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提要”:这里的“老兵”、“新兵”,不是入伍先后的老兵、新兵,而是文革初期两个阶段的红卫兵。“兵”带“儿化音”,读如“兵儿”: “老兵儿”、“新兵儿”。“片汤兵”一语,则“儿化音”在“片”不在“兵”——“片儿汤兵”。不按北京土话读,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加入红卫兵、戴上红袖章,看似为当年的孩子人人向往。其实未必。众所周知,某人某事的社会地位与群众口碑,往往很不一致。红卫兵也者,朝野追捧不过文革之初的两三年,恐怕还要短些。随着以高干子弟为主体的“老红卫兵”(俗称“老兵”)犯错误,(什么错误?一言难尽,不赘),红卫兵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各学校虽然还有这个组织、“两报一刊”也在正面报道,但其所指,已经是市民子弟为主的“新兵”了。时间约在1968年。
“新兵”为“老兵”所不齿,佩饰也为他们所不屑,如红卫兵袖章。“老兵”因居“原创”地位,代表正宗、正统。最初的红袖章:一块红布,简单地印着从毛泽东手书里摘出的三个字“红卫兵”。如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给毛泽东戴上的那种,视为正宗。所有后来衍生出来的附有“零碎”的什么“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乃至“清华井冈山”、“北大……”,都算拾人牙慧。
我住的机关宿舍院里,有一个北京市内中学红卫兵的发起人(红卫兵组织发祥于郊区“清华附中”,被人“引进”到城里),是一位颇有声望的“老兵”。虽“犯错误”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一干人等暂时还未散伙,不时在我们院子里聚会。可能是缅怀昔日的辉煌吧,经常上演的一幕是,他们手里拿着各种质地的袖章比较、议论。我等在家“停课闹革命”的小学生混在人群里看热闹。
因不明究里,依稀记得,他们只认“三字箍”(袖章上只有“红卫兵”三个字);袖章都是红色织物,但有“黄字箍”和“黑字箍”之别;个中含义今已不考;袖章用料也不相同,有布面、有绸料、甚至还有天鹅绒的,其中等级昭然若揭。袖章的规格也不划一,约有“五寸箍”、“八寸箍”和“一尺箍”等等。而“新兵”的“化纤箍”,是不能进入这个圈子的。
“化纤箍”,是“新兵”统一、标准的袖章,上面还有一说明性小字“首都红卫兵中学红代会”,以别于犯了错误的红卫兵。不料,“新兵”里面,有许多“老兵”的弟弟妹妹或仰慕者,革命之为何物?理解极为有限,他们的兴趣多半围绕那些表面现象和恩恩怨怨。落实到“戴袖章”:为了表示勉强,走到学校门口才掏出来、一出校门马上摘掉;校内,则把袖章套在小臂甚至袖口上。这些举动没少被喜欢“个色”、标榜“异类”的孩子们效仿。
至于传说中的“红小兵”,前身是小学生里的“少先队”,受红卫兵影响改名而来。一度不戴红领巾,胸前或左臂挂一个塑料片,上面印着“红小兵”,形式也不统一。后来规范为左臂种牛痘位置、横向棱形软塑料臂章。“红小兵”三之子,好像也是毛泽东手书里辑出来的。因其形状像北方面食“片汤”,而被中学生等揶揄为“片汤兵”。再后,不挂“片汤”了,还系红领巾,但是名称没改,仍旧叫了几年“红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