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有乐府诗风,大赞! 尤其前一部分,真情质朴,,文笔也好
四月江村夜,陌上人如织。
相逢知是谁,幸是乡音熟。
“阿姊何所之?”“饥蚕叶未足。”
“阿妹胡不归?”“麦老秧期促。”
犁者叱声高,汗水参差滴。
担者肩相摩,来去流星急。
....读来会感受到劳作的辛苦和质朴民风
信是天将雨,云际星己没。为儿送雨衣,老母扶病出。新妇心如焚,江畔杵声促。...已经感到了一种生活的艰辛。所以"沉沉百户村,万籁无声息。"为转不算特别突兀。当然此处再多些铺陈更好
而且“高楼谁家子,浪荡相偎逐。。。”前也最好有些铺陈
而后用了对照手法, 如同高适《燕歌行》“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后全诗又归结为"劳者为谁劳? 逸者何由逸?"的感慨, 一统全篇。
另外,林卡有前后对照心境反差太大的疑问。我却不觉得。主要是读者和作者经历不同吧。而且不同读者经历也不同。其实前一部分朴实、生动、诙谐中更有些沧桑感。
当然对于诗歌得真实意境很难评价。只有作者自知。如李商隐的诗文历代解读不一。就“转折或有突兀感”而言给我印象较深的,比如以下两篇
1。以沉郁稳健著称的杜甫也有一篇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 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 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 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 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 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 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 足茧荒山转愁疾。
此诗开头华丽奔放(我觉得好像有点像李白写的:))
自“先帝侍女八千人”后,笔势直转,写到五十年来,感慨今昔变化之大。此种转折虽有突兀感,但也成就了一种思潮起伏之美。也更凸显了后面几句杜诗“沉郁顿挫”的一贯形象。
2。说到转折,更有甚者,近乎“飘逸不羁”的作品, 比如苏轼的《百步洪》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诗的前九句写行舟洪中的惊险之景,后半畅谈佛道人生,以求超脱的哲理。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总结形容水势的前文,承转下文开始畅谈人生哲理,是承上启下之笔。
但许多人认为此转太急,有牵强之感。不过我觉得,这正是苏轼独步群雄性格的真实写照(东坡先生的孤傲总见于其行文章法,当然也正是其特点和魅力,见电视剧《苏东坡》),和杜甫的顿挫不同,更显跳跃不羁。
诗词最能体现作者心境和性情,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和阅历有关。格式不一, 所以才能摇曳多姿。其实对于写诗填词,格律不难掌握。关键是“意境”和“炼字”, 特别是境界。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都是深得人生大境界者。为诗词者要具美雅之心, 深修性情,才不舍本而逐末...
这首诗作于1988年,其时通货膨胀剧烈、物价飞涨,民众对官员及其子女的投机倒把行为深恶痛绝,“反官倒”、“反腐败”之声日益高涨,并成为89民运的口号。老爷子在后面一首诗的注解拿来注解这首诗也是不错的:“毛泽东死后,中国经济改革开始。在“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下,太子党们(高干子弟及其亲属)纷纷出动,利用权势大搞投机买卖,侵吞国家资产。中国开始形成以太子党为主体的官僚资产阶级。广大农民和失业工人,则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
谢华山兄置评。这里有一段当时跟苗盼盼讨论的话,正好给我的疑问作注解:
“这一向只爱看风花雪月,不想看沉重黑暗,肤浅得很。所以看到老爷子那么多忧国忧民的诗,再看这首诗前半部分那么朴实生动蓬勃(我觉得也有劳动人民有动可劳、在劳动中的欢喜),就特别想让它纯粹一点,更有诗经的民风韵味一点。
你对“艺术性”的分析我全同意。不过我的意思,不是说加了黑暗沉重的现实主义就减弱了艺术性。我是觉得不要专门为了加强“思想性”而去加上那些黑暗沉重。有很多作者、诗人,在创作时心里有对“思想性”的自我要求,或者说使命感,就容易牵强附会,因为“思想性”而破坏作品整体的流畅或者风格,造成“艺术性”的减弱。我们小时候做作文,最后总被要求要加上一段为建设四化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假大空,也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老爷子在做诗的时候,以他那样的经历、思想,很可能确实自然而然联想到后半部分。真实、自然就好。同学们都觉得不突兀、很自然,那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