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几乎可以当好莱坞的电影剧本,美国名牌大学的两位华裔男孩共同追求一位白人女生,MIT潘同学情场失意萌生报复, 精心策划了刺杀耶鲁研究生蒋凯文的血案。此案更具戏剧性的是潘同学让美国纽黑文、纽约和亚特兰大的警方、FBI和US Marshals都是白忙的命,整整三个月让他逍遥法外,直到今天的被捕才告一段落。潘同学穿上囚衣的那一刻,不是此狗血剧的结局,而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开始。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媒体跟踪,潘同学仅有一次在波士顿的生日聚会中,与蒋凯文的未婚妻Zion Perry同镜头。Perry于2016年从MIT毕业后就到耶鲁读研究生了,然后与蒋凯文恋爱直到定婚。潘同学于2014年从MIT本科毕业,又入学MIT的研究生院,他现在是博士班的第七年,潘同学与蒋凯文的人生与求学轨迹没有交集过。
潘同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不太顺利,虽然他拥有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银牌。他似乎本科读了五年,博士则是七年都不能毕业,况且已经29岁了,追女孩也不成功。我的猜测是他与Perry沒有直接的恋爱关系,潘同学暗恋她的可能性大,并且是三年多都放不下的那种。
我这些天时尔想到潘同学,画面是他的逃亡情景,甚至还有一丝的幻想,觉得他永远都不会落网。毕竟中国人在美国都不容易,我到没有太多血债血还的情节。现在看来他还是一直向南的,在阿拉巴马的中部城市Montgomery被捕,他还是想逃出美国的,只是没有成功。潘同学逃回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他在疫情期间很难得到什么双阴性的检测结果。
让我们回放些此案件的关键事项。今年2月6日在耶鲁所在城市的纽黑文,蒋凯文在离开未婚妻的公寓时身中数弹当场身亡。我们开始怪耶鲁的治安环境差,但警方迅速宣布这是一起预谋的凶杀案,并且很快锁定MIT潘同学是重大?疑犯。潘同学曾在麻州以试车为名偷车并开到纽黑文行凶,作案当晚他曾经在纽黑文的旅店与警察有过接触,但是警察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无法逮捕他,随后纽约市的监控系统识别他驱车进入了纽约。他撞坏的车似乎留在了纽黑文的旅店,我们不知道他开的什么车进入的纽约。
潘同学随后在曝露后,神奇地从纽约乘飞机抵达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他在那里有亲戚。潘同学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是在亚特兰大的市郊,与亲戚在一起,有人描述他背着一个黑包,行为有些诡异。现在抓获他的Montgomery是马丁路德·金当年进行民权运动的地方,离亚特兰大西南大约160英里,离海边还有一段距离。他肯定是有人帮助的,他自从发案后就不能使用任何信用卡或手机等电子设备了,必须拥有大量的现金,还要有藏身之处,更多信息将会有后续报道。
这似乎是个相当肯定的案子,三个月的逃亡已经无法抵赖谋杀的指控,但是美国警方始终无法抓到他。我们每次讨论这现状时都说潘同学太聪明了,恐怕永远都不会将他归案。怀疑潘同学已经逃出了美国,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曾经向全世界发布“红色信号”,寻求各国的帮助,希望以谋杀和盗窃为由逮捕他。潘同学的逃亡之技能,都足够雇他成为美国的反谍人员,加上他天赋的数学脑袋。
警方拒绝透露进一步的抓捕细节,只是说联邦US Marshals在当地警方等执法机构的帮助下成功的。抓捕过程顺利,无人受伤。邻居看见潘同学在周五的早晨六点被警方带走,戴手铐和脚链,US Marshals带他入的警车。潘同学在六周前进入Montgomery市的Kitchener Harding的家时,看上去是个完全正常的人,他想租用他家的14个房间中的一个。美国人相信别人由此可见一斑,潘同学在他家安静地生活了至少六周,他向Kitchener Harding和他的家人使用Henry Cai的假名。他真懂汉语拼音,蔡家人会因此不满吗?
这是一个悲剧,没有人能高兴得起来,但是它又呼唤我们应该重视华裔在美国受到的精神压力,尤其是华裔男孩。无论是细胞还是个体在巨大压力的环境里,如果适应不好就会发生病变。潘同学面对视频的冷笑,会让有些人不寒而栗,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种精神疾患的表现。他还是蛮放松的,似乎可以开始讲故事了。
我们应该从他的成长背景中去思考,可以先从阅读我以前的博文开始。
为什么妈妈不让华裔男孩长大?
