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于右任筆意書法。杜甫憶李白。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与你慢慢品论文章呢?
注释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一作“豪迈”。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北:渭水
Yu Xin was a Chinese poet, politician, and writer of the Liang and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of medieval China. Yu Xin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Xu-Yu literary style together with Xu Ling, and the author of a famous fu. His courtesy name was Zǐshān, and he was known as Yu Shin in Japan.
Wikipedia
拼音 yǔ
解釋:
[名]
1.沒有頂蓋、露天的穀倉。《詩經.小雅.楚茨》:「我倉既盈,我庾維億。」漢.毛亨.傳:「露積曰庾。」《史記.卷一○.孝文本紀》:「發倉庾以振貧民,民得賣爵。」
2.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相當於十六斗。《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能貨子猶為高氏後,粟五千庾。」晉.杜預.注:「庾,十六斗。」《論語.雍也》:「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
3. 姓。如北周時有庾信。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第一联是说,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的超出一般人。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它的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第二联是说,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
借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
创作背景
这首
诗是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或天宝六载(747)春
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天宝三载(744),
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到宋州,而后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54 .
2、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15 .
3、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435-436 .
简析
《春日忆
李白》是一首五言律
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对好友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文笔直率,怀念之情倾泻而出;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友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7篇诗文 ? 2727条名句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渭北高原,从地理环境看,属于关中地区,关中包括渭河平原和渭北高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7%。渭北高原包括延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5地(市)的白水、蒲城、澄城、合阳、富平 ...
渭北,古代地名,指的是渭河水以北。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由陕西省潼关汇入黄河;渭河全长787公里,流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现在的渭北主要指陕西省大
渭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由中共渭北地区党组织领导创建的根据地。它以三原武字区、心字区为中心,包括富平、耀县、泾阳、淳化、高陵、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