏措施:在未来几周,美国会给部分国民每人1000美元的支票,百万富翁们除外;随着4月15日美国报税截止日期的来临,美国允许民众晚90天支付需要交的税款;另外,给小生意主的货款也在布署中。

 

当然这些可能面对民主党的反弹,因为已经有民主党议员抗议川普利用疫情达到自己的减税和扶持小企业的目的。但是川普在共和党的反对派罗姆尼参议员,公开支持给每人寄一千美金支票的决定。现在股市掉的百分比已经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差不多了,但是沒有对华尔街造成根本性损伤,因为前段时间涨得太多。川普政府这次索求的对疫情的救援计划可能高达8500亿美元,将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7000亿美元;美国财长姆努钦说这次对美国的打击超过了911,我觉得这些开海口的数字或说法都有些过了。

 

成功预测全球新冠疫情的英国帝国理工院士Neil Ferguson也咳嗽和发烧,愿上帝保佑他,他是对新冠控制贡献巨大的学者。他所在的伦敦Westminster地区存在大量感染者,他称从中国到其他国家的感染旅行者中,2/3都沒有被发现,全球面临挑战。写于2020年03月18日

 

从国内担任感染科主任的同班同学那里得知,针对新冠感染的恢复期血清疗法已成为他们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一消息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前段时间我与阿肯森教授在文章中提出的设想,如今得到了实践的印证。

 

然而最令人心痛的,仍然是意大利的高达 7.2%的新冠死亡率,当时确实是震惊全世界的头条新闻。意大利全国累计死亡人数已超过 4000,军车在那些文化名城排长队运送遗体的场景,成为那段时间最沉重的画面。

 

与此同时,另一个欧洲大国德国却展现出强大的科学与医疗实力。其死亡率仅为 0.28%,远低于意大利。德国人一贯给人的印象就是稳扎稳打,这次在疫情中也是如此。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南欧与北欧国家之间在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比如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死亡率5.1%),家庭成员往往成家族式共同生活,三代同堂十分常见。孙子们一旦感染,极易将病毒传给祖父母,从而导致老年人的大量死亡。相比之下,德国的家庭结构较为分散,讲究个人独立和隐私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传播风险。

 

顺便分享,我们帮助德国杜平根大学教授的论文己经被接受,我是倒数第二作者。现在有些弄反了,我要求将阿肯森的名字列到作者中。

 

至于中国的疫情数据,恐怕只有上苍才能知道,武汉以前连天气预报都会作假报成39度,因为40度会触发劳动保障条例。外界普遍认为国内疫情似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与缓解,但其真实的细节与代价,我们当时仍然难以确知。

《新冠感染虽无国界,但是各国防控有别》

 

损失惨重的美国意大利裔大家庭。

我写了几十篇关注新冠病毒的文章,从武汉写到美国再到新冠肆虐的全球。直到今天,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意思到,死神原来离我们这么近。这确实是一场需要全球努力抗击的人类灾难,考验人类文明进程的时候到了。

今天很欣慰地读到,身为国内大医院的感染科主任的老同学这样肯定血浆治疗:“目前我认为最有效的抗病毒"药"是康复者恢复期血清”。我在2月15日写了题为《与美国院士谈冠状病毒患者的血浆》的文章,就此议题还与阿肯森教授长时间讨论,当时我是在反对声中写此文章的。朋友在我朋友圈留言:“你的老同学都是一线抗疫英雄,你是二线抗疫英雄,与鲁迅有得一拼[强][强][强]”

 

全球大流行了,意大利感染人数可以一天增加超过1.5万,昨天死亡902人,意大利的死亡率高达4032/56182=7.2%。这种灾难也在美国扩大,今天美国的总感染人数超过16491,美国最近可以在一天内新增5000人。纽约成为大灾区,高达7239人。这还是在沒发烧不让测的情况下,真实感染的人数可能更多。这个情况可能真印证了一些感染病学家的说法,新冠病毒会像风一样在我们身上吹过,然后我们就都获得了免疫力。每百万人口感染新冠病毒的比率,美国将超过中国,这个预测在近几天内就会实现。

 

