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场美式家园保卫战

(2014-01-23 06:39:37) 下一个
按: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近郊的故事,为保护生存权益和居住环境,他们善用公众和国家资源,不惧“官商勾结”,无需暴力手段,惠已及人……。编辑自“华府建房记”之十二。原作:非非的爸妈(博文);原标题:《华府建房记》,原载: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55062
 
 
如同“先有谭拓寺、后有北京城”一样,华府是“先有Georgetown(乔治城)、后有Washington(华盛顿)”。殖民地时代的Potomac River(波托马克河)是这个地区主要的运输通道。现在的华盛顿特区,最早是从Potomac边上的Georgetown扩展开来的。
 
维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以Potomac river为界,沿河两块华府最金贵的土地,是维州的Mclean和马州的Potomac。而Mclean的地价明显高于Potomac。原因是,Mclean靠河的一边,活活地被挖走了几大块:Dran esville Park(即Scotts Run Nature Preserve),Langley Fork Park,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一所私立女子学校。这四块地共占去1500英亩,居住区比对岸的Potomac小了许多,地价陡然上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Mclean交通方便也是一大要素,往一边拐是马州,另一边深入维州,直走就进了华盛顿特区的G eorgetown了。难怪国会、国务院、各大部、外国使馆的高官显贵;同时有几处办公室的医生、律师等人喜欢把家安在这里。
 
话说1969年仲夏的一天,家住Mclean Georgetown Pike 和Swinks Mill road交界处的居民库克女士(Betty Cooke)在家对面发现了一张小小不起眼的“变更用地”告示(rezoning notice),宣称:目前Scotts Run公园所在的336英亩土地将改成民房建筑用地,并规划了309栋single family house。消息很快传开,引起了周边居民的极大震动:此举将稀释Mclean的房产价值;失去公园意味着周边环境质量大降;剧增三百户居民,带来交通、安全等一系列永久性问题;大规模施工所造成的嘈杂,也不为这一带非富即贵的居民所能容忍。
 
于是,20多位库克女士的朋友和邻居在她家举行聚会,成立了一个社区协会“Georgetown Pike & Potomac River Association”。一个月内,成员膨胀十倍,几个月扩展到几千人。他们的对手是资金雄厚的地产开发商和所在郡(Fairfax County)政府及商会,如:Dranesville District Supervisor; Fairfax County Executive; Fairfax County Planning Commissioner; McLean Chamber of Commerce等等。他们是建商的支持者和代言人。建商早已把开工程序铺垫完成,到告示出来,政府方面已被“做通”或者说“鸭子已经煮熟”了。
 
当时,一边是强大的政府机构,另一边是仓促成军的居民组织,看似力量对比悬殊。建商的大型推土机已经进场,胜负似乎在开打前已经确定。但是,不要小看这些居民,他们有着“茶叶党”人的胆识,同样谙熟政治操作及程序,许多居民本身就是联邦政府雇员,交涉这类事项颇有经验。
 
他们一面在公众媒体上造势,一面派出学生和家庭主妇轮流在工地抗议,并罕见地获得了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加上参议员在国会演说(Several U.S. senators giving senate floor speeches),终于动摇了“官商联盟”。
 
先是举行了两场公众听证会,并直接导致了公众投票(public referendum),全面倒向民意。令人感动的是,这里的居民决定向自己征收特别税,并征得一百五十万的额外税金!1970年9月,社区协会以总价三百六十万美金从开发商手里买下了土地并改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这天,距库克女士发现那张“小小告示”不过一年。
 
居民斗败官商的故事在美国并不少见。在这里,发展并不是硬道理,官商合起来也大不过百姓手里的那张选票!
 
初战告捷后,该组织从“临时起意”转为“长期运动”。本身是社会历史学家的库克女士,又将目光投向了社区外侧总长12英里的Georgetown Pike。要将这条风景如画、有着诸多历史纪念物的道路,从日趋繁忙的现实拖回历史原貌,改成一条“风景穿越线”(Scenic byway)。1974年6月,维州政府批准了这条州内第一条“历史景观路”(Virginia's first scenic and historic byway)。今天,维州境内总长2700英里的“历史景观路”,就起始于Mclean的Georgetown Pike。
 
又经过该组织不断运作,今天,Georgetown Pike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1个公园。这条路永远不能扩建,甚至不能装交通灯或路灯。给喧闹的华府对岸,保存了一块静土。
 
库克女士半生为Mclean的“保值”而战,深受居民爱戴。1998年,居民修复了她家对面小石桥,申请以她的名字命名。但是维州只允许用已故人名命名建筑。1999年5月8日,库克女士在家中平静地离开人世,两个星期后,在联邦众议员主持下,小石桥正式命名为“Betty Cooke Memorial Bridg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启麦 回复 悄悄话 这件事的过程和细节是一回事,重要的是,此事反应了美国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例证:这是一个族裔、社区组成的国家,某“单位”如果善于利用“法律的武器”和习惯的做法,就能维护自身的利益。这需要在很长时间里、许多事件中理解、体验、学习、掌握,是中国移民适应在新的环境中生存的必修课。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我去过那个地区,由于Mclean的居民保护自己的环境,不让修大路,当地的路全是弯弯曲曲的小路,我这个外人开车去那里不敢快开,被后面当地居民的汽车赶得屁滚尿流,印象深刻。

如果LZ幸运,是Mclean的居民,衷心恭喜您的房地产价格高涨!

有一点不解:按照Fairfax County的法律,在建商的大型推土机进场之前,必须先听证,特别是在一块原来没有住房的Park上盖房,那是改变一块地的用途,必须要经过很多次听证才可能最后敲定。怎么可能没有附近居民听证,就已经改变土地用途,并且推土机已经进入了呢?这与我了解的征地盖房的程序有些不同。
郁金香花园 回复 悄悄话 几千户的社区,只增加三百户,会影响那么多吗?
风笑雨侃 回复 悄悄话 “1970年9月,社区协会以总价三百六十万美金从开发商手里买下了土地”

1970年的三百六十万美金相当于今天的数千万了, 那些居民真有钱。 富人用钱保证了他们的街区永远不受穷人喧扰, 还自号代表民意,这可真是美式民主的典型
moreco2pls 回复 悄悄话 请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阻止住宅的建设,只为了原来居民的安静。原来可以住在这里的人,只能求其次,去不如这个地方的小区。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净增值吗?

先来的居民阻止后来人进入,是公平吗?如果美国所有地方的人都这样,新来的人住哪里?

歌颂这样的人的目的是什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