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懂历史: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018-01-19 19:03:20) 下一个
历史应允许大众辩论-大浪淘沙如见金,疾风劲血见劲草。懂历史的民众,不会被骗

"任何人在政治的漩涡中很难独善其身,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人,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客观,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准确。所以让巴菲特去评价索罗斯,不失一个好方法。"

从历史上看,当时的既得利益者。政权总是维护既得利益阶层的。改革总会损坏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的。公布既得利益者(公布财产)于众,让公众监督-真钢不怕炉火炼。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7970/201801/21950.html 

结论:政治家, 就是利益交换, 人在江湖走,怎能不湿脚?

** (明镜网编者按:军旅作家、有“董狐笔”之称的刘家驹先生,于2017年7月31日去世,享年86岁。他在生命最后关头写给挚友千字留言,全文如下。)

"我匆匆走过八十五年,自信无愧此生。我的文字,任由历史和后人评说。古人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我相信历史。
我相信未来。

刘家驹  绝笔
1931·10·21—2017.7.31" http://news.mingjingnews.com/2017/08/blog-post_41.html 

Ref. 1 ------------------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66125

 

有业游民

看看粟裕当年在华东、三野老同事老部下,有多少后来在政界混得风生水起的
谭震林许世友韦国清姬鹏飞陈丕显叶飞……

军事天才
思想单纯,不适合搞政治,不适合做总长
后来发配到军科院,倒是非常适合他

工程师

恕我直言,大部分网友对军史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和传说。就拿评元帅一事来说,战功也好,资历也好,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时评帅是在彭总主持下,由总政罗帅亲自负责,罗帅的人品就不用说了吧。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遵循了评衔规则。粟身上也没什么不公平的。

评帅先看当前职务,再看历史职务,比如红军时期、八路时期都当过什么干部,然后才是山头代表。大家只知道评军衔,却不知道评衔之前1952年就有个行政级别划定,军衔主要就是参照这个。

元帅们都是行政3级,粟和其他大部分大将都是行政4级,无论如何也评不上元帅。就算元帅有11个,粟能上吗?也不能,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大将里面有个行政3级的张云逸。张不但资格极老,而且在华东军区长期比粟高半级,就算元帅多一个,也应该是张上而不是他。

别看有些元帅没打过什么仗,但长期担任军队的领导工作,十帅除了罗其他都是七八军委委员。军委党委会是吉祥物一样的摆设吗?比如叶帅的工作由于保密原因不为人所知,其实他对割命的贡献非常大。不能简单地以战功来划定。美国也一样,没打过一仗的马歇尔不也是五星上将吗?

粟的军事能力很突出,林彪很欣赏他这也是事实。但现在大家所知道的多半是张教主编出来的 (refer: 张正隆《雪白血红》)。什么林彪专门向粟学习,称赞他尽打神仙仗。实际上粟在华东的同僚们对他不怎么样。粟在军事指挥上,做事的格局上离最高境界始终差了一些。

拿粟来比林也是很可笑的事,林在30年代就是主力军团长了,水平和资历比粟高得不是一点半点。粟是赵子龙,让人心驰神往,但他跟关张不是一个级别的。

Ref 2: ----------转自新浪“一人一博”博客--------- 张正隆,职务是团的报道员

 

  作者:公道说黑白   留言时间:2016-08-23 18:08:57  
 

关于【张正隆。。。全身心地投入,边走访边大量地读书。。。连只言片语都会刻进心碑。我看过他的笔记,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去研究人,判断人。】有这种本领的中国人,很少见。

刘家驹[1]  《雪白血红》蒙难记 - 炎黄春秋  http://blog.creaders.net/u/11405/201608/264647.html


(( 注:刘家驹,1931年出生,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副连长、副队长、副处长,《解放军文艺》副组长,《炎黄春秋》原副主编。明镜网编者按:军旅作家、有“董狐笔”之称的刘家驹先生,于2017年7月31日去世,享年86岁。他在生命最后关头写给挚友千字留言 ""我进入《解放军文艺》社正是文革时期,得“天”独“厚”,总政图书室管理员专为我开放禁书。我阅读了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仲马父子等人的巨著,他们批判现实的丑恶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大量的负面史料我都记录在案。""
""1989年8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张正隆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该书颂扬了我军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从弱到强的胜利。由于涉及了林彪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实情,在军内外领导人中引起轩然大波。我作为当事人和知情人,想把这场鲜为人知的风波记录下来,留给历史并供公众评说。 年轻人勇闯禁区1988年初夏的 ...