从另一个测面, 我推测美国检测手段的灵敏度很高,虽然我沒看见假阴性率是多少,纽约人均的检测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所以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死亡率,纽约死亡率为39/7239=0.5%,奇低;华盛顿州的死亡率为74/1378=5.4%,主要是新冠病毒侵入到了西雅图富人区的老人院。另一种解释是西雅图为美国首发地所以重症多,东海岸的纽约晚到,重症还沒有体现出来。有一个好消息是,在盖茨基金会的全力支持和西雅图华大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检测资源丰富的美国最早爆发的华盛顿州,现在的新增病人明显减少,希望后续的纽约能顶住。虽然全美总死亡率为224/16491=1.3%,纽约时报报道青壮年因新冠感染入住ICU的比例很高,应该是超过了30%,所以别以为自己有消费不完的青春资本。

 

民族与文化对控制突发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性的,不承认这点几乎是让免疫学家不识别T和B淋巴细胞。意大利死亡率为7.2%,而德国的死亡率却是53/18794=0.28%,我们怎么看这大约26倍的巨大差别?

 

当我看见意大利这些悲伤的数字时,我总会想到我们的欧洲旅行,意大利已经有4032人因新冠感染去世。他们已经开始用军车运尸体了,真是悲哀的时代。我们去年在西班牙旅行时见到很多浙江青田人,以前在意大利时看见很多温州人,在那里开小店或经营服装等生意,我现在有些担心他们的安全了。有修养的当地人会客观看待疫情,普通民众就难说了,希望大家保重,就是去圣路易斯CWE的街区也要小心了。

 

德国的情况相当特殊,虽然在二战的早期德国对中国很好,同济裘法祖教授二战期间还在德国行医,但是德国是欧洲主要国家中唯一没有唐人街的国家。以前移民德国很困难,现在德国华裔也不多,德裔华人可能是以留学生和学成留下的专业人士为主体。

历史上以德国人为主的野蛮人灭了辉煌的罗马,但是自欧洲30年战争之后,德国人进化了。俾斯麦更是让德国人知道自己有个国家,从而培养出民族自豪感。这次德国的先进性体现出来了,他们挡不住风一样来的病毒,但是防控方面令人刮目相看,数据很说明问题。不过部分原因可能是意大利开始得早,重症多,德国流行相对晚些。还有朋友提醒我寻找意大利人是否存在ACE2受体的突变(polymorphism),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整个世界的微生物学科是德国人Robert Koch和法国人巴斯德开创的,现在德国的Robert Koch研究所更是关键机构。Koch作为代表性人物,强有力地率领当时崛起的德国军团挑战领军老牌帝国的法国人巴斯德。

 

现在德国供呼吸急症的床位是25000张,法国和意大利分別是7000和5000张,德国人口稍多些。我猜测美国检测的灵敏度相当高,因为Roche在早期几乎垄断了PCR的议器设备,德国自己的病毒学家也说他们检测病毒的能力强过很多国家。

 

不承认历史与文化的差异几乎无法分析社会问题,所以我分析这些问题就会从这些最原始的东西入手。开始在西班牙病例很少时,我就觉得他们会上来,现在西班牙死亡率果然为较高的1043/20412=5.1%。美国一家姓氏为Fusco的新泽西意大利后裔大家庭,7人感染4人死亡,我们经常见到这种重家庭传统的意大利裔美国人。73岁的母亲Grace Fusco自己和三个孩子先后因新冠感染去世,类似武汉的悲剧正在美国东海岸重演。她拥有11个孩子,家里的传统是很多家庭成员一起去教堂,周末更是超大型的家庭晚餐,南部欧洲人移民美国后仍然保留了故国的传统。

 

我也不得不说,美国和德国民众面对风一样的病毒也太随意了,昨天我在Walgreens和麦当劳开车取东西,看见他们无人戴口罩。这样说吧,如果完全不管,任新冠流行,我们可能每人都得新冠,死亡人数以百万人数计算。这就是为什么加州和纽约封州,对于美国阻止新冠流行至关重要,华大医学院也决定从周一开始关闭实验室。

 

天朝能在短时间控制疫情也与文化相关,也被我预测到了,但是我沒有想到早期会那般失策。这是我在1月18日写的关于疫情的首篇博文里说的:“中国拥有非典经验,又有强有力的政府机制,希望这次能渡过难关”。韩国、新加坡或日本控制得好,也与东亚文化圈有关,这时候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喜欢冒险的精神是挡不住病毒的。

 