雅美之途,(2021-02-22 18:28:36)
在这起恶性谋杀中,有两个中国男孩涉及。一位已经去世;一个涉嫌谋杀,正在逃亡。他们都是读的美国名牌大学:一个是耶鲁硕士生,一个为MIT的博士生。这一点非常肯定:他们分别是26岁或29岁仍与妈妈住在一起的华裔大男孩。
这是他们很有可能的另一个共同点,在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是单身母亲辅养的,蒋凯文和潘同学父亲的情况都不明朗。我现在这样咨询年轻人,如果要回国,应该全家带着孩子一起回国。美国再好也不值得两地分居,我现在见到不少海归再送往美国读书的优秀第二代。因为我知道太多在国内潇洒的父亲,他们完全不管在美国的孩子,有的华裔男孩长大后,甚至气愤地要去起诉自己很少谋面的父亲。
有位网友在我的文章后留言,说明蒋凯文的妈妈的一些情况:“凯文的母亲是我在西雅图时的故交,人非常和善有爱心。凯文亦是一个极其聪明有爱心的孩子。突然闻此噩耗,想不到无端遭此祸事。世事无常,远离心智极端的垃圾人”。
凯文在芝加哥和西雅图长大,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在读耶鲁前曾经参军和在芝加哥工作,去世前即将27岁。现在的资料很不全,但是蒋凯文的母亲、父亲和未婚妻都出席了他今天的葬礼。凯文是单身母亲培养成功的例子,阳光向上与关爱社会,赢得耶鲁社区的普遍好评,更重要的是即将有心爱的女孩愿意为他传基因。
凯文妈妈在得知他要去耶鲁读研究生时,便决定从西雅图搬家到康乃狄克州的纽黑文,虽然凯文在耶鲁的硕士项目只有2-3年。我们现在比较肯定:在发生枪击的时候,凯文是和妈妈住在一起的。他当时在未婚妻住处跟她和室友一起吃饭,离开的时候被潘同学涉嫌杀害。
我当时就比较奇怪,他们已经订婚了,但是不住在一起,这好像与美国现在的风俗有些不符。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凯文需要跟母亲住在一起,他在给母亲的信中也表示,未来应该挣钱给妈妈买房子养老。
现在的资料显示,涉嫌凶手潘同学也是单身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大的,并且也是母亲(或含父亲)在波士顿周围陪他读MIT。母亲曾经陪他在马里兰读高中,儿子读了MIT后自己也搬到了波士顿。甚至有媒体说, 潘同学在纽黑文涉嫌杀人后开车回了波士顿的家,然后父母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他逃亡,这个我不太相信。现在潘同学在MIT一读就是十几年,不愿意换地方的原因似乎找到了,因为他始终不愿意离开父母在波士顿的家。传闻在他们家的地址,还有人因为精神方面的毛病,有专业人士上过门。
我以前听到过“妈宝男”这个词,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特别是咨询的关系,让我对妈宝男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时尔遇见将华裔男孩的点滴都了若指掌的母亲,所以我的很大的一部分责任,就是要中国或者华裔的父母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华裔男孩自己长大,特别是当他们读了大学以后。虎妈是多么巨细的一个母亲,但是当她的两女儿读了哈佛后,她就完全不插手了。
妈宝男很难拥有自信,这对未来职业、恋爱和婚姻都是不利的。我在20年前在中文学校看见一个华裔男孩结结巴巴的演讲,当时还是台湾人办的中文学校,我就跟我太太说,这孩子真让我着急。所以我后来暑假带美国大学的华裔或美国学生,在他们离开时我都尽可能安排他们给个学术报告,条件必须是大声讲话和清淅表述。这里要说明的是,阳光向上的蒋凯文没有妈宝男的特征。
我们的儿子18岁就离家在外面求学,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决定与担当,但是他始终是一个喜欢回家看父母的人。读耶鲁时我们每年都让他回来四次,感恩节和圣诞节离得那么近,我们都让他飞回来,他从来都是很愿意的。
我们与阿肯森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相似,孩子在外面读书或闯天下后,又愿意回到父母身边或离父母近的地方。他的小女儿甚至在冰岛美军基地教过书,阿肯森和太太因此也去了冰岛数次。他还用俏皮话跟我说:“他们有规定单身女生不允许住在基地,所以我女儿只好住在冰岛人家”。阿肯森也不是完全不给钱给孩子,小女儿在旧金山湾区房价陷进去后,他也出钱帮助。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在很多方面对父母说不,父母应该时刻明白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昨天与儿子探讨凶杀案时,我问及他们以前代表美国参加国际奥赛的选手现在干什么,他说了一些然后说:“他们也培养了一位做(某某社科)的人”,我当时直笑。
我始终不明白中文里这个孝心是什么意思,也找不到确切的英文单词来翻译。但是我明白,这是中国文化里面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能够发展和种系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些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年轻人的自由。如果哥伦布遵循“父母在不远游”,他们就不会发现美洲大陆。在我看来,父母如果主动强调孩子们要对他们尽孝心,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存在一种交换的意思,其实是很不应该的。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角度其实并不矛盾,博主不一定不同情死者亲人,你很可能是误会博主了。可以说博主采取了一种更加悲天悯人的态度,既同情受害者,也尝试去共情施暴者。我想,博主的主要目的是想分析一下这件事可能给为人父母的人的反思,所以我认为这是很有启发性的一篇好文章的。
“ 我这些天时尔想到潘同学,画面是他的逃亡情景,甚至还有一丝的幻想,觉得他永远都不会落网。毕竟中国人在美国都不容易,我到没有太多血债血还的情节。现在看来他还是一直向南的,在阿拉巴马的中部城市Montgomery被捕,他还是想逃出美国的,只是没有成功。潘同学逃回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他在疫情期间很难得到什么双阴性的检测结果。”
这话重了。博主只是表达了对罪犯的一种恻隐之心而已,我倒是觉得善良的人都会有的(当然,千万不要误会我说你不善良)。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罪犯”,那些个关在大牢里的罪大恶极的重型犯,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无比悲惨的童年。文章鼓励人们深入思考一个恶性案件背后的原因,是值得嘉许的。我与作者素昧平生,也没有特意站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