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也谈金庸

(2018-11-07 08:19:41) 下一个

金庸过世了,除了网上一片哀吊悼,我们这些好事者又要来评论金庸、评价他的文学地位了。

我所读完过的金庸的小说仅有一部《鹿鼎记》,因而按理说我没有资格来评论金庸,不过我认为王朔所说的很对:“一道菜的好坏不必全吃完才能说吧?”故而在此聒噪聒噪。

我所读过的第一段武打小说,是发表在解放前的旧杂志上的一段章节。那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有一个同学家中有一些旧报纸和旧杂志,应该是他父亲扫别人的“四旧”时弄来的。我记不清是如何劝他把杂志借给我看的了,大概是同意帮他做些什么吧,只记得是看完一本再去换一本,偷偷摸摸地在家里看,不看的时候将杂志藏起来,生怕被别人发现,招来麻烦。武打故事中的情节我仍记得一些,说是两人在饭馆里较劲,一位用手掌将饭桌一角给劈了下来,另一位用筷子去夹飞着的苍蝇,一夹一个,被夹住的苍蝇还都是活的。

我那时对这些故事是半信半疑,因为用手砍下桌子一角,难以想象。我用斧头和砍刀劈过劈柴,有时砍的地方不会断,断的是另外的位置,手不是刀斧,不可能一劈一个角。另外,如此劈桌角的话,桌上的所有碗筷应会飞了起来。

后来我所看过的所有武打小说,只有在朋友劝说下所读完的金庸的《鹿鼎记》,另有一部《书剑恩仇录》和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均大概看了两、三页,但实在读不下去。每每看到熟人和朋友津津有味读此类小说,我总是诧异地问“你怎能读的下去这种书?”

我对《鹿鼎记》的记忆,仅记得韦小宝取了7个老婆,其余故事情节和对话均记不得了。但对他的作品的当时感受,都和我后来读到的王朔评金庸一文所表达的差不多。我不理解为何一个成年人会沉迷于这种小说,对我来说它编的故事太生硬,已经不仅仅是胡编了,而是绝对的滥造,更不可能作为历史小说来读了。《水浒传》也可以算上是武侠小说,当你将这些武侠小说与它相比,从文学角度,你应当能看出它们的差别。

金庸迷有年轻人亦有年长者,人们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我大概属于那种古板、愚腐、不喜欢成年童话的人。我不光不喜欢这类中国式的童话,也不喜欢美国大片如《超人》、《蝙蝠侠》之类。我所碰到喜欢这类作品的人,多是喜欢幻想、充满自信的人,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们也多是自以为是的人。

金庸的武侠小说的地位,自然,在喜欢他的读者心目中,万丈光芒,但就武打小说这一类型,属于通俗民间故事,是难以进入文学的圣殿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不会有机会的,其它严肃的文学奖也不大可能,有机会获奖的只能是武侠作品奖、通俗文学作品奖之类,如果有此类奖的话。以我的观点,金庸先生写这种小说,也就是爬字赚稿费而已,因为他本身职业是报纸发行人,业余写此类小说(据说一晚写两、三个钟,能写数千字)。以这种写作速度,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有着众多的书迷,已是难能可贵。王朔批金庸的那些言辞,在我看来不太厚道,因为人家本是混稿费,你非要人家写成严肃的文学巨著,更要命的是,金庸还不能实话回答他,因为说了实话,是砸自己的牌子,断自身的财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oldpp 回复 悄悄话 任何的文学作品都需要有他的读者来评价。我觉得你那些裹脚布式的博文估计也只有你自己看吧? 不好意思,话有点直白了。但我觉得这道理应该是算是常识。 菜尝一口便知道可不可口,可是众口也难调啊。很多北方人吃不惯南方菜,反之亦然。这个和菜本身做得好坏无关。

毫无疑问金庸是大众作家,他是面对大众,王朔也是一样。金庸的作品是给读者一个代入感,王的作品更是市井无比,而且还透着一股欠抽的邪气。我感觉你不喜欢金庸很大程度上是在乎于一个“武”字。 可是在我看来,“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金庸小说的一个载体而已。 你可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迂腐之生,年纪也过花甲了吧。不看金庸可以理解。

很多所谓的大家,他们的作品对普罗大众来说实在晦涩难懂。他们是小众的。但易读程度应当不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

顺带说一句,我比较建议你不要再写那些博文了。拖沓冗长毫无可读性,也不具备参考性。 自己看看无妨就不要拿出来了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