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National Geographic发表封面故事,向美国大众介绍“文宁救命猪”,“文宁救命猪”是同济美国杰出校友覃文宁担任SVP的eGenesis公司的知识产权。Nature文章里,她也是最后作者。
因为阿肯森教授是热爱大自然和鸟类的人士,National Geographic是他常年订阅的杂志。阿肯森还在问这猪是不是eGenesis制备的?我从文章中找到了,确实是她们公司制备的,至少我以后会叫它“文宁救命猪”。
在这篇示意图里,左边是他们踢除的“坏基因”,右边则是导入到猪肾里的人抗免疫排斥的基因,阿肯森将CD46和CD55用铅笔划圈,我替他用红圈加强了。
阿肯森然后在CD46下用铅笔淡淡写上“Discovered”, CD55下标出“Cloned”。他对自己的credits拥有精确的表述,因为从CD46的蛋白质和基因都是在他实验室发现的,他们当年只是克隆了CD55的基因,CD55的蛋白质是哈佛研究组发现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CD47是现在Genentech当VP的Eric Brown在华大医学院发现的。这家伙是绝顶聪明的人,眼晴一眨就可以出计算结果的教授,他是哈佛数学本科和哈佛医学院的毕业生。
难忘那些在华大的年轻岁月,我每次进Brown教授的办公室都希望自己足够聪明,因为他的门上掛的牌子写道:“Don’t try to teach a pig to sing!”(“不要浪费时间教猪唱歌!”)。
只是Rick (Eric) Brown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CD47的“Don’t eat me signal”学说还是他的博士后在华大发现的,所以并不是聪明人都有大成就。覃文宁在华大做的博士后,她们导入的3/7的基因都是在华大被发现的,这应该不是一般的巧合。
前几天阿肯森给博士班上课,我也去旁听了,他在课堂上指着CD46问我:“晓波,这个应该叫阿肯森基因,怎么沒有这样命名?”,我回复:“你当年太客气了”。十年前阿肯森做研究报告时,鼠标指着CD46说:“This molecule is dear to my heart!” (“这个分子在我心中的特别地方”)。
我今天与John开玩笑说:“现在文宁制造的猪里流淌着阿肯森基因”,以后还应该将National Geographic 这个专题看完。
现在活到第八个月的病人Tim Andrews在术前这样说:“'IF I DIE AND YOU LEARN SOMETHING, SO BE IT. AND IF I DON'T AND I GET TO GIVE PEOPLE HOPE-THAT'S WHAT I REALLY WANTED'”(“如果我死了,而你们从里面学到了什么,那就这样吧。可如果我没有死,并且还能给人们带来希望——那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一步步向前推进的,与其说思想重要,到不如这样定位世界历史:真正推动世界进步的是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因此泛生的技术革命。
同济美国牛人:“弱弱地问一下免疫学家: 敲除了猪抗原基因、改换了人的对等基因,为什么移植转基因猪心的病人还要用免疫抑制剂?”
我的回复:“虽然他们已经修饰了六十多个基因,踢除了猪的主要抗原,并且导入了相应的人类基因,但这些修改仍然只是针对最主要的免疫学屏障。信不信由你,猪与人一样,体内都有大量逆转录病毒嵌入的基因片段。猪的抗原库非常庞大,许多外源抗原(主要和次要抗原)依然会通过受体自身的 MHC 加工并呈递,从而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至于修饰受体的 MHC,那在技术上极其复杂,目前应该不容易,阿肯森说他看到有人尝试过类似的研究。我上次在会上也问过覃文宁,但她的回答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正因为如此,术后病人仍然必须依赖免疫抑制方案,核心是使用抗 CD154 的单抗来抑制 CD4 T 细胞,同时配合信号通路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广谱免疫抑制剂”。
同济美国牛人:“告诉你,其实我是故意问这个问题的。因为我知道这个领域的最后成功“任重还道远“。我还可以告诉你真的“诡异“的科学 , 十多年前号称无免疫排斥的自体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其实是在免疫功能完全缺失的动物里做的,这叫什么?这叫“捏着鼻子唬眼睛“。当年我就发表过科学论文揭露这样的伪科学。”
好消息分享,我在同济的大班长谢燕成为全球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也晋升到华大的教授。谢燕的名字在美国名流之间,上面是华大前校长和MIT前教务长Mark Wrighton,下面是全球NK研究的权威和我们的前主任Wayne Yokoyama。这样我们在St. Louis的同济81-2班的同班同学中,拥有俩位美国顶尖医学院的教授。不知是否是偶然,这俩教授的儿子都在美国不错的大学当教授,其中一位宁可当计算机教授,也不去旧金山湾区当年薪百万的码农。耶鲁前教授和海归大佬傅新元:“华人出人才 文化传统也有作用 老祖宗还是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