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感情事业家庭为自己的国家或民族zt

(2025-10-21 14:19:34) 下一个

不知为什么永远记得看到他们的一幕和两人的样子,终于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候,我决定应该写下来纪念一下

** 

H/t:

  • 静待花开 - 土壤、阳光和耐心

     (2023-06-17 17:25:08)下一个

    静待花开 

    - 土壤、阳光和耐心

     

    有一个比喻是大家熟悉的,那就是父母是园丁,孩子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出来的花、结出来的果,今天我想把这个比喻引申一下,那就是虽说家庭教育是土壤,在适当的时候,父母有必要把孩子这棵树、这株花挪一挪,挪到最适合她的土壤,这之后,爱和支持是一如既往的撒向这棵树、这株花的阳光,而耐心则是小树长成、花开灿烂的诀窍。

     

    虽然父母都是搞人文、教育的,女儿从小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恰恰是我最烂的两个领域:数学和画画。我们并没有特意不给女儿进行早期教育,但是阴差阳错,她 5 岁前是像风一样地自然生长,没有任何知识的灌输或刻意的耳濡目染,认字或者算术。都说孩子是一粒种子,你并不知道这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除非您用心地去体察。而且这体察,并不在于这孩子是不是从小很早就在某一方面得了什么奖,这是一个指标,但更重要的指标是孩子在做什么事时最专注,能长时间地不被外界所干扰,兴致勃勃地干下去。女儿曾经自己一个人摆弄乐高,弄得我都睡着了,一觉醒来,她还在摆弄。而女儿对画画的兴趣,是我在她初中时发现的,她可以几个小时坐在那里,自己琢磨该怎么画,那时她主要的课外活动是溜冰,虽然是初中学校唯二的参加数学比赛的女生,因为另一个是罗老师的孩子,她被震住了,怎么可以像闪电一样地在 mathcounts 比赛中说出答案?她自己主动放弃了参加数学比赛的念头,同时也觉得在数学比赛中比快太 stupid 了。

    这样在选高中时,我想的是找到一个能够发展她对画画的兴趣的学校。在选校时,先看学校的 curriculum, 把没有好的 art program 的学校都剔除了,不管排名有多好,最后上了一个以艺术为特色、同时 curriculm 非常有特色的高中。我是特意避开了开 AP 或 IB 课的学校的,因为 teach for test or teach to test 是我最反对的,我考虑的是给予女儿一个能够发展自己潜力的环境,这个潜力,不是以上大学为目标,而是以她一生的发展为坐标衡量的。也就是说,这时我已经看出了女儿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现在,我要把她放到适合她的土壤里,因为我提供不了这样的土壤。

    进了这个艺术高中,女儿可以选不少艺术方面的课程,同时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参加 scholastic 的比赛。这四年,女儿也交了作品,但是交得很少,她自觉不成熟的作品交上去撞大运拿奖没有意义,而且她基本上交的是 mixed media 或者 digital art 的作品,也就是艺术形式上比较前卫的。拿的奖也很小,只是州里 honorable mention。她的同学有拿国家大奖的,现在想来,那时是有一点小失望的,但是我这点小失望并没有在女儿那里表现出来,只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她,如果喜欢,就继续画。

    然后就是女儿放的大招了,大学申请结束后,2月老师告诉她们有个 sustainable fashion design 的比赛,老师告得太迟了,只有两、三周的时间,从设计到制作衣服到拍摄录像,女儿在练习花滑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韧性起了作用,她按时完成了。四月是非常沮丧的一月,有可能去州大或100多名的学校了,3 个 waitlisted 的学校网友们都说别报希望,正准备给 waitlisted 的学校更新材料,她破天荒主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进了全美前 30。凭着这个下了康的 waitlist 后,5月15日在全国赛中她的设计又被评进了前 10,拿到了10 月去伦敦参加 World Final 的资格,她和指导老师的机票和旅馆都由主办方提供。

    后来女儿告诉我,她对 scholastic 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 fashion design and sustainability 一直是她关注的,我想起女儿 5,6 岁时就喜欢在纸上画各种各样的衣服,在高中因为花滑占用的时间太多,参加的唯一的学校活动就是 sustainability committee,看来,真的是孩子自己愿意干才行啊。家长觉得参加 scholastic 或者数学比赛拿奖可以帮助大学申请,可是孩子未必如是想。孩子自己没有动力,大多数情况下也搞不出什么大动静。还是要孩子自己想,女儿对画画的兴趣,在我意想不到而她感兴趣的领域开花结果了。

    我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适合她的土壤,在她还是丑小鸭时,继续相信她,这期间,爱和支持是她能继续茁壮成长的阳光,而耐心则是最后她能有所成就的诀窍。静待花开, 愿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这份信心、爱心和耐心。