转自校友:“北卡朋友说:今天去COSTCO买菜,有几点感受。第一个是,感受到美国人民(白人,黑人,及其它族)的宽容,大度,善良。大家看见我一个亚裔女,都很友好的微笑,点头,然后分开走。完全没有因为中国武汉病毒漫延到美国,而对亚裔仇恨,歧视。第二点,Costco 管理的非常好。顾客在门口排队,大家井井有条地站在那里排队,没有任何怨言。每次只放进去15个人。Costco 店员已经把shopping cart消毒擦干净再给顾客。店里货物充足,牛奶,鸡蛋,等等所有食物都有,大量的卫生纸放在过通。只是organic chicken 没有货。同样的冷冻食物,每人只能买一包。第三,加油站有两个专人,在每个顾客加油后,用消毒wiper擦干净屏面,pump handler。充分感受到美国人民理智,善良,宽容”。写于2020年03月20日。

 

截至目前的2025年,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病毒(COVID-19)的临床研究结论是没有确切疗效,并且不被推荐使用。但是在当时成为鼓舞人心的消息,为了尊重历史也列出此博文。

 

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羟氯喹因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可抑制SARS-CoV-2在细胞培养中的复制),一度被寄予厚望。法国学者 Didier Raoult 团队发表小规模研究,宣称羟氯喹(与阿奇霉素合用)可降低病毒载量,引发全球关注。但该研究样本小、无随机对照以及统计设计也欠严谨,后来被广泛质疑。

 

随后美国、英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多国开展了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结果一致显示:无显著降低死亡率和重症率或住院时间;也未能减少感染或改善症状;高剂量使用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等严重副作用。

 

《影响世界的新冠氯喹治疗为中国原创》

武汉病毒所前所长胡志红研究员。

 

位于法国南部马赛的世界领先传染病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Hydroxychloroquine(羟氯喹)与阿奇霉素合用能够在六天内治愈新冠病毒。氯喹为临床常用药,所以不需要繁琐的临床试验,川普总统迅速反应,强力推荐上临床。我都只是读到的法国人的论文手稿,可见美国人的紧迫性。

 

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世界制药巨头Novartis宣布,自愿捐赠一亿三千万剂量的氯喹用于全球抗新冠的治疗。在小样本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100%的治愈率后,现在是老药治新病,激动人心!

 

这项临床应用的基础机理性研究最先是由武汉病毒所前所长胡志红等领导的团队率先发表的。我同班同学为胡所长的夫君,我的老同学可能还贡献了些思想,居然没有在原始论文里混到个署名,可见胡所长科学规范之严谨。这次疫情告诉我们,与我们班联姻的群体素质都了得。我们男生娶武汉病毒所前所长,女士则嫁现在几乎是世界名人的中南医院ICU主任彭志勇教授。

 

如果氯喹治疗成功,那将是近代中国医学领域里影响世界疾病治疗的新例子,源于中国但是被欧美证实有效。让我想起上海第二医学院王振义教授所开创的应用反式Retinoic acid治疗粒性白血病的成就。当时西方呈观望态度,也是法国临床试验成功后美国跟进的,王振义当时还不是什么院士,但是纽约哥大在很早就授予了他荣誉博士学位,远比耶鲁授予张艺谋荣誉学位早。

 

根据武汉病毒所论文的实验结果,氯喹整体上具有略强的体外抑制病毒的效应,但美国药物“人民的希望”远比氯喹更能抑制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几乎是阻断了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通道,并且剂量上“人民的希望”比氯喹低几倍,所以我们对“人民的希望”抱的期望更大。现在两个潜在的特效药在向我们招手,一个是常规药,一个是实验药,让我们更有信心了,感谢中美科学家的努力。

 

氯喹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后效果更佳,虽然单独使用也有效。从法国人的临床开放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联合用药的第三天,病人体内的病毒含量急转直下,直到第五天测不到为止。我曾在第一时间有过大段的留言帖子,现在才动手整理成文章,这是武汉病毒所又一个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们从发现病毒做到了实验治疗。

氯喹本身就是广谱的抗菌药物,特别是治疗疟疾的常用药,拥有抑制核酸合成等功能。羟氯喹和磷酸氯喹太复杂,我统称氯喹,它们的活性成分为喹啉。喹啉是西班牙殖民者在17世纪从南美引到欧洲的,喹啉治疗疟疾容易产生耐药性,现在屠哟哟发现的青蒿素也有这问题。

 

