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Funseeker之骑马

(2012-10-17 22:29:50) 下一个

我从小是个运动型的人,体质不佳,体能不错,尤擅技巧型运动,比如跳皮筋、扔沙包之类的游戏。小学时乒乓球、羽毛球打得有模有样,再大点就打排球,高中在 校队里、大学在学院队里都算是主力。如今受到条件限制,球是打不了了。如果现在有人问,你喜欢什么运动?我会说:我喜欢骑马、滑雪、游泳、散步。

2001年还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骑马俱乐部。我去参加了一次他们的会。都是些土生土长的本科小家伙,没法儿熟稔起来。不过经由这个俱乐部,联系上一个骑马教练,可以打折扣:一节课45分钟还是1小时的,才7.5美金。

教练是个农场主,农场上有一个马厩。马厩里面养了好几匹马,外面连着一间大仓库,他就在这仓库里教我。我有点失望——原以为可以在原野上遛遛马呢。

第 一次他首先介绍给我马鞍、笼头之类的马具。马鞍特别重,我简直拎不动,更别说把它扔到那高头大马的背上去。教练一副诧异的表情。第二次去,他先给我派了个 刷马的活儿。我认认真真刷了有一二十分钟。教练说马很喜欢刷毛,这样可以和它建立感情,当然刷的时候不能站在它的腿后,以免被踢。

这个教 练是我遇到的最不可思议的美国人。农场离我住的地方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可是有两次我们大老远按约定的时间跑过去,他却不在家,事先不招 呼,事后也没解释。我打电话过去询问时,他几乎从不回留言。他曾经问过我,毕业后想在哪里工作?我说没决定,也许中国,也许美国,看哪儿工作更好。他 “Oh”了一声,不再说话。在我心里,他被贴上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一个保守排外的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白人农场主”。他也许有友好、纯朴的一面,但我没法儿 体会到;我体会到的,是他对外国人的冷淡和无礼。所以我只学了两次,就借口学习忙,不再继续。

不过这两次还是学了点东西。我以前只在上海的公园里骑过两三分钟马,现在可以达到“Trot(小跑)”的程度了,当然还不能“Gallop(驰骋)”。而且我学会了发出一种类似“啧啧”的声音,马儿听了就会跑快。

后 来我们几个同学去一个州立公园玩,列队骑马,在秋日的山林里穿行了2.2英里。LF同学在最后,他的马儿就有了自由散漫的条件,走着走着想离开大部队,要 岔到山林的另一条小路去。我们回头,看到LF歪挺在马背上,想把马拉回来,软软的缰绳却不听使唤,搞得他有点慌张。大声喊来领头的马夫,才将他收归整编。 其实马儿们还是蛮老实的,大部分时候一匹跟着一匹慢慢走。我想快点,便使出学到的招数,发出“啧啧”的声音。我的坐下骑没甚反应,前面女生WW的马却加快了脚步,着实让她惊慌了一下。

我猜这“啧啧”之音是当地土语,别的地方的马听不懂。2007年的云南之旅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猜想。那次我和侄女SY结伴去丽江和桂林旅游。到丽江后花了一天去附近的拉市海骑马。云南的马比较矮小。当地很多农民自家养上几匹,供游客乘骑。我们的马夫是个纳西族小伙,瘦瘦小小黑黑的,棱角分明。SY骑的那一匹大一点,马夫放手让它自己走;我的那匹还是“小孩子”,马夫一直骑马跟在旁边,要不它不敢自己走。这让我一方面很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却失去自驾的惊险和乐趣。SY就可以吹嘘,她费了老鼻子劲,才让马儿不东溜达西吃草,跟上马夫;爬山的时候尤其惊险——马儿在窄窄的山路上拾阶而上,旁边就是陡坡山涧,真怕它这时不听话!最惊险的是马蹄有时打滑,马身就会一闪,有时整个马前腿都猛丁跪下去!我的马也打滑过几次。好在马儿们处变不惊,跪下后自个再站起来,依然不声不响,不紧不慢地驮着我们前进。走到一处山顶平地,我们稍事休息,体味骑马临风,一览众山小的惬意。我成功地掉转了一下马头,显摆给SY看我的技术。下山之后,我们说想体验“策马狂奔”的感觉。马夫看看已到平坦的马路上,谅我们狂不到哪里去,遂点头应允,一马当先跑起来。我们前后跟随着,终于一尝“奔跑”的滋味。两脚踩紧脚蹬绳,双手驾着放松的缰绳,坐直微前倾,有时稍稍离座,全身都和着马的节奏抖动。跑长了有一种浮在海浪上的感觉,一起一伏,慢慢涌落,风在耳边呼啸而过。从马术的角度看,我简直算不上会骑;但以一个文学女青年的想象力,可以大胆假设,那有限的瞬间里,我也得窥一二人马合一的境界了!

后来搬到一个小区,在那住了有大半年。一天偶然发现,附近一处围墙上,在灌木丛的掩映下,赫然写着Horse Riding Club!离家这么近的地方,可以骑到马!我激动地进去探问。看门师傅说,老板没钱了,停建了。唉,那个老板肯定想不到,茫茫人海中,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会真心为他/她祈愿,祝他/她早日重新财源滚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