     
    打印 ]
    阅读 (961) ┆ 评论 (1)
    评论
    Tina_芬兰2023-06-18 02:24:37回复悄悄话我一直都觉得艺术和体育天分是天生的,不是教室和学校可以培养出来的,如果她刚好有这种天分,又遇到懂她的家长和老师是很幸运的事情,希望你女儿找到她的方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大学是人生的开始

     (2024-03-23 14:44:12)下一个

    大学是人生的开始

     

    一直在追踪各关于大学录取的帖子,哪个学校录了,哪个学校 deferred, 哪个学校 waitlisted, 如何选校......今年的 3 月和 4 月,于我, 是感慨万千的两个月,回想 2023 的 3 月和 4 月,只有无限唏嘘。

     

    女儿过山车上了康后,整个人一下子变了,原来一直是高冷的模样,3 月初康举办 fashion show, 竟然偷拍到女儿大笑的样子。她在与同在康溜冰俱乐部的同学交谈,这两个同学,过来支持她,因为她有作品在 fashion show 走秀。因为她们之间的交谈,我才知道原来她设计的上面的衣服被灯光一照,会一闪一闪,这个只能看照片时看出来,在 T 台上就是个灰色。她寒假在家里踩缝纫机时,我还以为其特色就是各种形状拼出来的 “立体” 的感觉 - 当然我这个立体盲没感觉出来。她选的模特很有气质,为了配合她,作为设计师的她,穿了买的套装,以示职业。

     

    在上康之前,女儿就说对康有个溜冰俱乐部很兴奋,她很向往与大家一起溜冰。高中时,她早上 5 点起,去冰场练习,8:30-2:45 在学校上课,然后又去冰场练习,傍晚 6:30 点回,孤独地去,孤独地回,溜冰本身又是个孤独的运动。到了康,尽管学习、社团活动非常紧张,女儿还是跟着溜冰俱乐部在纽约、波士顿,还有其他两个地方已经比了四场比赛,然后康溜冰队进了 nationals, 4 月又要去比 nationals。她告诉我她非常欣赏在溜冰队的同学们,各有特色,比如一个女生个性非常有凝聚力,很酷, 骑摩托车,或者一个男生尽管刚开始溜冰,低 level, 但很能坚持,比赛总赢。当她告诉我非常喜欢溜冰队的队友时,老母亲总算舒了一口气,这是女儿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这么富有感情地谈论人,从青春期开始就高冷的女儿好像要回到小时候活泼、自信的样子了。

     

    我想除了集体运动,早申 MIT、恐怕要去 100 名以外的州大、然后又过山车入了康的历练增加了她的自信,2 月在繁忙的学习、溜冰、fashion show 之余,她去了 Monaco 摩纳哥参加 Junk Kouture World Final 的比赛, 拿了个 Innovation Award, 应该是拿奖唯一的亚裔,again, unexpected. 说实话,以我的眼光,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太 plain, 而其他的设计都特别鲜艳、夸张,但是裁判说 3 dimentional, rar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她高中的艺术指导老师说其他的设计都有 formula, 她们高中的学生没有,很高兴这个独特的思路不仅在美国被认可,也在世界舞台上被承认。

     

    虽然刚开学没申请上 project team, 前几天告诉我进了另一个 project team; 虽然夏天没申请上 intern, 但是暑假会去香港科技大学交流。

     

    一切才刚刚开始,大学第一年,老母亲最高兴的就是女儿在性格上的变化,一个乐观、自信的女儿正在形成,感谢康的 supportive 的社区环境和提供的各种机会。虽然去年 5 月入康后就敏锐地意识到康应该是最能发展女儿各方面兴趣的学校,这性格上的变化是没有预料到的,也是老母亲要最深刻地感谢的。前两天女儿主动发给我康筹款的 link, 我怎能不尽我所能?

     

    顺便说一句,现在我在女儿以前的高中工作,因为我对这个高中的教育理念非常认同,而我女儿的经历,也让我相信这是培养人的正确的道路。

     
    打印 ]
    阅读 (1800) ┆ 评论 (2)
    评论
    石榴夏天2024-03-25 18:59:51回复悄悄话回复 'tintin9999' 的评论 : 你说得很有道理,大学是孩子们自我人生的开始。
     
    tintin99992024-03-25 07:04:42回复悄悄话中学是崇拜的时代,开始有了价值观的思考。崇拜有成就的长辈和英雄。大学时代是自我设计的时代。开始了自我价值观的追求和实现。父母能够与孩子保持交流非常有意义。

    韧性

     (2025-02-22 12:36:06)下一个

     

     