我猜测氯喹治疗新冠的机理除了直接作用于病毒外,还应该包括它的免疫抑制功能。我们知道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狼疮,医生都在临床上应用氯喹治疗。氯喹可以作用于溶酶体或阻断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它作用于溶酶体的功能尤其重要,因为诱发免疫反应的抗原呈递功能中都需要溶酶体来处理蛋白。免疫系统需要先识别自己才能攻击病原,而这些识别过程都需要降解蛋白,这些可能是氯喹抑制免疫反应的基础。这些原理很多来自华大教授Stuart Kornfeld 和Emil Unanue的杰出贡献。

 

法国医生应用此药的想法除了受武汉病毒所胡志红团队的影响外,法国人自己就在以前的20年中应用氯喹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包括Coxiella burnetii导致的Q发烧和Tropherymawhipplei导致的Whipple氏病。胡志红团队在武汉疫情的高峰期率先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体外实验结果,她们后续论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的氯喹,均取得了抑制效果。这次法国人的论文在后面参考文献第八篇重点引用了胡志红团队的论文,这是国际承认的标志性举动。法国医生引用的第九篇论文是中国医生首次应用氯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报道,所以氯喹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十分了不起。

 

氯喹是有毒性的,包括对眼睛的副作用,几乎可以把它看成很多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细胞毒性药物,它是可在机体长期存留的。也有医生告诉我,联合用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猝死。我得到的消息是,一线科学家不主张将氯喹作为预防用药,也应避免重复用药,都是为了防止病毒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再透露一点,别问我这信息是从那些来的,但是应该靠谱。武汉病毒所作出此重大发现后,并没有大面积惠及中国的患者,因为存在其他不便说出的非学术原因。

 

至于胡志红所长怎么想到应用氯喹治疗新冠病毒,这个原始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坊间流传的笑话是,她把我那同学当厨子使用,病毒学家忙啊,而我这当厨子的同班同学又是一个毒理学家。我就不剧透了,给大家留些想像的空间。

 

川普这次对氯喹的跟进速度惊人,几乎是逼迫FDA迅速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新冠病毒。什么事情只要美国强力参与了,就好办。如果在美国成功,必将影响世界,其意义不可低估。在这些场合中国学者往往吃大亏,因为国际交往少,又不会表现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将此中国原创的成果向世界同行推介。

 

我虽批评天朝的一些做法,但是故乡做得好的,我是会在公开的国际场合大力赞扬的。正如我给自己的好朋友美国感染科专家的这封回邮所展现的。他拥有麻省理工和圣路易斯华大的哲学和医学双博士,本科与Anthony Fauci读的同一所文理学院:

 

Holy Cross。

 

Tom,

 

Nice to get your note and I hope everything is well with you and your wife.

 

Regarding your questions on Wuhan BSL-level 4 lab, I have to say that they are managing very well. No graduate students or any personnel associated with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were infected, that is an amazing record for a city initiated the pandemic. They made great discoveries this time: identifying the virus, receptor ACE2, and the neutralized antibody. This time the Chinese scientists are doing a much better job than their performances during the SARS outbreak, but the government was horribl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controlling the virus spread. Please find the source of research done by Scripps scientists published at Nature Medicine showing that the virus was not lab construct or man-made whatsoeve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820-9

 

Regards,

 

(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希望你和你太太一切都好。

 

关于你提到的武汉病毒所P4实验室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他们管理得很好。他们的研究生和任何工作人员无人感染新冠病毒,这对于大流行始发的城市是个惊人的记录。他们做出了伟大的发现:发现新冠病毒,发现了新冠病毒的受体并且认识到新冠病毒能产生中和抗体。中国科学家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的表现远强过他们在萨斯流行时的记录,但是ZF在早期防止病毒扩散方面失策不少。请看下面Scripps研究所的文章,说明病毒不是源于实验室或人为制造的)

 

最后附带谈点进展:美国Scripps 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终于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文章还了石正丽一个清白,当时我所极力反对的对她铺天盖地的阴谋论,比现在还盛,十分可恶。最关键的是这句话:“Our analyses clearly show that SARS-CoV-2 is not a laboratory construct or a purposefully manipulated virus.” (“我们的分析清楚地说明新冠病毒不是实验室构建的或者人为操作出来的病毒”)。写于2020年03月21日。

 

新冠就像一阵风,吹过我们的脸,然后我们都感染了。这一充满诗意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当时美国学术界对群体免疫的认识,为一种既无奈又现实的洞察。

 

