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脏腑而能语

(2014-01-06 07:07:08) 下一个
 
 “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脏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传为梁简文帝在写给湘东王的信里引用的古谚。简文帝就是梁代文学家萧纲,时在公元503―551年。南朝之古,恐怕又是几百年前吧?先民以戏言所表达的忧虑,至今起色如何?
 
人类各民族的早期医学,面貌差相近似:脉诊、草药、按摩、针砭……。只有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出了在朴素唯物论为指导的、完整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代医学兴起并传入中国之后,悬壶济世的儒医,不断遭遇“不科学”的指责,和“要取缔”的危机,一度心虚气短、欲辨无言。直到科学界的一批有识之士出现,他们用各自学科的理论审视中医,有的本意是否定中医,不想,却发现中医中药的理论和实践,不乏与现代科学原理暗合之处。就拿最那首古谚中最要命的“脏腑而能语”来说吧,科学家指出,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正是“控制论·黑箱理论”的运用。因为人有病,不能动不动就开膛破腹,看个究竟啊。即使西医已经发明了那么多检查手段,还是庆幸“脏腑不能语”吧?
 
其实,中医最科学的,是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西医正在朝这个境界进步:注重个体差异,将生物医学模式提升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而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时,还会考虑自然环境因素,是为西文医学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诚然,中医的上述自然哲学境界,乃“无意间得之”,若是迟迟没有突破性发展或转变,不待人类这一物种进化到“脏腑自能语”,就会“医师食无所”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