"我感动了,张正隆像一张白纸开始书写我军的历史,他没有偏见,又怀有激情,上了路肯定会得到收获。"文笔虽稚嫩,却有棱有角。

张正隆怀有写东北解放战争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边走访边大量地读书。我给他推荐了麦克阿瑟、隆美尔的传记,他不满足,自己上书店买回一捆又一捆的书来给自己“十全大补”。采访没有录音器,全凭耳闻手记,晚上就整理笔记,有人说他一天工作15个小时。正是他没有战争阅历,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想打听,连只言片语都会刻进心碑。我看过他的笔记,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去研究人,判断人。

艰苦的劳动,得到了丰收,有人说他是在用脚写作。他确实走了大半个中国,访谈200多人,挨冻、受饿、冷遇都经历过。最让他兴奋不已的是,走进了北京西山军委的档案馆,那里史料又全又多,他抄出了毛泽东和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辽沈战役中你来我往的(不少是林毛相互争执的)全部绝密电报(报头上有++++)。构思《雪白血红》时,他几乎是用电报串成了全书的主轴。

我读了他的初稿,发现他文笔大为长进,语汇也生动,从当事人口中得到的情节和细节都得到真真切切的表述。一个未闻枪声的战士,像突然变成了一名老兵,全篇几乎挑剔不出多少败笔和漏洞。

他的初稿让我看得心都发紧了!更让人心惊肉跳的是,他花了大篇幅记叙了林彪指挥的“机智”、“果断”、“冷静”和 “稳健”,和林独特的、像拿破仑一样痴迷战争的个性。他是调动了文学手段在真情地刻画,把一个顶天立地的统帅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胸怀正气的张正隆,在他的《雪白血红》的自序中愤怒地喊道:“10亿人的泱泱大国,那么多作家、史学家在做什么?”,“一会吹捧”,“一会批判”,“变脸儿的史料可信吗”?“历史像个婊子,唯权势者可以弄它一下!”

我对张正隆钦佩又忧心,说:“你的胆子太大了,就不怕有人找你算账么?”

 

 

“刘老吔”张正隆说“四野的干部战士一谈起他们的林总,没一个说他不好,有的说着说着就流泪了。我天天在受感动,能不记下吗?下笔的时候,我省了又省,删了又删,生怕给编辑部带来麻烦,才留下这些。”

我插话:若从学术上说,可能平息不了大家的争议,还可能挫伤读者的认知。是不是找几个辽沈战役的当事人,如胡奇才(纵队司令),贾若瑜(纵队政委),蒲锡文(司令部地图科长)等写些回忆文章,他们都曾在战斗的第一线,所处的地位和角度都好,对广大读者更具有亲和的说服力。军报的两位表示不同意,认为会挑起一场内战,后患难抑。

 

陈沂说:“我这个右派,又大又老,无所顾忌。”

第二天,我带张正隆去见陈沂。陈老慷慨激昂,要张正隆不当软骨头,说:“改的不是你的作品,是你的人品。”

 

《雪白血红》作者军旅作家张正隆蒙难记

转自新浪“一人一博”博客


张正隆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

1989年8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张正隆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该书颂扬了我军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从弱到强的巨大胜利,由于真实地表现了指挥这场战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在军内外以及部分领导人中引起轩然大波。

我作为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和知情人,如实地把这场鲜为人知的“大波”记录下来,留给历史并供公众评说。

 

年轻人勇闯禁区写林彪

1988年初夏的一天,沈阳军区的作者张正隆来京找我,说:“总政批准撰写解放战争回忆录的长卷,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沈阳军区分工撰写辽沈战役,军区文化部研究决定,让我来担负这一写作任务。”

两年前,解放军出版社要我写林彪传遭到封杀,冤情未了,现在又来了个牛犊闯禁区。我知道,这是解放军出版社另出的新招,以为只写军事斗争, 远离政治事件就不会引火烧身。我对张正隆说:“有冠冕堂皇的官方出面,您的采访绝对通行无阻,不需要来找我。”

张说:“是我们部长的主意,说你能打通关节。”

沈阳军区文化部部长是我的老战友,他知道我采写林彪传受挫,手中肯定有不少知情人的线索。可我心底生疑,沈阳军区有的是经历过战争的文化人,革命战争的征文都参加过,笔下功夫也深厚,他们上马岂不是轻车熟路?为什么偏偏选个没闻过火药味的张正隆,解放战争他才几岁?对战争、战乱能有多少感受?