    上一次是在 2022 年的 2 月,所有的不公,所有的信念,那些因此远涉重洋、漂洋过海对彼岸的理想,都在瞬间崩塌,虽然这个崩塌只是在这个政治周期才深深地意识到,原来自己对生活失去目标的感觉,来自于奋斗半生的信念在现实面前的轰然倒地。

     

    20 年前,身处向外看世界的蓬勃的时代,怀揣着对世界另一头的想像,更是年轻,对生活有最美好的想像,抛弃在新加坡的悠哉乐哉的富足生活,来到美国追求教授治校、公平正义、人人平等、自由尤其是说话的自由。在美国的奋斗,按部就班,申请、读博、毕业、找到第一份工作、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文理学院的老师,随即马上找到一个终身线的教职。所有的努力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因为来到一个陌生的社会,人文、历史、政治,一切都是像在另一个世界,虽然我就是它的邻居。在中西部小镇的终身教职,虽然磕磕碰碰,最终来到了学术界人人追求的最高峰:拿到终身教职。

     

    客观地看,某些拿到终身教职的老师确实会因为没有任何制约而不那么认真了,但终身教职确实给了老师们自由说话的空间和底气,可惜的是,任何个人,在权力面前都是渺小和不堪一击的,规则可以瞬间被更改,而平日似乎有着无限说话权和治校权的终身教授们,在更改规则的过程中,除了极个别的个人,大多是鸵鸟,保护自己还来不及,没有这个能力去阻止规则向最坏的方向滑落。 

     

    我说的这个过程,就是现在美国政坛的怪象,规则可以瞬间被权力更改得面目全非,即使有立法或司法的制约,等到立法或司法来弥补补救,伤害已经造成,这背后是千万个家庭经济上的挣扎,流离失所,和不可避免的心灵的重创。

     

    我的失望和信仰的坍塌,来自对人性的发现,不要指责极权或威权社会里人的不作为,在我的终身教职被中止的过程中,在法理的层面得到的帮助,很少很少。现在被各种总统令影响的人们,一方面打击面过大,有更广泛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所幸也因此有了抱团取暖的可能。

     

    在这里向所有被影响的人们致以同情,尤其我的同行们:那些由于 NSF、NIH 或 DEI 的基金被砍而必须另寻出路或改变赛道的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申硕、申博的学生们、今年找工作的毕业生们,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另寻出路或改变赛道会很难,更令人义愤的是这个过程如此的不公平正义,但是,相信我,最终,韧性会帮助你,you will emerg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unnel, 坚持下去,这个时候,你的韧性是你最好的朋友,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至于公平正义,那本就是必须为之不断斗争的理想,从来就不是现成的。

     
    打印 ]
    阅读 (349) ┆ 评论

20年前在黄石公园偶遇杨振宁、翁帆夫妇

 
来源: 石榴夏天 于 2025-10-20 14:53: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阅读数 : 1534 (6254 bytes)
 

20年前,还是生活拮据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在读博士生,因为没有钱,暑假无法回国,于是决定和朋友们去黄石公园,就开着自己的明亮的黄色福特出发了。

 

在宽广的土豆地间行驶时,根本没想到这一次去黄石,会碰到只在新闻、网络或书里见到的名人 - 杨振宁和翁帆,这也是这一辈子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名人。在黄石公园的开阔地里,同行的朋友很快认出了杨振宁, 并让我们赶紧看。只见杨振宁在给翁帆照相,翁帆本人长得很生动,比媒体照片要好看很多,也年轻很多,气质温婉、温顺,她微笑着,侧着身子,给出她想要的角度。杨振宁个子不高,很耐心。我们异常兴奋,我张口叫远处的朋友时,甚至喊出了“杨振宁,” 但显然杨振宁非常有涵养,不为所动。照完相后,他走进自己的车子,坐在驾驶座,准备发动车子,翁帆坐在他旁边的位置。我当时的印象是,杨振宁有种很坚毅果决的气质,而翁帆上车后,好像收起了笑容。

 

我的同行的朋友点评说杨振宁对翁帆很好,我的感觉是翁帆似乎很听话的样子,很漂亮。20年过去了,每当看到网上讨论他们两人,我就想起在黄石公园见到的他们,从未忘记过,不知为什么画面这么持久。我的朋友曾经打趣翁帆称杨振宁是“美籍华人,” 似乎这才是她眼里杨振宁的价值。但这也并不妨碍杨振宁对翁帆好,至少很殷勤地帮她照相并为她开车。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如果两个人对上了,旁人也没必要说什么吧。看翁帆写的杨振宁不教她物理教她开车,如果真是她写的,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估计两人在某些方面也是有精神的沟通的,要不也不会合作《晨曦集》。如果他们能找到两人的默契,外人能做的就是祝福,感情毕竟是私人的事。况且,杨振宁每次出行都带着翁帆,怎么着两个人都要面对很大的压力,能在这样的压力下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了 - 想想马克龙夫妇现在的起诉大家就能够理解了。而翁帆能够应付与杨振宁各色友人的社交,也算是有一定素质的。