这句话出自华盛顿大学一位著名的感染科医生教授,因此我引用它并非空穴来风。在如此高的感染率之下,我早已修正了自己过去的看法。美国的群体免疫,其实就是在我们眼前自然形成的。那时人们已经明白,几乎所有人最终都会被感染。

 

然而,这番话却被拥戴猫儿的同济美国牛人嘲笑了好多年。讽刺的是他作为细菌学家,却连这样最基本的流行病学常识都不理解。当然毕竟他出身于同济卫生系,深信那套所谓的防疫三原则,又无需为生计奔波上班,自然也就从未真正感染过。

《新冠病毒像风吹在美国人的脸上》

 

“鼓吹”对新冠病毒群体免疫的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 自己也中招了。现在一些美国东海岸的城市,检测新冠感染的核酸阳性率可以是25%或28%,医生传出底特律甚至可能高达70%,但是密苏里仍然是903/12385=7.2%。我觉得如果测大家的IgM特别是IgG抗体,我们很多人恐怕已经感染过。正如华大传染病学家说的,新冠像风吹来,现在这风正打在世界各国人民的脸上。我觉得除非是免疫缺陷的病人,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抗体,石正丽在Nature论文里最先检测了五位新冠感染的病人,100%产生了IgM和IgG的抗体。

 

我在美国只有100人感染时认为美国不会大流行,美国迅速增加后,我马上改变观点,认为以前的猜测是错的。我随时根据事实修正自己的认知,这也是我同情川普以前对疫情胡言乱语的原因。查了我在3月4日的留言,我说的还是有些余地的:“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有,但是我仍然认为不大”,当时美国150例左右的感染。我与阿肯森最近电话聊天,大家都不上班了,他居然周五还跑到实验室去了。我说你可要注意安全了,他很调皮地说:“我是一个老家伙,是要注意”。幽默从来沒从他的嘴里离去,我们问他:“John, 有任何人预测准了美国疫情这么迅猛吗?”, 他说,“我们都不知道,有人告诉我,这病毒和大流行像传说中的故事”。

 

恐怕只有英国Neil Ferguson院士能预测,他自己也感染了。现在认为新冠的传染指数R0为3,我猜高于这个数字。根据指数增长的数学推算感染人数为:1,3,3的平方...3的n-1次方,这里n指传递的代数。李永乐老师做过计算,如果不防控:新冠从传入欧洲开始,直到感染总数7.4亿的每位欧洲人,只需要77天的时间。如果群体免疫出现,67%的人拥有免疫力,也就是说R0为3的新冠病毒,也传不了3个人,而是变成传一个人,因为另外俩人拥有免疫力,形成了墙壁,这样R0就可能变成了1。再加上治疗,变成小于1,那就好办多了。还有天朝科学家出来乱解释群体免疫,真是不可理解。

 

但是群体免疫并不是说政府或医疗完全不作为,不然英国会死44万人,这个我己经在前文中谈及过。在美国行医的我的朋友说:“不管我们觉得是否会 herd immunity,事实上就是在朝这个方向走。只是希望走得慢点,别把医院挤垮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先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群体免疫,以避免国家经济或其他部门遭受巨大的打击。

 

美国早期确实出现了失误,CDC轻估了疫情的严重性,好在美国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我们拥有可靠的资迅去自我防备。在完全没有防控的情况下,不管有人算出21天感染全世界的80亿人,还是77天感染7.4亿人的欧洲,应用到武汉,那些万人宴和春节团拜会已经使那里群体免疫了。

 

下面是我近期写的朋友圈,略加修改:

 

(3/27/2020)英国首相中招了,这系列很长:英国王子查尔斯,哈佛校长夫妇,Tom Hanks, 美国参议员Rand Paul, 与民同抗疫,还有Neil Ferguson 和哥大教授Lipkin。

 

(3/26/2020)我现在己经对上升数据不敏感了,大家不出门就是了。新冠像风吹在美国人的脸庞,80%自愈,12%入院,3% ICU。希望自己别掉进那3%中,那3%里就只有50%活出来了,如果我们相信美国死亡率保持在1.3-1.5%的话。

 

(3/26/2020)美国新增创新高,近1.5万人,为美国加大力度检测的结果,白宫称美国现在检测人数为全球第一,准确度当然是最好的之一,白宫说现在积累的案例很多,但是有多少是多少。美国的重头仍然是纽约,新增和总人数占美国的一半以上,纽约州长认为是两个原因:1。纽约欢迎世界人士;2。纽约人生活得很密集。纽约州长相对理性,纽约市长自己无能则猛轰川普,相当穷凶极恶的样子,其实没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新冠重镇在纽约是件好事,因为纽约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医疗资源,大家知道纽约的医院是美国最多的,含有大量能训练住院医的医院。太太考过执照而放弃去纽约贫民区做住院医生,那是后话。

