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1)
方方日记的英文版本。
有篇文章称方方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从程序上讲,诺贝尔奖的提名不应该这么快,这点我是明白的。我还是将那帖转朋友圈并且这样留言:“应该颁方方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变成勇气奖,可以考虑。从文字的表现力和优美程度,方方离诺贝尔奖远着呢”。
我以为是个普通的留言,没有想到我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老同学这样跟帖:“文字鉴赏跟美食鉴赏差不多,个人喜好决定一切。但你若判断方方能否得炸药奖,就不能完全站在个人喜好上了。至少要“猜”一下所谓“客观标准”是什么。我的“猜测”是:方方文字的表现力,洗尽铅华接近地震海啸等自然力;而且极尽优美,形式和内容貌似琐碎,细品真的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一样简洁优雅。啰嗦一下:优雅是科学术语,不优雅肯定不科学。方方每一篇日记,都从青萍之末,层层推进到滔天巨浪,有人心惊,有人更心惊,最遗憾的是有人无心可惊“。
我自定规则,在我朋友圈的留言,我可以自由匿名引用。
我读了几遍才明白他的意思,便告诉他:“谢谢留言,只是我改了不少方方的病句啰”,他要求看我怎么改的,我就去找来这些:
大家要注意了,这是今年二月份的事,我不是吃饱了饭沒事做专找方方的病句的,我在一篇文章里找了这么多病句,让我有些吃惊。另一篇是她早年写屈原的文章,说明她这不注意语句的毛病早就有了。这也是我告诉学生的,少读近期中国文人的书,应该主要读英文的原著,那些注释都占四分之一的精品。见到我提供的证据,这位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行家同学说:“你牛????。诺贝尔奖给高行健的中文颁奖词,也语病不少,你找了瞧瞧。看来没语病就不是诺奖一伙的[捂脸]”。
看见我戏称他会提名方方时,又有欧洲同学跟帖:“不只是得诺奖才是好作家好科学家,得不到诺奖的好作家好科学家是不计其数的!方方的文字确实是看似平淡无奇却非常有直击心灵的感染力的!家长里短的字里行间是透着思想光亮的那种真实,质朴,生动和鲜活的优雅!你去读苏东坡的诗/词就会发现他的诗/词里从来都是用的非常非常普通和一般的字/词,而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却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我则回应:我对方方在这次灾难中的勇气与精神还是肯定的,文学性就不说了,与苏东坡完全不能类比,个人观点。
欧洲同学又说:“并不是要拿她和苏东坡比,只是想籍此说明不能以文字是否普通平淡来评判文学。我看过你给她改的一些所谓的错误,感觉很多都应该只是笔误,属于没有仔细校对一类的错误而已,因为她只是随性的记录,并没有把日记当成文学作品来发表。”
我则讲了不少故事:
我们求不了古人那般精辟的文字,但是表达意思与想法一定要清晰。她可是职业作家,每天就写一个短日记,她文章那么风传后确实应该注意。我们都沒有好的国学教育,我还是一扫眼看出她的病句,如果细究会更多,因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读起来费劲。我每篇博文成文后,帖出前规定自己proofread三遍,直到我认为沒病句为止。错字存在与否是水平的问题,思想的深刻与文笔的流畅是首要的追求目标。
流传这么一个真实的笑话,阿肯森教授在20年前有个博士研究生,他一向的风格是让学生写论文,打印出来给他改。那学生是读了华大PhD后又从华大法学院毕业的Rebecca, 我不知道是否为他们那篇登上J. Clin. Invest.封面的论文,那封面还有阿肯森的真精子,这好玩的故事留给以后讲。阿肯森几乎不打字,一辈子辛苦养俩秘书为他服务,他每次改是用他的笔在手稿上逐字逐句操刀,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Rebecca也有耐心奉陪,她却有个心眼,把每个版本的手稿都堆放在桌子旁。直到文章可以投稿时秘书意外发现,那篇文章的手稿叠起来足有桌子那么高,他们浪费了多少木材。
阿肯森早年曾经与华大首任遗传系主任Donald Schreffler密切合作过,Schreffler为MHC III基因簇的发现者之一,补体C4也在那区间里。阿肯森和他的年轻伙伴们,最恨的就是Schreffler那根把手稿改得面目全非的笔,大家感叹:“这家伙怎么在Caltech能学到这么好的英文?”。有次一位博后的手稿经自己学文的老婆改过几遍后,再让Schreffler过目,又是大改,那博后可是暴跳如雷。
欧洲同学这次认同:“这点上同意你的看法,她确实应该proofread几次后再贴出,特别是在日记受到广泛关注后。但我没有觉得她的日记读起来很费劲,虽然她的日记不是每一篇读起来都觉得很好,但是有很多篇读起来是很流畅很直击心灵很触动很欣赏的!”
