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室温超导是否真在美国实现了?

(2023-03-09 04:53:08) 下一个

Ranga Dias在Rochester大学做实验。

美国Rochester大学物理系教授Ranga Dias在昨天美国物理学家协会(APS)的年会上高调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地在几乎是室温的条件下完成了超导实验,APS年会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家James Hamlin评论道:如果是真的,“it’s an earth-shattering, groundbreaking, very exciting discovery.” (“那是一个地动山摇,开创性的,非常激动人心的发现“)。

Ranga Dias在斯里兰卡读的本科,赴美国后在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获得博士,从哈佛博士后去Rochester做助理教授。他的本科和博士都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完成的。他成功的关键是依靠的在哈佛的博士后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好几篇文章。

Rochester虽然不属于超级名流,但是物理与生物都不错,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的想法就与在Rochester举行的物理讨论会相关。柯达公司创始人George Eastman在1929年资助Richester大学创立了光学研究所,从此光学就是他们的强项;还有著名的Eastman音乐学院,因为这位慈善家喜欢音乐与人文。可惜以彩色胶卷和相机闻名的柯达公司向数码相机的转型失败,遭遇残酷的竞争,最后以倒闭的形式被完全淘汰出局。这对Rochester这座城市的打击可想而知,我的学生还常说那里难熬的漫长冬天。

APS能给Ranga Dias口头报告就说明他们发现的重要性,也是一个罕见的决定。因为他们在2020年发表的Nature论文因为不能重复而撤稿,虽然这个撤稿遭到所有作者的反对。我开始以为这次仅是Ranga Dias的口头报告,没有想到Nature在今年三月刚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从投稿到发表耗时近一年的时间。Nature论文的发表时间与APS报告如此衔接,不知是否为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看了一下,两篇Nature论文的主要作者都是一样的。

电子或复合物在沒有阻力的条件下传递(所谓超导)通常只能发生在两种情况下:超低温或高压力,最常见的是超低温,如果温度正常则需要非常见的压力,这些都为实际应用带来障碍 。Rochester 研究组通过调节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超导可能,发现了近乎室温和非高压下也能实现零阻力传导。他们现在使用的压力仍然比大气压要高一万倍,但是已经比以往类似材料的压力降低了100倍。如果室温超导实验能够被别人重复,意义之大可想而知,我这外行都能感受到。

他们这篇Nature论文的审稿时间这么长,同行应该早知道。如果材料能跟上的话,审稿人都有可能自己做。但是至今还没人重复,会议后将会有人跟进。问题是这位斯里兰卡的年轻人,在哈佛做博士后时也有一篇Science 论文存在争议。他也是一位比较喜欢吹牛的人,自己大学主页都罗列各媒体对他的研究的报道。这次他如果再出错,那出丑就太大了。

但是英国剑桥物理学家Siddharth Saxena说:“我看到结果后非常兴奋,我丝毫不怀疑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

Ranga Dias在赌城的报告出现难以预测的前奏曲,因为会务组的失误,他的报告被安排在很小的会议室进行,这导致很多人进不了会场,好在与诺贝尔奖擦肩的朱经武在场。邻近报告开始的前15分钟会务方就开始限制人进场,因为人太多会违反内华达州的规定,所以即使报告开始还能听到外面的抱怨声。

著名超导物理学家朱经武(左一)。

看见他们展现的赌场照片,我这样问正在赌城开会的圣路易斯华大物理学家:“室温超导成新闻,在Casino 边做的报告,不知是否可信?”

如果准确地说,他们的结果证实在摄氏21度的温度下,电子或复合物遭遇的传导阻力几乎是零。前段时间刚评论过Sam Altman的ChatGPT, 现在又来室温超导。为什么这些激动人心的事都发生在美国?做出这个突破的科学家还是来自一个政府都破产了的斯里兰卡。

这个进展如果是真的,几乎是实现了物理学家的百年梦想。最为关键的是能源的节约,从降低输电损耗、医疗器械的开发到核聚变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果能摆脱温度和压力的束缚,超导磁悬浮列车将更先进和安全,常温超导将会使我们进入科幻领域。现在很难说这个实验是可重复的,至少Ranga Dias面对质疑时坚定地为他和他的研究组争辩,我们希望他做的实验和说的话是真的。

从下面这些信息看,Ranga Dias这样做很不妥,应该让别人尽快重复才对。如果是NIH资助的研究,那些材料是必须分享的。

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福”指斯坦福:“Dias said. “We are not going to distribute this material, considering the proprietary nature of our processes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at exist.” He suggested that “certain methodologies and processes” are also off the table.” That is bullshit. Since two of authors fabricated data before, the only evidence that this could be true is that somehow Nature published their new paper despite earlier retraction. But the statement about why he could not send a sample for others to test is not a good sign. The Patent law does not prevent him from sending a validation sample. “ -quote from 福爸福妈群。This sounds fishy to m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希望是真的,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勇敢新世界。
hetero 回复 悄悄话 为什么这些激动人心的事都发生在美国?做出这个突破的科学家还是来自一个政府都破产了的斯里兰卡。
--- SANTOS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原来上次说做出金属氢的也是他?
大荣确 回复 悄悄话 低温核聚变曾经也火了一阵,然后销声匿迹了。这事真假且不论,即便他的材料在室温下能实现超导,也需要1万个大气压,这将是工程应用上的巨大挑战。理论上可行技术上做不到的事情多了去了。况且他有被撤稿的前科,也没有人能重复他的实验,现在还不是兴奋的时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