我和老战友部长通了话,问他,写战史为什么不用“老枪”?部长解释说,我挨家挨户去求过,没人愿意出山,都有后怕。张正隆有红卫兵的冲劲,不识忌讳,更不会心有余悸地瞻前顾后。部长要我相信,这支“新枪”保证能完成军区给他的任务。

经验告诉我,经历过战争的作者,能最真实最充分地展现战场的血与火。文革开始,这批“老枪”被推到第一线参加批判“十七年的文艺黑线”,横扫舞台上的资封修,十年文革结束,又反过来批判他们的极左,好多人已心灰意冷,坚决表示搁笔洗手。

我理解部长的苦衷。我告诉张正隆,只要你敢往前冲,我会全力支持你,我来安排你在北京的采访活动。

 

我带张正隆走访老军们

从这天开始,我带张正隆访问了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兵老将和林彪女儿林豆豆,还有一大帮林彪身边的工作人员和知情人。张正隆如鱼得水。经过几个月的采访,他满怀激情地对我说:“刘老,我像进了一块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再也不想出来了。”

我感动了,张正隆像一张白纸开始书写我军的历史,他没有偏见,又怀有激情,上了路肯定会得到收获。

我熟悉张正隆。1981年,我带一批军队作家走访东北边防,来到张正隆所在团,他的宣传股长引荐了他。我读了他一篇写红卫兵到部队经受磨砺的作品,文笔虽稚嫩,却有棱有角。我欣喜不已,决定把他带上和我们一起转悠,让他和军旅作家切磋。由此,我们建立了友谊。

张正隆怀有写东北解放战争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边走访边大量地读书。我给他推荐了麦克阿瑟、隆美尔的传记,他不满足,自己上书店买回一捆又一捆的书来给自己“十全大补”。采访没有录音器,全凭耳闻手记,晚上就整理笔记,有人说他一天工作15个小时。正是他没有战争阅历,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想打听,连只言片语都会刻进心碑。我看过他的笔记,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去研究人,判断人。

艰苦的劳动,得到了丰收,有人说他是在用脚写作。他确实走了大半个中国,访谈200多人,挨冻、受饿、冷遇都经历过。最让他兴奋不已的是,走进了北京西山军委的档案馆,那里史料又全又多,他抄出了毛泽东和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辽沈战役中你来我往的(不少是林毛相互争执的)全部绝密电报(报头上有++++)。构思《雪白血红》时,他几乎是用电报串成了全书的主轴。

我读了他的初稿,发现他文笔大为长进,语汇也生动,从当事人口中得到的情节和细节都得到真真切切的表述。一个未闻枪声的战士,像突然变成了一名老兵,全篇几乎挑剔不出多少败笔和漏洞。

特让我感动又吃惊的是,张正隆以他朴素的善恶感情,描绘了我们多年不敢触摸的战争中的人性与残酷。他那横冲直撞的走笔,打破了我们一直恪守的用阶级观点区分战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戒律,对敌我双方反人性的做法,他都一视同仁地进行谴责。

他的初稿让我看得心都发紧了!更让人心惊肉跳的是,他花了大篇幅记叙了林彪指挥的“机智”、“果断”、“冷静”和 “稳健”,和林独特的、像拿破仑一样痴迷战争的个性。他是调动了文学手段在真情地刻画,把一个顶天立地的统帅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张正隆走南闯北地采访,看到整个社会十多年来批判林彪的余烬未消,连战争中林彪应有的战功都给以否定。特别是一些秉官方政治结论为天条的作家史家,充分利用了报刊这块“无产阶级的阵地”,把林彪的形象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烟墨,说他刚进入东北战场就畏葸不前,当了个逃跑将军;打四平,毛泽东要他打成马德里,他不敢碰硬,不请示中央,私自下令撤退;打锦州有三次动摇,是政委罗荣桓严厉地批评了他,才被迫打的。……污水全泼在林彪身上。

胸怀正气的张正隆,在他的《雪白血红》的自序中愤怒地喊道:“10亿人的泱泱大国,那么多作家、史学家在做什么?”,“一会吹捧”,“一会批判”,“变脸儿的史料可信吗”?“历史像个婊子,唯权势者可以弄它一下!”

我对张正隆钦佩又忧心,说:“你的胆子太大了,就不怕有人找你算账么?”

