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琐记之:分田分地真忙

(2013-09-19 07:03:25) 下一个
中国农村,为了吃粮而致人口爆增的逆行性现象,恐为人类发展史上所仅见,实乃计划经济之必然。解放初期实行的战时供应体制,一切凭票凭证,有其不得已的原因;随即扩展为统购统销,又成了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需要。他们顺势把生活所需限制在最低程度,勒紧腰带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民众生活享受的欲望,则以政治信念约束限制起来——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证明:“抓革命”不能“促生产”。

国策如此,夫复何求?那些年,除去粮棉油都有专属票证之外,并为铝锅、毛纺制品等等印发了工业券。还不够,还有单项证券,如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家具,则立柜、书桌、书架……一种一票。连年货都是凭证的:每人半斤带壳的炒花生、二两瓜子云云。幸而那会儿讲究过“革命化的春节”;平时也是“先生产、后生活”。不然,过半数国家工作人员,怕要陷在设计、印制、发放这些票证的事情里面了吧?可是,那时政府工作的思路就是这样:一遇物资短缺,马上紧缩供给,此事驾轻就熟;而非发展生产,此事一筹莫展。
 
常言道:东方不明西方亮。动荡总会制造出不和谐的小角落。那时的“委托商店”(类似今天的当铺)聚集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大到各式家具,小到家用器具,不但一应俱全而且物美价廉,很多古董、舶来品、名牌货哦。因为,被抓的人工资停发,家人只能典当度日;下放的人,以为真的扎根农村,身上需要现钱;受到革命浪潮冲击,如抄家、住房被挤占、成为批判对象等等,生活方式和条件改变,许多东西都能与“封资修”挂钩,不能再留。只好送到委托商店寄卖。而这里,却是唯一不用票证,就能买到一切的地方。当然,升斗小民囊中羞涩,只能背着手在柜台前转转,暗暗咽下口水,说声“破旧东西,不值不值!”昂然离去。

如今回想,对于人民生活所需,看似中央心里有数。他们总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语挂在嘴上。终于启发了民间的自助联想。本来国人动手能力就强。于是,缺钱少票的人们就地取材、比学赶帮,在工作时间、用公家的材料、设备,为自己打家具、盖小房,制作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单位领导其实也有同样的需要,并不认真阻止。社会风气,逐渐从热衷政治向生活享受转变。为后来的改革开放铺垫了社会基础。

历史学家被问到:人类历史上为什么战争不断时,多半会直揭谜底:“战争就是生产力。”意谓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多半为了国家。革命与之类似,特点在于参加是为自己捞、为一部分人捞。胜利硕果须以实物体现。正如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的尾联道:“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革命取得了胜利,该论功行赏了。

做法之一是,“抄家物资”办过展览后犒劳有功之臣。狼多肉少,还是凭票。须得出身好、政治运动中表现突出者才能享此殊荣。我们住的机关宿舍,前后院子一共九户,只有一家符合相关标准。那家孩子多,有事动静大。但是他们的家长心里是有分寸的。知道此举属于趁火打劫、集体分赃。得到购买“抄家物资”票一事不宜张扬。一再制止不知轻重的孩子。但是已经晚了,或曰所得太值了,孩子们兴奋之情按捺不住。搬着象征性付了点钱的家具什物欢天喜地回来时,得意洋洋如数家珍:这个三块、那个五块……满操场的好东西啊。

至于票证引得群众之间矛盾丛生、干群关系恶化的事情就更多了,不提也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