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本章的意思是:处高位者,于国以循道不妄为为原则;于民,要以道教化,让他们回归质朴,远离名利智巧为原则。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章,也放在前面讲。争议的焦点就是:古人是否有愚民倾向?
本章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结合第三章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些文字,咋一看感觉全是阴谋,让我们无知无欲,又被愚,肚里有饭,心里没想法…感觉真像养猪。怪不得有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这些看法属实的话,那就将《道德经》不道德,圣人不圣' 啦。
我老师认为本章应该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1, 有道的处高位者,要教化百姓离欲归道,达到能与上苍沟通的,达到“内视反听”的状态。
2,君王自己不要妄为,而是为了按照道的意思去治理天下国家。
3,处高位者要严于律已,作出表率。
庄子《应帝王》篇里有个寓言,讲南,北,中三大帝王:倏(shu),忽,还有混沌, 倏和忽都是有耳朵有眼七窍俱全,而混沌没有七窍,头就是一个光秃秃的圆球。有一次混沌在自己国中给了倏和忽两大帝王一个非常好的款待。倏和忽为了表示感谢,决定为混沌做点什么。他们看混沌没有七窍太可怜,就开始给混沌凿出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他们一天凿开一个,等凿到第七日,混沌死了。
庄子借这个寓言是想说“内视反听”的存在和能力。等混沌的七窍全部被打开之后,由于眼见耳闻得来的世俗“知识”,干扰了混沌内视反听与道沟通的能力,导致混沌死亡。
这是两个境界,一个是通过内视反听与苍天大道直接沟通,不需要世俗的知识,也不受世俗的影响。如混沌没有七窍之前。
另一个境界是咱们老百姓的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得到知识。但是七窍很容易被外界诱惑而产生各种欲望。而贪,欲,名,利,恨就成了牵制和绑架普通人的力量。
谁能够摆脱这些“魔考”的缠绕,就可以脱颖而出达到一个高的境界,如上古黄帝在《阴符经》里所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就是说谁能够分辨出这五类陷阱,并成功超越,就将达到上亿人中才可能挑一的“牛人”境界。
老子所说的使民“无知无欲”是指从七窍而来的世俗的知识欲望。说的“食其腹”、“强其骨”更侧重于讲灵魂质素,说的是内在,即与苍天大道而来的信息的加强。仅仅理解为:吃饱肚子,身体健康是不够的。
有了以上这些铺垫,我们再来逐句解释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古时有道的人不是用道来让百姓变得聪明,变得多有'世俗知识',而是用道来使百姓归于质朴,回到本源,也就是道。'朴'是原树干未雕凿时的初态。是上苍造人后,人还没受'毒苹果'毒害之前的那种状态,与大道沟通良好。
世俗的聪明就是吃'毒苹果'的效应,大道看为污,世人看为宝。人类中毒之后就与大道断绝了关系。有道之人要去处世人的污浊,还原到“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百姓难治的原因就是世俗知识太多,中毒太深,上苍的正确指令接收不到。就如同神舟飞船无法与地面联系。飞船感觉良好,地面看为丢失。
还有一层意思可能是说:君王把'毒苹果'吃多了,不是按苍天大道本意治理国家,而是以人的心意妄为。 不断地折腾百姓。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君王偏离了大道,如同失去导航的司机 驾驶着天下国家前行。 如果君王不仅偏离大道,而且道德品质不良,情欲,贪欲,私欲太大,就如同失去导航的司机又酒醉驾驶,绝对是国之贼。
还有,人的智巧再丰富,与大道相比也是部分,而大道是智慧的全部。部分 vs 全部,不可同日而语。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不以智治国不是不治国,不以个人的智巧,而是按苍天大道本意治理,这才是国之福,民之福。
无为而治是君王不妄为,而是严格按照大道本意治理。日月星辰都是在“得一”之后按苍天大道本意运行,千百年丝毫不改变。如果日月运转敢于擅自改变,让你从东方升起,你偏要从西方升起,怕也要下岗换人了。
大道之中万物都是活的,是听令的。犹太版道德经还说土地也会累,每七年要休耕一年。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知道上面这两种情况,并遵照去执行的就是个合苍天心意的表率。时时这样去做,你的德行就合与大道了。玄德,就是来自玄冥的德性,指该德性来自于大道。区别于人世间的道德标准。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冥之德非普通人能看得到,非普通人能理解得了,所以深远。玄德的标准经常与我们通常认为“正确”的标准是相反的。见到不理解,在手边也不采用。老子说要“以德报怨”,犹太版道德经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因为我们无法接受,所以才不会执行。如果能做到的话,事情将会是非常的顺利。
若开视频请点击下面链接,或用文章同名搜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