“刘老吔”张正隆说“四野的干部战士一谈起他们的林总,没一个说他不好,有的说着说着就流泪了。我天天在受感动,能不记下吗?下笔的时候,我省了又省,删了又删,生怕给编辑部带来麻烦,才留下这些。”

我算了一下,写林彪的文字全书至少要占15%的篇幅,在这个还在清算林彪老账的共和国,书稿肯定要挨棒子胎死腹中。我警告他:“你别以为改革开放了,政治关口是无论如何不会给你松动的。”

“我已经尽力了,再删再砍,就伤筋动骨了,编辑部怎么处理,是他们的事了。”

我熟知总政的文宣部门,我叫他们是“文艺战线上的公安部”,他们中的老左就像狙击手,只要有人站出来吆喝一声是“反动的”,一本书就会灰飞烟灭。

两年前,军内某作家送来他精心构思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时期,连队俘获了一名重伤的越南女兵,女兵不吃不喝,又拒绝治疗,宁死不屈,连长要处决,卫生员保住了她,回撤时,背着她行军,一路上呵护她如对自己的战友,女兵感动了,渐渐地生发出朦胧的爱。一天,卫生员醒过来,发现女兵死了,是被人用绳子勒死的,卫生员的感情像决堤一样崩溃了,他对空鸣了三枪奠祀。之后,遭到逮捕……

这篇仅6000字的作品,在编辑部传阅,引发了轰动。有人指责它是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个》的翻版,是典型的修正主义人性论文学;有人叫好,说写出了战争中人的情感深度;还有人主张用内参上送。我在想,张正隆这部有角有剌的书,要在党文化哺育下的人群中通过,千百根政治棍子打将下来,绝没有人同情他是个初生牛犊。

我赶紧去找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主任王伟,我告诫他:“张正隆的书危险系数高,定会遭到官方的和社会的乱棍齐下,你怎么办?”

王伟说:“我考虑过,先到外地发行三个月再回到北京上市,封杀了,我们也不会蚀本。”

王伟很天真。《雪白血红》第一版就印刷了93000册。书在外地卖势很好,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王伟眼热了,忙不迭地向北京各个书店投售。

仅几天工夫,厄运来了。

 

党政军要人发话讨伐《雪白血红》

原总参作战部长苏静从电话里急切地告诉我,说彭真看了《雪白血红》,气极败坏地把书举在空中抖动,对他的秘书说:“林彪难道比毛泽东还英明吗?”

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看了,怒火中烧,举起手比划成手枪状,大声疾呼:“把这样的反党乱军的作者留下有什么用?”

这都是苏静传给我的信息。苏静是老中将,他的上层活动多,消息灵通,我相信他说的。

军事博物馆馆长刘汉中将,给《雪》书列出31条罪状,无论哪一条都能把张正隆定为反革命。

出版社一位领导告诉我,359旅的老兵20多人在京西宾馆聚会,正火气十足地批判《雪白血红》,要解放军出版社派人去接受问责。

总政宣传部有人给我透了个更大的信息:正在北戴河疗养的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看了,致信刚上任的军委主要领导,说《雪白血红》我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它是一部为蒋介石评功摆好,为林彪翻案的坏书,军委必须作出严肃处理。

高层的震怒,反映了事态的严重性已非同小可。王伟主任心急如焚,他邀来《解放军报》文化处的编辑商量对策。我闯去了。军报同仁的意见是,由军报发出篇评论文章,肯定《雪白血红》是一部军事文学难得的好书。它生动地、准确地、客观地揭示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广大指战员的英勇无畏。由于作者是新手,第一次写战争回忆录,不甚了解我军革命文化的传统,缺乏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敌我,和平民主提得过头了,过多地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的人性,过当地记述了林彪的指挥艺术,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我插话:若从学术上说,可能平息不了大家的争议,还可能挫伤读者的认知。是不是找几个辽沈战役的当事人,如胡奇才(纵队司令),贾若瑜(纵队政委),蒲锡文(司令部地图科长)等写些回忆文章,他们都曾在战斗的第一线,所处的地位和角度都好,对广大读者更具有亲和的说服力。军报的两位表示不同意,认为会挑起一场内战,后患难抑。

军报评论文章未出炉,沈阳军区三个老红军的指控信送到了军委,总政宣传部已放风要批《雪》书。王伟紧张了,他担心的不止是封杀,还有可能对编辑部进行组织处理。他找来张正隆,要他马上改动原著,提示他:增强人民战争思想的主线;不要偏离我军的“伟大、光荣、正确”;淡化林彪的功绩;删除对我军的黑色描述(如359旅把他们在南泥湾种的鸦片,带到东北做军费开支等)。

 

陈沂去见新任军委领导,试图挽救作者

正好,陈沂从上海来京,他是总政第一任文化部长,1957年被总政打成右派,发配到黑龙江劳改了22年,复职后到上海出任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在电话里召我去见他。