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了想要的,并和和美美地走过了21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实话,我觉得我们不需代入感太强或窥探他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翁帆说杨振宁让她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象牙塔,也算是杨振宁对翁帆的深爱了,祝福翁帆,估计她与杨振宁在一起的经历让她感到曾经沧海难为水。

我想说的是,因为见到杨振宁太兴奋,我的明亮的黄色福特在30分钟后就出车祸全毁了,但车里的人没事。不知为什么永远记得看到他们的一幕和两人的样子,终于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候,我决定应该写下来纪念一下,毕竟,杨振宁是为华人争了光的大科学家。再一次强调,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感情,事业,家庭,为自己的国家或民族付出的道路也有多种,我们还是要眼光开阔,允许甚至拥抱不同的人生方式。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论坛 » 海外原创 » 20年前在黄石公园偶遇杨振宁、翁帆夫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给女儿临上大学前的 advice

 (2023-06-25 14:41:53)下一个

我给女儿临上大学前的 advice

 

下面的 advice 完全是即兴发挥,在与女儿一起逛街时的即兴之作:

 

  1. 毕业后去机会多多的地方闯荡闯荡,年轻人,正是朝气蓬勃、摔倒了能很快爬起来的时候, 不要人生的开始就讲稳妥,无风险或少风险,反正有了伤口好起来快,不可能像你老妈这样到了五十岁才想起追逐自己的梦想吧?趁年轻一个人,能吃苦不怕苦,在机会多多的地方多尝试,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1. 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相信自己的感觉。从 K 到12年级,一直是自我修养的打磨,是打 literacy 的基础,包括语言和数学,而上了大学,突然一下子有个要寻找人生伴侣的任务,这其实对年轻人是不公平的,因为前18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接触人、看人、了解人的练习,在这种情况下,要应对一个找人生伴侣的任务,这个任务甚至比事业还要重要、还要复杂,一方面一穷二白,另一方面复杂深奥,怎么办?人的 intelligence 有多种,学校里教的是科学思维、逻辑思维,可是 intelligence 还包括经验、直觉,那在亲密关系中最靠谱的是直觉。

 

为什么呢?第一,人的本性很多时侯在关键时刻或极端情况才看得清楚,而这些极端情况或关键时刻在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并未呈现出来,你没有被呈现看清人心的条件;第二,人是会变的,你不知道另一个人会怎么变;第三,在亲密关系中,日日时时的接触,本身就是感觉,自然,感觉最靠谱 - 这么简单的道理,未必在学校教育的雷达上。相信自己,如果有别扭的感觉,停下来想想要不要继续。

 

 

  1. 大学是抬头看路的时侯,不是低头走路的时候。不要把大学上成了中学,过于看中成绩或 GPA。有大师课或大师来讲学,翘课去都值得。从 K 到12年级,路是大人给你铺好的,每个人都要走这条路,不可能最基本的 literacy 的基础都不打牢。虽然上什么学校你可以选择,但 K - 12 是一定要走的路,上学也好 home school 也好,可是 18 岁以后的人生,你可以选而且必须选。是创业还是进政府部门或公司或高校?是法、商、医还是高科技?还是先一条道后转换道路?每一条道路的选择,未来呈现的是不同的人生,收入前景、职业潜力、人生满意度、幸福感,都是不同的。而大学,是唯一一个将各个前景都展现给你出来的地方,这么密集地呈现各种可能,要抓住这个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试过各种可能后的选择,才可能坚持下去。

 

另外,最有价值的大学生活,不是拿到全 A 或 GPA 4.0, 最有价值的大学生活是找到三五个臭味相投的好友,不一定是同一领域的,相反,最好是分散在各领域、但人生的追求相似。为什么?因为单打独斗成不了大事。

 

因为是即兴之作,兴奋地说完,已经把 3 是什么忘了,但是,大学怎么过,亲密关系怎么处理,大学之后怎么过,我已经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说字字泣血肯定夸张,但也是我能给女儿传达的见识、格局和视野了,再正确、深奥、高端的见识、格局和视野,只能她自己去体会,然后作为家庭口述史,传达给自己的下一代了。

 
打印 ]
阅读 (806) ┆ 评论 (2)
评论
shine212023-07-01 05:21:19回复悄悄话nice
 
可能成功的P2023-06-29 10:01:33回复悄悄话很棒的建议!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