 

根据纽约州长的数据,纽约新冠只有12%住院,进ICU的病人只占阳性病人的3%,这是他们高质量医护的体现,州长亲口说那3%是祖父母级别的人,州长称纽约医院的口罩至少现在移用。纽约还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数据,以住院人数翻翻为标准,周日为2天,周一升为3.4天,周二则是4.7天,所以是向轻型或好的方面发展,在纽约众多感染人中,死亡率在1%徘徊。美国死亡率有所增加达1.5%,随着疫情的深入估计还会增加。川普希望复活节美国恢复开工,估计也是局部的,复活节是4月12日。

 

德州副州长已经说了,自己近70岁,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换取自己后代在美国能享受美好生活,这有点像意大利神父拨呼吸机给年轻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其他地方的政要和名人纷纷感染,查尔斯王子,哈佛校长夫妇,去中国的Lipkin教授以及美国重量级参议员Rand Paul,还有普京勇穿隔离衣去病房。意大利新增和死亡仍然奇高,但是两个数字都比最高时期减少。意大利人口相当老龄化,四分之一超过65岁。我听讲座记得的信息,他们新冠死亡的平均年龄为81岁。不得不佩服德国,它的死亡率只有0.5-0.7%,德国似乎管不了进口,出口则管得很牢。

 

(3/24/2020)对大家都不容易,对美国伤害超过2008和911应该是肯定的,只要不滑向1930年代就是幸运了,very seriously。但是对于我们做生物医学研究的,则是一个重大的机会,不会失业了。

 

(3/24/2020)美国死亡率1.3%,在感染人数迅速上升,还保持这个低死亡率,十分不容易,感谢美国的医护人员。纽约占美国50%,死亡率只有0.8%。北卡近500人感染,0死亡。但是有报道美国住院的年轻人占了30%,这是与欧洲不同的。川普早关中国航班有功,华盛顿州和加州压力都小,加州这次做得真好,全美最多人口的州,感染人数只有纽约的十分之一。川普关欧洲晚了,还是迫于压力在大暴发的3月13日关的,使美国东海岸的压力巨大。

 

美军已经介入,国会也可能批准紧急法案。美国肯定会以全球最多感染人数的国家而载入史册,但是美国拥有的恐慌程度非常小,应该能度过难关。没有必要对川普穷追不舍,现在是需要他的时候,美国还是有很多相当的智囊调教总统,他这次转向与学习的速度与以往很不同,我印象中川普是相当固执的,这次他相当灵活,有错迅速改。每天超过一个小时的记者会,让媒体穷追猛攻,这就是美国了不起的地方。另外,在美国面对急剧挑战时,在任总统容易凝聚人心,像罗斯福和小布什,所以川普连任的机会还是蛮大的。在随后的竞选中他有不少很明显的攻击目标,在被弹劾上拜登儿子会中和川普弹劾的劣势。

 

(3/24/2020) 耶鲁学生参加抗疫,耶鲁学生的特点就是具有使命感。家里捐千万,孩子只有打工并找便宜地方住,为了省钱,这就是我们热爱的美国[强][握手]。转:“他们同住的四个孩子,都是去年毕业的,其中三个是耶鲁的,第一次完全独立生活,又碰到这样的情况,感觉他们还是很紧张的,但都不愿意回家,因为工作都与医疗、医护有关。其中一个孩子家里给某大学捐过上千万,自己现在在实验室打工,准备读MDPhD. 为了省钱,还选了他们其中比较小的一个房间。”

 

(3/22/2020) 纽约医生接受采访时称,他们医院早在川普要求FDA批准应用羟氯喹治疗新冠感染之前,他们就在临床上用了,他的医院近百位患者,无死亡记录,他知道的其他纽约医院也在临床上应用羟氯喹。这些资料部分解释了纽约新冠0.5%这么低的死亡率,羟氯喹是原因之一,纽约强大的医疗体系是另外的原因,我随便数数纽约州应该就有超过10所医学院,医院更多。随着检测数量的增加,纽约死亡率还会降低,所以Anthony Fauci当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所言的受到批评的判断还是正确的,那就是如果考虑到无症状者会冲低死亡率的情况,新冠可能就是比较严重的流感,流感死亡率大概是0.1%。正与我在上篇博文中陈述的,羟氯喹不仅抗病毒,还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所以在重症甚至病毒不活跃时也有作用,“人民的希望”似乎只有抗病毒功能。

