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几件值得回忆的事儿(之一)
(2014-09-18 15:00:52)
下一个
义气
我小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中期。人们穷的叮当山响。五六口人住一间屋子,一个月吃不上几两肉。小孩子没有零食,三分钱的冰棍都是奢望。玩具就更少了,大都是自己做的木头手枪或弹弓什么的。记得我家不远有一个煤场,我和其他一些六七岁的孩子经常在煤堆上爬上爬下,扔煤块儿互相打着玩,弄得家长也烦,煤场工作人员也烦。所以,他们决定筑一道围墙防止小孩进去。这建围墙的活,就由一队劳改犯来完成。
看劳改犯干活,对小孩来说可是一件新鲜事。他们衣衫褴褛,肮脏不堪。但干活却很卖力气。因为一旦慢下来,就有人骂他们,甚至用棍子打他们。每天中午时分,一驾马车便来了,卸下几个大筐,里面装的是窝头和白菜汤,劳改犯一拥而上,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饭菜虽不如我家里的,但看到他们吃得如此津津有味,我还有点馋呢!
有一次,一个劳改犯企图逃跑,但被抓了回来。几个人把他面朝下踩在脚下,用力扭他的胳膊。他痛得满脸流汗,但一声不吭。我感觉他的肩膀要被折断了,甚至听到了骨头的响声。他实在挺不住了,喊道:告饶不跑了,告饶不跑了!这才停止了折磨。
记得围墙快要建完时,一个二十来岁的劳改犯把我偷偷的叫到身边,给我五块钱,他说他抽不着烟憋坏了,自己又不能去买。他央求我去给他买几盒烟,要便宜的。
我拿着钱到附近的小卖铺买了五盒香烟,万里牌的,每盒一毛九,共九毛五。不一会,我便带着五盒烟和剩下的钱回到了煤场。那劳改犯看我回来,立刻把香烟和钱抓到手里,他低头无语了一会儿,突然伸手抓住了我的肩膀,摇了一摇,说:‘小老弟,你真讲义气呀!’这是我头一次听到‘ 义气 ’ 二字。忙问:‘什么是义气呀?’ 劳改犯告诉我:‘你看,我从里到外一共就这五块钱,你要是拿去再也不回来,我也没法出这个圈找你。当时我真后悔呀! 但你没有昧下,这就是讲义气。’ 我是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心里暗暗吃惊,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还有另一种做法:拿了钱跑掉。
现在回想起来,劳改犯用错了概念。准确地说,那不是义气,是单纯,是一种比义气更原始,更高贵的东西。她像一朵初放的花蕾,如此的纯洁,鲜嫩,而又短暂。在以后漫长的花期里,她会蜕变成两种东西,或是高雅与正直。或是低俗与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