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杂谈:方向相反 能量对撞

(2012-02-28 06:56:53) 下一个

牛顿力学第三定律大意为:同一直线上、两个运动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在一起就能量相加,互有损伤了吧?差堪借用来描述社会现象。如不同派别间的摧残、倾轧和争斗。就像路上的汽车追尾、损伤有限,迎头相撞就惨不忍睹了。

比如,希特勒横扫欧洲,不做抵抗或一触即溃的国家,损失有限;日本侵略亚洲各国,香港、越南、缅甸等处的英法殖民军,见势不妙即举白旗,苟且在战俘营给日本人铺路修桥也不为殖民地打仗。犹太人,一次二战被德国人屠杀六百多万,未见什么像样的抵抗。依据都是“留得青山在”吧?焦土抗战的中国和苏联,伤亡则以千万计,英美所付代价也很可观。


文化革命,一直也是两股势力。先是革命群众“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被打击的一方,既无招架之功、罔论还手之力,颇不过瘾。革命势头在寻找新的泄洪口时,分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武斗派仗、全面内战。造反派与保皇派各执一词、一攻一守,场面不亚于枪林弹雨、壮志可媲美赴汤蹈火。两造均以“毛主席的革命战士”自诩,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狭路相逢勇者胜,斗争惨烈可想而知。符合中国历史上,内战比抗击外敌灾难更大的惯例。


与二战的同盟国、轴心国不同,文革两派之上还有后台老板、太上皇。比如,军委办事组与中央文革,各有班底、嫡系和基本队伍。在他们的授意下,打倒谁、夺哪里的权、组织什么行动或者保护谁、争哪里的权、抵制什么行动……。那时,毛泽东等并不知道文革应该怎么搞,不得不坐山观虎斗,伺机拉一派打一派,“调整斗争大方向”。致使社会局面混乱、中央掌控失灵。群众组织暂时地获得了一些自由发挥的间隙。一时,鱼龙混杂、战做一团。

文革两大派之争与二战两大阵营之不共戴天、置之死地而后快相同。不同则内部之间造敌我之势;事后思之,你死我活所为何来,不但对别人说不清,自己也不知从何说起了。二战硝烟散去,伸张了公理,惩戒了罪魁;文革呢,派性在联合中继续,是非在运动里迷失。没有任人、任何派别、任何阶层、任何组织,在派仗中受益。二战,同盟国的牺牲,为了正义与和平,死伤者都是英雄;赢得的是民族独立、世界和平。文革,派仗对全国、全民、全党只有破坏、摧残,没有任何建树、不曾惩恶扬善。造就的只有内伤。

粗看,“破四旧”时期对于生命、财物的破坏最严重,其实,稍后形成的两大派群众组织间的暴力斗争,因参与的人数更多、持续的时间更长,对人的摧残、对社会、对生产生活冲击更大。突出地表现在对于精神的调动与折磨。“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他们的语录、文章并无确解,句句都是双刃剑。囿于时代的信仰与思路,人们站不到圈子之外、不能平视那些革命箴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外“矛盾冲突、斗争解决”的理论和方法,以消灭对方达到统一意志。有时,择善固执,可怕有如此。


信奉由感情来维系。感情不容轻视、玷污。本来可以止于辩论的教义之争,就升级成水火不容的教派之争了。那是一个非左既右、非黑既白、我革命你就是反革命的时代。双方各挟巨大的社会资源扑向对立面,这等级别的能量相撞,能不造成浩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