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益群众缠斗权势大鳄

(2014-03-14 07:34:29) 下一个
人们总喜欢把美国当作自由、民主、法制典范,此言并非虚妄,你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金融大亨,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任意驰骋,玩儿过了,自有政府出面给他们补窟窿;民众眼见辛苦交纳的税金就这样来去无踪、现今的工作和将来的养老都没有保障,便可直接寻到债主门口-----华尔街,抗议它、占领它。政府呢,谁也不得罪,出台些许措施,对华尔街表示一下限制;抓几个愤怒的街头年青,登个记,申诫几句也就放了。
 
过去有个词,叫“权势集团”,现在好像不用了,并到“利益集团”概念里去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组成。望文生义:“权势集团”,有权有势又成帮结伙;有一种利益集团:一些有共同需求的散兵游勇,在某个时机自然联合行动了。比如上次的“占领华尔街”,有点像“利益集团”对抗“权势集团”。区别是,“权势集团”比较整齐、目标多元、策略性强;利益集团则是一盘散沙,目标单一,临时起意,缺少组织、行动无序。
 
“华尔街是政府的老板”。华尔街是金融大鳄的象征。在美国,“政府的老板”还有军火、能源、航空、汽车、生物、化工、电子、电脑、烟草、酒类……等等,以行业划分的“权势集团”。他们最懂美国政治,善于左右立法和政府人事而牟利。当然,对于国家社会他们也有贡献,比如组织和运作了科研和生产,丰富、方便和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等。制度所限,或曰权势集团真正的目的,改善民生只是攫取金钱的途径。所以我们看到: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支出昂贵才能生活便捷、生活保证脆弱不堪……。散布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此时有了共同的利益,一旦他们一致行动,也就有了“集团“的性质。
 
从社会和经济原理上讲:让行业、企业自主经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但是应以社会效应为度。比如金融证券,利用交割兑现的时间差,一块钱千倍万倍放大地用,设计出来的“衍生产品”即使没有不当推销,危害之大早有人指出。只因“自由经济”,这个“制造定时炸弹”的工作,成了演算数学公式。几个年轻的投资天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似地,敲敲键盘,几组数字来去,就把亿万金钱,乾坤挪移起来了。比萨斜塔看似危险,其偏并未超出重心,故能屹立数百年。“金融衍生产品”则昙花一现,其对社会财富的摧毁,不亚于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
 
还有一条社会和经济原理说:维持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有利于督促人们努力工作。但是,这个差距要有限度。如果富人富到破产也穷不了、不受罚,便会而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这样的贫富悬殊就成了社会陷井。比如这次的金融海啸,破产者有大富翁和大公司。但是当事的人们,顶多不过失业一下、郁闷一会,至少无损基本生活。但是,千万普通民众为他们的金融冒险、证券游戏付出的代价是身家性命。政府几乎等于“权势集团”的打工仔,老板面前,大声讲了几句也是色厉内茬。此情此景,民众怎能不愤愤于胸。反抗威权,美国自有传统,例如独立战争和反越战。也呈现: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五湖四海走到一起的特点。
 
那次“占领华尔街”行动又称“华尔街茉莉花”,竟是从加拿大发起的。方式虽说“非暴力”,从被抓的人越来越多上看,已经逐渐落进“群众运动”的窠臼。发展方向不外自生自灭或者铤而走险。其实,美国早就有过各种各样的暴力组织,如黑豹党、三K党、美共左翼、地下气象台等,其中主体大部都不是社会底层,而是社会的中坚:中产阶级。
 
平均知识水平颇高的中产阶级,狂热、激进起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在中国的文革、1967年法国和日本等激进运动中看到过了。虽然不能成其大事,起码他们表达了,让政府领教了,对于推动社会改革的进程不无小补。然而,群众运动既有“天然合理”的一面,也有杂乱无章的弊端。最终多被“权势集团”分化瓦解或巧妙利用。这次时机更有不同:世界上的恐怖分子和恐怖集团大概也在额首相庆、派员渗透呢。沾上“恐怖”之日,就是被人扫荡之时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