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盛开

笔名竹心, 分享心灵世界(均为原创, 谢绝转载.)
个人资料
杜鹃盛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听新工人老柳讲文革武斗

(2024-07-29 06:46:49) 下一个

      新工人老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曾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工作过几年,当时科里一共七个人。科长老柳四十五、六岁,为人谦和,没有什么架子,俗话说老好人一个。稍嫌絮叨,缺少决断力,加上喜欢开玩笑,因之没有一点权威,经常被副科长和两个财务怼的面红耳赤、嘴唇哆嗦。

记得有一天下午,老柳气呼呼地走进办公室,说中午教训了他儿子一顿。一问才知其儿子就读高中,成绩欠佳。副科长批评老柳:“你是学霸,不能要求你儿子也是学霸。”原来老柳当年是他们那个城市的高考状元,我由衷地赞叹柳老师真厉害。老柳无奈地摇摇头,叹息一声后说:“运气不好学霸状元有啥用。生不逢时,读了一年大学,便赶上了文革。毕业又延迟,最后混了个新工人。找谁说理去?”副科长即刻反驳:“我们还一肚子怨气呢,刚入学时,在全校大会上夸工农兵学员是从全国千挑万选的有识之士,转眼间就骂我们人间渣滓。我们又找谁说理去?”

工农兵学员人尽皆知,但新工人这个名称还是初次听说,甚是好奇。原来这是一个特定年代的特定群体称呼,所谓新工人就是六六年文革爆发之前凭高考分数考入清华,在学期间遭遇文革;这个群体是相较于文革后期无需高考被保送入学的工农兵学员而言。副科长是工农兵学员,我从两位科长的闲聊里获悉新工人和工农兵学员的区别和渊源。

据说,因为当时的工农兵学员根正苗红,入学后看不起这批凭高考成绩入学的学长们,认为他们是资本主义培养的苗。这批人为了区别于文革前毕业的老学长们,力争他们虽然在修正主义猖獗时期,凭高考高分考入清华,但是他们在文化大革命的淬炼中受到洗礼锻炼,彻底摆脱了旧时影响。虽不能与凭借手上老茧的工农兵学员相提并论,但绝对属于无产阶级革命队伍里的一群人。于是,便产生了 “新工人” 这一特定群体,其地位低于工农兵学员,又高于其时正在接受批斗的老学长们。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时隔几年,当恢复高考后的新一批大学生们陆续进入清华,这批新工人们又开始摒弃他们曾积极靠拢的工农兵学员,力争他们当时凭成绩入学,很多人都是当时所在县市甚至全省高考状元尖子生。最后抗争的结果导致学校出笼政策,新工人在获取硕士学位后可以晋升教授职称系列。而工农兵学员即使获得硕士学位后也只能走工程师职称系列,最高可至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级别),永远不可能晋升为教授。这也间接导致很多工农兵学员放弃了科研教学领域,走上了管理岗位。

老柳爱絮叨往事,我爱听老柳讲古。记得有一天,老柳又在办公室里闲聊起了文革和清华的武斗。在家时也曾听父母谈论过故乡小城的武斗,双方阵营皆有死伤,但是家乡的武斗基本都在两派的工人队伍里发生。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大学生会拿起武器向自己的同学开枪。老柳苦笑着说清华的武斗相当厉害,耗时之长,战况之激烈,应居北京高校之首。

一开始是文斗,两派共用一个大喇叭,一方说完另一方再说,有点类似于美国总统大选时的辩论。初始还可以平静地听完对方发言,后来情绪越来越激动,声音越来越高亢,从地上站到了板凳上,再站到桌子上,层层升高,义愤填膺时便开始动手抢。最后各自有了大喇叭,整天对着吼叫。

某一天,吼叫已无法排解愤怒,文斗渐渐升级成为武斗,上演全武行,男同学拳打脚踢,女同学扯头发抠脸,后来使用棒子、棍子,凡是能打人的物件都用作武器。最后发展到学生自己制造土炸弹,如果不是军队进驻学校,后果不堪设想。

老柳讲的口沫横飞,我听得惊心动魄。突然老柳很神秘地一笑说:“你都想象不到女生们也很彪悍,实在令人刮目相看。”我诧异地问也有女生也参加武斗吗?老柳说当然,一反平日里的温文尔雅,异常威武。他曾亲眼目睹两个对立派的女同学互相用红缨枪戳对方身体。我再追问细节,老柳就不再多说了,只嘟囔了一句:“再说你就知道是谁了。”

老柳最后感慨地说,年轻时激情万丈,聚在一起,最容易群情激愤,一哄而上,谁都以为自己真理在握,绝对正确,视对方为阶级敌人,为了捍卫领袖和真理,对敌人毫不留情;当然浑水摸鱼泄私愤报私仇的人估计也不在少数。文革赤裸裸地暴露了人性里非常恶毒的一面,每个人都自认审判官,拥有绝对真理和正义,可以随时随地给他人定罪判刑甚至处罚。

一晃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不知老柳是否还记得我,而我却依旧记得他。虽然老柳的模样现在想起来已然模糊,但他所讲述的故事,却清晰如昨。而且对于老柳所讲的两个女生用红缨枪戳对方的身体,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和心理驱使两个正值花季的女孩子可以对昔日同窗如此仇恨?这个故事对我的震撼太深,一看到群情激愤的人群和场面,总是不自觉地想起老柳和老柳的故事,总是担心言语攻击最终会失控,红缨枪最终会堂而皇之地现身,细思极恐,所以也总是选择刻意避开。

 

这个故事有点沉重,上点今晨的插花

窗台插花

早餐桌插花

祝福大家新周平安健康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新工人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呢,谢谢科普!
那个时代的疯狂,如今看看,也许不局限于那个时代。如今被洗脑挑动的年轻人(包括小孩)也是有的。古今中外,无可逃避。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花儿真美!
那个年代的不幸真是不堪回首。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杜娟的分享。
文革中清华的武斗是血淋淋的,当时在校的清华大学生都参予了,都自认自己这派是忠于老毛的,这些人在经过反思沉淀后,发表了不少文章,我看过孙怒涛主编的“清华文革回忆反思”“良知的拷问”及阎淮的“进出中组部”,历史拒绝遗忘。
清华大学是文革中的重灾区,武斗惊心动魄,军管的迟群谢静宜把清华师生搞得人心惶惶,在那个环境下,能小心翼翼地活下来的清华员工也是不容易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