 

如果华盛顿州的病例受中国武汉的影响,纽约的病例则多是从欧洲传来的,特别是纽约拥有大量的意大利后裔。意大利人不需要签证,买张机票飞行5-7小时就从罗马抵美国,川普没有及时禁欧洲航班是个失误。但是这东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在纽约只有100例时禁欧洲航线也会被骂死。所以我虽然不是川普的粉丝,但是沒有必要把他在早期的言论与现在对着批判,我们都没有预测得美国会有如此规模的流行,现在来看美国不到10万人感染就是幸运了。美国不需要谁来加油,美国肯定会在很短期內,造出用不完的口罩与呼吸机。别忘了,ECMO还是美国普林斯顿校友发明的,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的军舰都用不完。写于2020年03月29日。

 

为了将新冠患者的数字压到尽可能的低,中国发明了一种新的统计分类,即病毒阳性但是无症状者。按照这种做法,这类人不被计入新冠病人中。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既然是病毒检测阳性,就证明当时体内存在新冠病毒,而病毒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具有传染性。既能传播疾病,却不被算作是病人,这显然违背了最基本的医学常识,还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

 

中国的这种统计方式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包括亚洲的韩国和日本,当然也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在这些国家,只要检测呈阳性,无论核酸还是抗原,都被认定为新冠感染者。这本来是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感染病毒,又怎么可能检测出病毒的核酸或抗原?因此否认阳性者是病人,完全是自相矛盾。

 

同样荒唐的还有死亡统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凡是检测出病毒阳性的死亡者都会被列入新冠死亡数据;而中国则仅将那些被认定为死于新冠感染并发症的病例计算在内。这样的统计方法当然可以显著降低新冠的致死数字,但也让数据失去了真实的意义。中国正是这样在死亡数据上做假到家,并且以此为证据成年累月地攻击美国和西方。

 

《为什么病毒阳性无症状的人不算新冠病人?》

 

媒体报道中国将对1541位新冠病毒阳性但是无症状的患者密切观察,其中205人为境外输入的病例。虽然仍然没有把他们划归为新冠病人,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在韩国、日本和新加坡,所有病毒核酸阳性的人都会被划归为新冠感染,现在美国也是。韩国的研究表明,约有20%的患者,从感染到住院甚至康复,他们都没有症状。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是具有传染性的。

 

已经因为数字不准造成全球的新冠危机,医学上无症状的人是会传播病毒的,这是中国最先发现的,再爱面子捂盖子会造成更大的危害。无症状但是病毒阳性者,因为其隐藏性,其实还更可怕。

 

现在不应该将目标定在零病人,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将病例数与官员政绩挂钩,那会造成数据造假;更不应该因为疏忽让新冠病毒卷土重来。

我们现在是面对的,是一个比细胞小很多但需要借助细胞生长繁殖的病毒,为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它们有时比人还聪明,为了生存可以随机应变。

 

现在全世界的数据告诉我们,新冠病毒感染是会指数增长的,这些数据让我们确认病毒在去年九月从美国传来是不可能的,也告诉我们武汉早期45天左右的基本不防控,恐怕使相当的武汉人已经感染过。

 

从免疫学的角度,武汉人现在是最安全的中国人,因为他们很有可能群体免疫过,所以歧视武汉人是没有科学基础的。在德国柏林的Robert Koch研究所的推动下,德国政府已经在德国推出在人群中测定新冠抗体的计划,给那些抗体阳性者发放Immunity Certificate (免疫证书),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芝加哥郊外的雅培公司不仅做奶粉,还是著名的医药公司。他们研发的可用于手掌型议器的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盒,最近被FDA批准。只需要5分钟出阳性结果,13分钟出阴性结果。我开始觉得不是核酸PCR或测序,免疫测定的可能性大,但是朋友告诉我,这是一种不走PCR的几个温度循环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Isotherm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Iso-NAAT,INAAT)。

 