我回答:她日记的意义当然是重大的,并且值得尊敬,这点我从来沒有否认过。我当时也转发过她的段落,因为那是我们焦虑心情中的一道希望。我只是说她的文字方面,虽然是武大中文系的科班,但是不敢太恭维。当然现代文学已经像建筑那样退化很多了,为建筑现代主义或快餐文化的产物,其实是很可悲的。
武大校友还是有些傲气的,这是在武大还没有衰败的时候毕业的留美生物系校友给我的留言:“方方确实不应该授权国外发表,相信她并没有预谋写这些,但这一定被政治家烂用,达到她自己不愿看到的效果。没她写的书,日记一般看看可以,文学/文字上没有什么水平”。我到是觉得她在国内不能出版,当然可以在美国和德国出版。在世界其他地方写出来的东西,有人征稿,出版是顺理成章的。
我对这位也是几十年老朋友的武大校友这样调侃:方方的“文字可能是武大中文系毕业生的平均水准,武大要加油啰[偷笑][呲牙]”,没有想到他不仅觉得这评价太高,因为这位喜欢写诗词的生物学家这样说:“至少日记不过武大生物系中文小学水平的人[微笑]”。
有人对方方日记英文版的副标题不满:“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我没有觉得这副标题有什么错。与我说的还是蛮相似的,我在上篇文章中这样形容华南海鲜附近的汉口:“The Ground Zero of the World’s Pandemic”。在压力下似乎副标题会改为:“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 懂英文的人去自我解释吧。
有些人又会说我立场摇摆不定了,很难定义我是左或右,我只根据我的判断说话,沒人付我一分钱说假说。我在这里仅是讨论作家方方的文字水平,讲故事的技巧,那些驾驭文学的能力。她几乎每篇都流水账似的谈天气,这不知是否是在武汉大学学的?她仅凭日记是得不了诺贝尔奖的,她的其他文学成就我就外行了,不作评论。诺贝尔文学奖与它的科学奖相差十万八千里,并且马克吐温、乔伊斯和托尔斯泰这些诺贝尔奖覆盖时代的作家都沒有得过。我写过十几篇诺贝尔奖趣闻和几十篇关于诺贝尔奖得主的文章,我还是有资格评论诺贝尔奖的。
她的日记之所以成为一景,是因为她能给读者她在那封闭环境里的真实感受,让我们判断那些动态变化的人和事。她以一臂之力安抚了很多关心武汉的人,特别是海外的人,我们是需要感激她的。方方日记在黎明来临前或新鲜空气稀少时珍贵,换句话说,如果是在外面的世界,或者中国男儿有担当的话,方方日记就不会那么火了。
附录:我不懂文学,也沒读过方方的长篇,听她的《软埋》实在听不下去而关了音频,还是把文艺范校友对她的赞扬评语放上:“方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好,每一部都能打动人心,绝对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她对各种题材的驾驭都是得心应手,文笔既朴实又生动,内容平常中见深刻。如果中国文坛再有人得诺贝尔奖的话,个人认为没有谁比她更qualify 了。她的日记远远没有反映出她的整个功力,建议你读读她的万箭穿心,软埋,相信你一定会改变看法的。[Grin]”
方方日记的德文版本。
方方日记英文版的新副标题。
人间有正道,善恶终有报。
二者风格不同。
我没有看过许多方方的日记,所以无法评论。我记得她是湖北省文联主席。方方和池莉都是同一时期的湖北女作家。我认为一个作家出她的日记或者英德版的书,无论如何,是一种声音,应该允许它的存在。如果有更多的不同的声音,就不会都关注方方了。
我曾问过武汉的一个文学教授,拥有中文博士学位,整天沉浸于书法。为什么中国书店没有好的文学作品,回答很简单,文人不敢写。
我想,仅凭一个“敢写”,是需要称赞其勇气的。
“沔阳木匠”先生,祝Happy Easter! 我想问题有两面性。一月中旬,武汉封城,海外华人搜空了美国的口罩,等PPEs, 湖北省侨联负责人是与我们讨论如何包专机运回武汉的。美国的一些企业,打开了自己的仓库。当地红会不给力,运到的PPEs推在露天,积压如山,迟迟不送去医院,海外华人又购买直接送到医院科室,避开红会。二月份,中国许多大企业,不知道授命于谁,派大量人员,海外再次扫空欧美的各店,买PPEs。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限制进口。
如今中国海关,一再修改政策,将口罩变成了当年的乒乓外交手段。口罩不是高科技产品,目前只是救一线医务人员的命。国家,民众,应该以人道精神为先,才能赢得尊重。
口罩,正在极大的伤害着,不仅是国家之间的政治,而是两国的民众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我的意思是,不仅要站在华人的利益看。首先,我是一个美国人,我在两个月前,我竭力捐给武汉的口罩,如今,以三倍以上的价格,我从你这里买不到,因为种种限制…。我会怎样想?
我的一些朋友们说的好,我们不仅仅是Chinese Americans, 我们是Americans.
你只不过聊聊天, 不明白无毛兄们怎么这么不满, 笑得不行。
“方方质疑,现在中国的网管技术很高,却放任这两个月来网络上大规模对她的辱骂造谣。”
方方对网管心怀不满,因为网管不去封住对她不利的言论。
国内网管也没封赞扬方方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