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电影"流浪者"引发出一位中国人的回忆和一个欧洲人的故事   曹小莉

(2015-07-04 22:04:10) 下一个
印度电影"流浪者"引发出一位中国人的回忆和一个欧洲人的故事       曹小莉


来加拿大后一直念念不忘"流浪者"这部印度电影,终于几年前在印度城小店买到。其他磁碟三五加元,只有这个磁带老板一分不降,十二加币,爱买不买。据店主讲,俄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埃及人,东欧各国人,都到处找这部电影,他们来多少货都能卖掉。有英语字幕,造价本身就高。本片一九五一年在莫斯科获奖,风靡许多国家,饰演父子的演员是亲父子,男女主角是夫妻,三人都是印度久负盛名的头牌明星,现已不在人世,而他们饰演的人物和精彩对话,活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教育了不同国土不同文化的观众,对印度的血统论和门第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据与我交谈过的各类印度人士评价,这部影片所创造的高度, 后来的宝莱坞电影少有逾越.印度是世界电影大国,尤以表现爱情歌舞,人伦道德,贫富不公,男女不平等悲喜剧著名,被称为宝莱坞.七十年代我坐在影院里看”流浪者”,手绢都湿透了,潜意识里我是在为自己悲伤,社会剥夺了我生而具有的权利,那时对我来讲,生的最大权利之一就是受教育的权利,尽管我已幸运得以回城并在国营大工厂里上班,而绝大多数我的同年知青都还在农村边疆苦苦煎熬,我还能在北京城里不时去看“日本海大海战”“啊,海军”“音乐之声”“解放”等内部影片,但却不能消除我失学的悲哀,命运的嗟叹,我觉得自己像流浪者一样,受到社会的不公,越是接触到外来的影响,越是读书,越是醒觉到自身的悲惨。 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为何打动人心,尤其在当知青的年代,是因为我们的心中燃着一把火,我们痛恨血统论,痛恨社会不公,渴望真挚爱情.


去年我在一个聚会上听了一位白人老太太的故事,她已经八十多岁,风度优雅,穿着入时,出生在印度,十六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她回忆中的童年少年,令我想起丽达家的奢华生活场面,而她的家族故事,更像一部悠远的历史长河,令人感叹.就把磁带借给了她,她看完后激动无比,搂着我再三感谢,因为唤起她对印度生活的丝丝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布拉格犹太青年参军上战场,为奥匈帝国而战. 帝国解体后, 欧洲的国境线被重新划分, 捷克斯洛伐克独立.这位年轻人觉得欧洲无可留恋, 因为即使上了战场归来, 作为犹太人还是一样受到歧视.他几乎命丧沙场,到底为谁而战, 没有归属感, 他决定去东方尝试运气, 也借此摆脱沉闷和前途无望的气氛.顺带提一句,我想卡夫卡一定是她父亲的同代人,那种社会氛围使得有作为有理想的犹太青年在布拉格很郁闷,因为受到大部分斯拉夫人的排斥.卡夫卡如此英俊的天才作家,最后也是郁郁而终.我曾读过图文并茂的介绍, 对奥匈帝国解体前后的布拉格犹太社群生活对卡夫卡小说的影响有着一定的了解.这位青年在印度经商发了财,常常往来东方和欧洲,有一次在柏林酒店的宴会上遇上一家世代居住德国的富有犹太家庭.老头子看上小伙子的人品外貌, 单刀直入, "你愿意认识我的女儿吗? 你可以约她跳舞呀.” 富商美丽的女儿令他一见钟情,不可自拔.可是女儿的母亲却极力阻挡,不愿女儿远嫁异国,尤其去一个言语不通,她认为肮脏落后的国度.还由于在捷克的男方父亲是一般的工匠,他们在德国的身份要显贵得多,似乎门户不当,她不想应允.可是女儿却以身相许,与这位有魄力的青年一见钟情,非此君不嫁.妈妈无奈,写了一封信给未来女婿,提出几项要求.青年偷偷把这封信一撕两半,对未婚妻说,我将以我的生命来保护你,让你像公主一样生活一辈子,我会照你母亲的要求去做,而且远超过她的期望.岳母的规定一一照办,德国女仆,德国家庭教师都应聘到了印度,他们的女儿一九三二年出生,就是这个讲故事的老太太,她从小学的是德语,保持着德国的生活方式.她和妹妹一人一个保姆, 同时学习英语, 以便进入社会上层.那时印度的商界和上层有着很多外籍人士, 主要是英国人, 还有欧洲各国的.女孩的父亲开始扩展生意到美国, 变得极其富有.希特勒上台后煽动反犹情绪,女孩的父母决定辞退家中德国雇员,全部换成英国管家和家庭教师,还把她送到伦敦专门学习礼仪,这个布拉格长大的捷克人算是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在德国公开大批驱赶和迫害犹太人之前, 这位女婿就把岳父母送到了巴勒斯坦, 这是欧洲犹太人避难的首选地方,是他们的圣地,后来这条路也被堵住,甚至二战之后还在拒绝苦海余生前来的装满犹太幸存者的轮船,而上海却以中国人的慈悲在二战期间就庇护了二万多人,这也是犹太民族永远对中国人感恩的由来.


二战期间,女孩母亲方的德国亲属大部分死亡,父亲方也大体一样.倒是遥远的东方古国印度成了她的家.没有那一场柏林酒店的意外相逢,就没有这个女孩的出世, 也就没有了这个故事.由于欧洲大战,她的父亲也参与了政治讨论,家中常常宾客满堂.后来也帮助欧洲难民儿童取道印度去其他国家避难.甘地也是家中常客, 我问老太太甘地是否简朴不穿鞋子, 她回答说甘地是留学英国的大律师,她印象中和别人一样西服革履, 只是举行某种仪式时才是民族性的打扮,有些照片后来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种象征.值得一提的是,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二战之前,在东方各国,犹太人与其他欧洲人基本是被同等对待,统称欧洲人,没有受到歧视,他们的生意也做得很好.比如上海的哈同家族.在印度也存在一批进入上层的犹太富豪.上周我还亲耳听到一批犹太知识分子讲, 犹太民族两千年的迁移主要是去西方,THIS IS THEIR CHOICE,(这是他们的选择)但有时也去东方, ONLY WHEN IT BECOMES NECESSITY (仅仅是被迫需要这么作的时候)再谈回到这部电影,老太太看的热泪盈眶,她特权的童年生活场景再现,她记起家中的园丁,保姆,司机,他们度假的乡村,还带来许多家族相片给我看,她对自己出生的地方满怀着温暖的回忆,这是她的家族得以成功避开毁灭性灾难的福地.


后来印度独立,开始对外国人不利,她的父母带她一九四八年经美国来到加拿大,由于所有钱财只能留在印度,不允许带出国外,他们开始的生活也很苦,不愧是聪明的犹太人,他父亲在BC省认识的印度人有些已经到此几十年,并买地置屋,她的父亲用在印度的钱支付他们,慢慢买下了BC小城镇的土地和房屋,又开始发了起来.她本人嫁给了意大利移民,现在她的子女拥有着名牌商店并且是大学教授,我进到OAKRIDGE MALL 一看她女儿开的名牌服装店,随便一件衣服至少三百至五百加币,有的高达上千元.


没想到一部曾风靡世界的老电影,在过去,在今天,在两个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族裔不同的人心中引发出深远的感想和回忆.我的感觉和拉兹相近,她的感受可能是丽达的.但殊途同归,今天都成了自由平等加拿大的国民. [请点击此处阅读更多 Shirley2009 的个人空间 "" 中的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