该项检测将在他们已经在市场的只有6磅重的议器中完成,全美国已经拥有1.8万台这样的仪器,放在很多医生的诊所,每天可以测五万份新冠病人的样品。这是可以改变新冠防控整个格局的重大发展,听说此新诊断试剂盒的研发还有老中科学家的重要贡献。美国无所谓,测出百万人感染也不觉得丢脸,我们永远面对的是事实。

 

雅培Abbott确实是个医药公司,讲个他们的笑话:美国有位发现NO(一氧化氮)机理的诺贝尔奖得主曾经是雅培的副总裁。一氧化氮是伟哥的生物学基础,因为能改变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放松。该副总裁在去雅培任职前在大学做出了可以获得诺贝尔的发现,他在雅培不改在学术界喜欢说话的习惯,在接受当地报纸采访时谈及公司内部的一些管理不足。公司警告了他,后来突然把他fired掉了,弄得他失过业。最后他去了德州大学,在那里得的诺贝尔奖。

 

看见川普总统在欢送美国海军“Comfort”号军舰医院启程纽约的视频和部分讲话,作为一个不喜欢纽约和选举前写过20篇文章嘲笑川普的人,我写了这个被广泛传的帖子:“一个战时总统诞生了,不辞辛苦,全力以赴,已经赢得好多反对他的美国民众。克林顿始终遗憾自己总统阶段,没有世界大事件让他显才华。这次考验川普的时间到了,虽然开篇不顺,但是美利坚走过这个回合后依然美丽”。写于2020年03月31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您的讨论。绝对避免瘟疫是不可能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自然总是有办法削弱人类在这个星球的主导地位,并惩罚人类的任性。新冠病毒,其实很类似自然界淘汰老弱种群的那些病毒,所以对儿童青少年影响很小,很多没打疫苗的孩子,一两天就好了;成年即使打了疫苗,却往往也要更长时间才能痊愈。尽量减少损失是可以做到的,但另一方面,在摆脱物竞天择的传统演化路线上,人类到底能走多远?这个还是个未知数。


红米2015 发表评论于 2025-11-02 17:22:29
阿留 发表评论于 2025-11-02 16:13:35
记得当时有篇很好的文章,好像是新英格兰医学发表的,提到人类对于瘟疫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其实不光瘟疫,人类历史上都是如此。

看起来中国还是主要在早期发现上下功夫。SARS之后也是这样,但十几年后当时所有措施都废弛了。这次看怎么样。当然这次还有最新的技术手段支持,希望能永远地消除大规模瘟疫流行。
红米2015 回复 悄悄话 阿留 发表评论于 2025-11-02 16:13:35
记得当时有篇很好的文章,好像是新英格兰医学发表的,提到人类对于瘟疫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其实不光瘟疫,人类历史上都是如此。

看起来中国还是主要在早期发现上下功夫。SARS之后也是这样,但十几年后当时所有措施都废弛了。这次看怎么样。当然这次还有最新的技术手段支持,希望能永远地消除大规模瘟疫流行。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记得当时有篇很好的文章,好像是新英格兰医学发表的,提到人类对于瘟疫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其实不光瘟疫,人类历史上都是如此。

如果短期内还能吸取教训,一是一定要有应急的国内供应链;二是碰上类似新冠的瘟疫,正常人戴上N95,该干啥干啥,莫封城莫停工,后者造成的间接死亡比瘟疫本身大得多得多;三是要找到加速疫苗测试的方法,可以用AI分析数据辅助,以尽快就变种做出反应;四是不要强制,强制也控制不了传播,最后还得靠群体免疫。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2025-11-02 15:49:39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不吸取教训,这次的错误还会犯。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不吸取教训,这次的错误还会犯。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Who cares now? 新冠跟流感一样,已经跟人类共存了。我打Modena的疫苗会发高烧,所以自从23年第一次感染之后,就不再打新冠疫苗了。很明显,mRNA并未很好解决应对变异的问题,和流感疫苗一样,体弱的可以打,身体可以的可打可不打。副作用比流感疫苗大很多。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我可沒有说美国疫苗可以完全防止感染,只是说可以降低感染率,对死亡率降低更大。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同济美国牛人:“卫生系的三板斧在中国抗疫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牛人的家人(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在疫情严重的时候都未被感染! 牛人的弟弟还是在武汉封城前几个小时急进城里,因为他的孙子在封城前的一天在武汉中南医院出生。所以,不要不懂流行病学就非议“三板斧“,而你说的美国疫苗可以预防感染已被事实证明为一个大笑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