他每次来京,都要从我这里打探些北京的小道传闻。我立即到北海边上海驻京办事处见他,并把《雪白血红》犯了天条的事给他作了详细的汇报。

陈沂说“明天迟浩田(时任总参谋长)请我全家吃饭,我给迟老总说说,要军委手下留情,不要打作者的屁股。”

陈沂又说:“你为什么不让张正隆来上海找我?我事先应该给他写个序就好办多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给他抵挡一阵子。”

我说:“现在真的要靠您了,杨白冰是你的部下,他至少要听听你的说法。”

我说的杨白冰,已是总政主任,解放初期,他还是个西南军区下属的师副政委。

陈沂说:“我这个右派,又大又老,无所顾忌。”

第二天,我带张正隆去见陈沂。陈老慷慨激昂,要张正隆不当软骨头,说:“改的不是你的作品,是你的人品。”

他用自己被打成右派的切身体会教育张正隆说:“我写的《白山黑水》是在劳改农场零下40度写成的。我把林彪写成了正面人物,他既是东北战场的统帅,又是普通一兵。我把手稿交给了江泽民审查,由中宣部下文后出版的。你也可以写信给中央办公厅或军委。”

陈最后忠告小张:“你要想当作家,先要学会打官司。”


**

人生要多点正能量

能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只有徐向前,林彪,粟裕

向前同志自从红军后就被冷落,也怪是红四方面军的缘故

林彪打胜算大的仗,比较爱护部下。粟裕兵行险招,属于出奇制胜的将军。

林彪粟裕是最优秀的大军团元帅,粟更是懂示弱,得以在近二十年惨烈的斗争中得以保全

nxcarpet15 天前
林粟彭刘徐,大兵团作战均不赖。刘挺近中原前,二野打的不错。后服从政治进大别山,二野实力倒退受损严重重炮都丢了,淮海就华野一打下手。粟资历不够不能直接指挥刘邓,所以毛要陈去中野坐镇协调两军关系,邓总前委书记主要统筹后方筹粮,于指挥作战无建议筹划。彭作战如其人,刚猛之余有时不缜密,不过整体朝鲜指挥没大失误。以毛的知人善任,在林粟均各种原因不能赴任情况下,托彭重任于肩,也证明彭的大兵团能力分量。五人中,林粟天才发挥更多些,军史经典战例也多。其他三人正常发挥水平,高光输出不多。

粟裕评不上元帅,因为资历略差,且政治上无优势可言。而且十大元帅拿下任何一位都是不妥。如果评选十一名元帅的话,那倒是非粟裕莫属了。

我党这些高级将领里,论军事指挥能力,以林彪、粟裕为首。林彪是年少成名,一方面军一军团长,是毛嫡系中的嫡系。粟裕资历稍差,但内战中战功彪炳,论战功、论歼敌数量,甚至超过林彪。林、粟两人风格迥异,彼此欣赏。林打仗精打细算,不算到十二成把握不打,打则必胜。这一点在东北体现得很充分。粟有时看准了战机,算到六七成把握就敢打,是另一种风格,孟良崮战役,淮海大决战都是很冒险的,但他敢于下决心打,战果了得。

除了林、粟,彭的战功也相当了得。长征时就是一军团开路,三军团断后,打了不少恶仗,损失惨重。抗战中作为八路军副总,是前线的实际指挥者。内战当中在西北保护毛,指挥西北野战军把胡宗南打得很惨(虽然胡是个眼高手低的草包..)。

环太专利

粟裕军事指挥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统兵能力一般----有时调不动部队,需要陈帅镇场;

担当不足(“挑肥捡瘦”这个词有点重)-----不愿进国统区;最后中央改派刘邓出大别山(扼住武汉桂系、威胁蚌埠、切断京浦线、围住黄维)。

综上:帅不足,将有余。故授:大将!

 

粟裕没进过黄埔军校,没去过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只是在教导
队学习过几个月的军事基础,其中军事老师有北伐名将叶挺。南昌起义后,开始从事军事生涯,军事上先后主要学习朱德、毛泽东,再加上不断从战争中学习领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家。
粟裕大局观、战略眼光极强,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战法不拘一格,指挥几十人的小队和几十万人的大兵团同样出彩。
粟裕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击战、运动战和攻坚战理论都有创造性贡献,可以说是实践和理论都非常突出。
战绩方面,解放战争中老蒋的五大主力有三大对付华东解放军,最后是一死两残,粟裕指挥的解放军消灭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国民党军队。解放战争之前的战绩都被前者遮蔽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