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不飘散的记忆》- 5.文革琐记, - 5A.治病救人

(2025-01-03 06:21:20) 下一个

5.文革琐记

在亲历者的心中,文革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无论如何都是一份沉重的遗产。所有发生的现象都有其深刻的根源,真实地记述与了解,进而读懂文革,依然是中国人的一项痛苦而艰难的工作,也是为后人为未来应该做的一件事。因为人类迈向文明的步伐都是在对野蛮与残暴的后果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之后开始的。

5A. 治病救人

1967年初春,化肥厂的造反派们要召开对书记和厂长的批判会。选在镇上的剧场举行,应该是希望扩大影响和欢迎其他人参加,但几乎没有别的人来。重点批判哪一个当权派,厂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后来逐渐形成保书记和保厂长的两派,并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对立。这种现象当时比较普遍,其成因应该和人员的来源等因素有关,如人们所说的山头。可能会形成默契的利益认同,被称之为依附。我以为人与人走得近,或由于比较接近的文化与习惯,互相帮助的需求和有共同理念等,本无可非议。然而,若不言义、唯言利,进而发展成牟利的群体,且无底线,罔顾一切,就会造成对他人的侵害。许多内耗与内斗由此而生,结果往往是因小失大,两败俱伤。

底层群众不少是被原所辖部门的小领导们召集与邀请参加的,都跟着一起去了。会议起先还比较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权者有时也许自己还不曾察觉。别人提出来,照照镜子,本来是好事,若有误会也可以化解。但后来调子越来越高,有点必欲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味道。我看不过去,觉得这么弄下去必然会走向邪路。那时人手一册毛泽东语录,我翻查之后,抄了一段在小纸条上,扔向主席台。主持人捡到字条后,唸了出来: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二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人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是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把人整死。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读完后,先有人叫好,然而马上有好几个人站起来大喊:这是别有用心的!为什么刚才不说 ?我这才想到,刚才是针对书记,他除作政治报告外,平时说话少,不容易犯错。现在换了,是针对厂长,他管事多,平时说话多,有还常常信口开河,能抓到的辫子自然要多。在我抄语录、扔条子的时间里,被批判的对象已经换了,所以有人以为是专为保厂长才扔的。看会场的架势,应该是保书记的人更多一些。让我意外的是一位平时和我一起,工作勤恳,相处很好的师傅,却是最激动,质疑声最响的。会场开始混乱,主持人觉得批判无法再进行下去,就让二位当权派先回家。随即也有一部分工人跟着退了出去。剩下反对字条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不肯干休,认为字条是破坏会议,要把扔字条的人揪出来!一时群情鼎沸,其势汹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我很紧张,一紧张就要上厕所。回来时,我边上一个姓黄的职工正在向他们说:现在他人已出去了。一见我回来,就接着说,我看也没有必要追究这个人是谁,你们肯定是想不到的。他的话暗示字条并不是死保厂长的那伙人扔的,加上那个姓黄的职工也是为数不小的一群人中的意见领袖,这群人相当有活动能量。大喊要揪出来的那帮人终于平静下去。

这一次是那位姓黄的职工救了我,否则我很可能会遭殃。后来他调出了化肥厂,再没有音信。十分遗憾,我至今还没有机会向他道谢。不出所料,厂里后来分裂成两派,相互苦斗不止。一些被抓到把柄乃至被背上莫须有罪名的人被游街、被关押、被毒打,受尽折磨,演出了一幕幕不堪回首的人间悲剧。

当时我见到的中国社会的底层,依靠关系和结成帮派团伙的风气甚浓。其中的潜规则往往不分辩是非曲直,唯团伙利益为重,以放弃公平、公理甚至最基本的逻辑为前提。这种风气阻碍了社会的公平和文明的进步,更谈不上天下为公。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由于个人的努力难于得到公正对待和保护,需要依附于关系或团伙,而依附于关系或团伙又能得到额外乃至意外的好处。以致使这种信念得到更多的支撑,而越来越自以为是、甚嚣尘上。然而,许多悲剧却都是人与人缺乏互信与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造成的,这种以依附而获得的自信,正是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源泉。

人离不开人间烟火,有共同诉求本属正常。且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社会良序的形成会举步维艰。但是其一,群体的利益不能凌驾于全体民众的利益之上,更不能凌驾于社会公理之上。其二,不能侵害或妨碍他人,不能诉诸暴力或者语言暴力,必须有底线,否则就都会陷入无法解脱的泥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