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美贸易战,美国不一定赢

(2018-10-23 10:37:15) 下一个

中美间的这场贸易战,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就谁会赢谁会输的争论,坛里争吵一片,感觉是认为美国会赢的比较多,理由充分充足;认为中国会赢的,理由不是那么能说服人。

然而何为输何为赢似乎没人给下一个定义,一些人说中国一定输,但依不同定义,我们可以说没输。中国在美国正式开始贸易战之前, 宣布一系列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实际上也就是某种认输。假如我们说中方不折不扣地接受美方全部条件为输,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得出结论是美国赢不了,因为如果要求中方那样让步,中美间的谈判都无须进行了,因为美方所下的是最后通帖。既然中美双方还准备会谈,那么说明条件还可更改。

美国到那一步才算赢呢,我的定义是中国在农产品上对美大部分开放;在金融上移除对美的众多限制;放弃中方对美知识产权的侵袭,并在法律上给予切实地保证。如果美方无法达到上述的目标,则美方谈不上赢。

互加惩罚性的关税对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巨大的,进而影响它们与其它国家的贸易,但影响的具体深度和强度取决于双方对这些商品的依赖程度。我们把对输出方影响由重到轻例如下:

1.)输入国用量和复杂程度低,输入国可在本国或其它国家找到替代的,对于输出国,这部分受影响最大,基本上会失去整个输入国市场。

2.)复杂程度低但输入国用量高,输入国在短期内无法全部替代,则输入国仍然可能向原输出国购买,但输出国的多余产力将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商可能不得不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价格上涨会影响输入国顾客的购买欲望,从而销售量降低;反过来,销售量降低则引起输入量降低。最终,供求在新的价格和进口量下平衡。

3.)复杂程度高,尽管输入国用量不高,在输入国本国或其它国家找不到替代的,输入国不得不继续进口,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因巨大的逆差,美国相对于中国来讲是净输入国,尽管美国也同时对华有着一千多亿美元的出口。美国对华的关税措施要奏效的话,那么它从中国所进口的所有商品总值中必须绝大部分属于1.)类,否则的话, 关税效果就会差强人意。此外,美方如要在贸易战上取胜,它对替代中国产品的依赖(品种和数量上)必须低于一定程度,否则它在向替代国购买的时候,由于该国缺货而可能向中国采购。这样变成替代国将该国的某类产品出口美国,而向中国购买同一产品以满足该国的需求,如此一来,对于中国,这种商品的出口则有可能没变多少。

对于中国对美出口的2.)类和3.)类商品,关税效果就要打相当的折扣,美国政府对一些公司的某类商品进口的关税减免,就属于此类。这些进口商品中,相当多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原料、零部件(备件)、机床刀具等商品,增加关税,将使得使用这些商品的厂家成本上升,则可能会使最终产品价格上升。还有一种情况是美国或第三国的厂商在中国所设的工厂,它们将所生产的产品部分或全部在美国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不得不将关税考虑到价格里,当然,厂商长期会考虑将生产地点移到它国和搬回美国。

如果中国采取出口补贴和针对的货币政策,就是1.)类商品也仍然有出口机会,尽管出口补贴这种行为违反WTO规定,但几乎所有国家都或多或少这样做;货币贬值则是一把双面剑,一方面可促进出口,但另一方面输入产品价格将会上扬,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但是,当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就业成为主要问题时,货币的适当贬值也就成为一个手段了。

惩罚性关税对中国上述的2.)类和3.)类商品出口的影响,短期是难以奏效的,而短期里这些惩罚对美国的影响则恐怕更大,因为美国的厂商不得不加价以平衡关税的影响。不要忘了,美国在以关税形式拒绝中国5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同时,它必然要在其它处找到同样价值的同类产品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

惩罚性关税亦会影响到世界贸易长期的格局。一些厂商会寻求在一些未卷入贸易战的国家建厂,将部分生产转到这些国家。但这不是容易的事,因为这一切不仅牵扯到土地、厂房、电力供应、员工诸多硬件方面,也牵扯法律、经商环境等软件方面。对于一个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一、两年可能就能够转移;一个有较高技能要求的行业,恐怕许多年未必能成功。

另一些厂商或选择在美国建厂,将生产迁往美国,这同样也不会容易。首先,就算在美国设厂所生产的商品具有竞争力,他也同样面临着销往中国时面临高关税的问题,更何况相当部分这类企业在国际上并不具有竞争力;其二,假如成功地将厂搬回美国,而原料或零部件仍需向中国采购,那么也只是部分成功。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上的主要工业国在华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美国重新恢复这样一个体系怎么也要5到10年吧。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所发动的这场贸易战,想速赢并不容易。按理说,美国凭借着其科学、技术、金融力量和巨大的市场,是能够轻易地在这场贸易战中击败中国。因为它会得到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国的支持,在协调下统一行动,足以迫使中国给予巨大的让步。但现在看来,特郎普政府如未准备与中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则它没有可能迫使中共让步到其希望的程度,至少现在看来,它并未作好准备,因为它同时对日、欧盟施压,寄希望以关税手段迫使对方让步,使美国在双边的贸易上占一些便宜。尽管双方现处于边打边谈状态,欧盟显然不会轻易屈服;日本虽不愿公开与美交手,但它软中带硬,一方面拒绝美方的要求,同时软磨硬泡劝说美国,另一方面则寄希望将其产品销往它处,如东南亚和中国。所有这一切,显示出特朗普的失算,在他同时对所有主要的贸易国进行关税惩罚时,而中国以继续开放的姿态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来往,他也就将美国与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上逐渐脱离了。尽管美国与这些国家开始进行贸易谈判,并在北美贸易协定上取得进展,但许多问题并未解决。更重要的是,美国这届政府在一系列的政治、贸易协议上出尔反尔,肆意撕毁前几届政府已签订的协议,这也就使得其它国家对其并不信任,这些新协议恐怕只是权宜之计。

这些矛盾,尽管尚未触及到本质,但对美国的这些主要贸易国来言,是非常受伤的。这也就使得他们在对中国的态度上与美国不是那么一致,因而对中国非常有利。中国正在向这些国家积极靠拢,最近公布的许多措施都是向这些国家示好,积极表明中国愿意解决问题。尽管欧盟和日本明白中国宣布的政策施行起来是要大打折扣的,但总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欧盟和日本本身也有一系列自身问题,也需要与中国合作来予以解决。

固然,美中间的巨大贸易差额需要解决,解决方法也不能总是每次争吵后,中方简单地增加对美的采购量来解决, 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则无法得到共识。这一次美国拒绝再像过去那样,继续这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中国过去的公然违反WTO规则的行为,成了美方的口实。如果中方在过去能够较好地遵守WTO规则,切实落实自己的承诺,则这个贸易差额也就不会如此之大,拖延如此之久,造成美(欧、日)对中国的巨大不满,欧洲和日本尚未加入对中国的一致行动,并非他们不想,而是由于较早美国对欧、对日的惩罚性关税,使得这些国家对美大为不满,此时不愿与美统一行动而已。

美方期待中国全面对美不加限制地开放市场是不现实的。就是新的美、墨、加贸易协议中,墨、加也不是全面对美开放。在美国的要求条件中,像对美农业产品全面开放的要求,欧洲和日本都不会答应,中国不会也不可能答应。金融业、保险业的开放早就该进行,中国一直设置障碍,使得人家在华开设了分行却没甚么生意,这其中也有法律法规与国际脱轨,使得进入中国的外国金融公司必须与中方合资,否则生意难以进行。知识产权更成问题,侵犯人家利益的可能就是政府部门、军队和国有企业,而政府自然不会自己惩罚自己。这次贸易战也是政治战,如这次贸易战的结果能够促使中国在司法制度、政府机构上有所改革,无疑将是件好事。

特郎普是无论中国怎样做都会对中国加关税的,因为这样一是可以显示自己的决心和决断力,二是迫使中国给予更多的让步,三是转移公众在其它问题上的注意力,四是增加政府税收。如果不成功,反对声太大,经济出现下滑,他可以随时在一些条件上让让步来达成协议。如果最终达成的协议比中国最初的让步还差的话,他一口否认就可以了。中国从最初的试图以多购买美方的商品的老办法来应付,到宣布一系列更开放的措施,显示了中国在压力下已不得不退让;然而,由于特朗普的胃口太大和态度粗暴,中方因而拒绝进一步让步也是必然。

主张中国无条件地接受美方条件的人显然没有想清楚。无论怎样让步,中国的共产党政府不会让步到它的政权会受到威胁程度,至于中国人民的生活是否下降甚至于落入贫困,则不在其优先考虑中。就有如某人将吊索套在你的脖子上,告诉你如果不在协议上签字就会踢翻你脚下的凳子,而他的协议是要求你自己踢倒自己脚下的凳子。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你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此时你也有一个吊索,一头也套在对方的脖子上,此时你把另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告诉对方,要死一起死,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呢?

不损害贸易的方法是顺差一方增加进口逆差方的货品,这是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每次美方抱怨巨额逆差时中方采用的方法,当然,此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互加关税只会导致双方出口降低,损害相互间的贸易,导致经济萎缩。如扩展到世界范围,则会变成全球性经济危机和倒退。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开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如果它坚持开放的态度,仅美国一家是难以割断它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除非美国能得到世界主要经济国的支持,共同减少对华投资,逐渐地将生产基地和贸易转向其它地区,待上述工作完成到一定阶段,共同对华实行经济制裁。显然,这种长期策略对美国和其盟友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并且,如中国愿意留在世界大家庭里,那么它也必然会给予一定程度上让步,进而瓦解美国的同盟。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的不明智的行为,严重地损害了美国的领导力,也对美国在这一原本必胜的贸易战上投下了阴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