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zt-wz 世袭帽子 三大姨、八大姑

(2016-12-14 10:27:45) 下一个

有帽子的教授是个宝,没帽子的教授是棵草! 精选

已有 9412 次阅读 2016-12-14 12: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日在中部省份某高校工作的我的一个毕业研究生转发来一个该校重金在全球招聘人才的帖子,问我是否有前去应聘的愿望。我直接了当地回复:你的老师既无官帽,也无学术头衔,只是一个大兵,人家看不上呀,所以也就不去凑热闹了。

在行政化氛围日益浓厚的高校,一个教授带上了官帽,就像插上了腾飞的双翅,实验室、办公室、优质研究生资源、各种学术头衔,就会滚滚而来,其身价自然非草根教授可比。前一段时间去西部某高校出差,突然发现很多学院领导办公室多了块隔板。原来按照八项注意的规定,领导办公面积超标,只好大兴土木,把好好的一个办公室一分为二。而就在该所高校,多个教授拥挤在狭小的办公室办公的现象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至于学校辅导员、行政岗新进人员中,领导三大姨、八大姑的比例之高,更是路人皆知的秘密。

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带上优青、杰青的学术帽子,那好处也难以估量。远超普通教师的丰厚年薪、巨额的科研启动经费、独立的办公室、宽大的实验室,令普通的教师自惭形秽。如果一个教授,既无官帽,也无学术头衔,那在高校的命运,无异于一颗小草。办公条件艰苦、科研绩效低下、研究生无人报考,连走在校园里都无人理睬。

同一片屋檐下,两极分化的程度太深、持续时间太长了,自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曾记得在一次聚会中,当谈及学校发展时,一个博导就当场对发言者冷嘲热讽:咸吃萝卜淡操心一个草根教师管嘛学校的大事?许多高校的一大批被人长期忽略、升迁无望的教师,主动把自己边缘化,从教学、科研的主战场华丽转身,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业余兼职、课外创收的主战场。极端的例子是,一炒股发了家、十多年没有任何科研产出的教授在学校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怯生生地问主管院长:我这样的人,会不会被学校开除?当得到否定的回答时,该教授终于松了口气。

   每次学校开会,总会被学校领导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大楼有了,也不差钱,为什么产生不了世界一流成果?”无数个大学校长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答案很简单:在高大上的官员面前、在戴帽子人才面前,绝大部分教师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小草了,又如何能希望小草丛生的瘠薄土壤诞生参天大树呢?况且,从生态位的角度,维持基本生存还是小草的本能;至于遮风挡雨、争创一流之类的军国大事,还是交给充分沐浴阳光雨露的大树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020644.html

上一篇:无奈的考碗族——谈谈大学生就业

81 黄荣彬 陈楷翰 苏德辰 岳雷 史晓雷 黄仁勇 郭战胜 冯喆 张忆文 杨正瓴 陈南晖 张德礼 宁利中 杨金波 归明月 李东风 徐明昆 李泳 喻海良 刘强 蒋永华 张海鹏 施树明 牛登科 彭渤 尧中华 王志强 檀成龙 杨森 杨洪强 张亮生 孟佳 王林平 尤明庆 刘炜 赵保明 李伟 高义 王永安 罗民 刘继顺 冯大诚 叶建军 黄永义 董焱章 李土荣 李斌 李燕祥 周金元 黄敬峰 陈新 徐耀 马建敏 余洪波 吕喆 ly6617 xiyouxiyou bolifly xlsd nuobeier1997 lianghongze chldwang xxq bridgeneer doctor5 watercold wqhwqh333 kaien crossing zhangsw super7 blackrain007 xibujd scientist biofans aliala khzh maolin317 gaolianghust wangqinling zhjq201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2 个评论)

[72]cn981  2016-12-14 23:34
 
不错,还有那些跟帖,一针见血
[71]李东风  2016-12-14 23:05
 
1. 在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的学科、世界知名高校或国际著名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工作2年以上的人员;
2. 具有博士学位,且在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讲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及以上职位的人员;
3. 海内外著名大学博士毕业,且具有连续2年以上在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或国家级研究机构等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经历,并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者。
4. 获得本学科领域海内外最高层次奖项或荣誉者。
[70]叶建军  2016-12-14 22:0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6075&do=blog&quickforward=1&id=1020756
[69]周金元  2016-12-14 21:50
 
精彩··以后这种争创一流的诗情全叫“有帽子”的人去做就好了 ··我们就安心养草吧··呵呵 ··
[68]蒲亨建  2016-12-14 21:30
 
怎么说呢?理工科的,能在《自然》、《科学》发表文章;文科的,能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章,谁都不敢小瞧你;所以在我看来,要有真本事,谁都挡不住;此其一;其二、确实存在博主说的乌七八糟的问题。这江那江学者,不少是钻营来的。
[67]黄永义  2016-12-14 21:17
 
这么好的忠言有人听吗?
[66]蓝巧锋  2016-12-14 20:40
 
我从李老师的专业看 ,就跟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一样(Science文章: Positive biodiversity-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 predominant in global forests),学术圈也要讲究多样性,都是参天大树而没有小树和小草、或者研究单一对国家整体科学事业不是个好事
[65]gaolianghust  2016-12-14 20:37
 
国内高校现状的真实写照。
[64]dialectic  2016-12-14 20:33
 
mark
[63]王林平  2016-12-14 19:53
 
说的太对了!
[62]wqhwqh333  2016-12-14 19:03
 
官僚科研比官僚资本更糟糕
[61]崔尧  2016-12-14 18:54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要学会不忘初心
[60]xlsd  2016-12-14 18:43
 
这年头有帽才是”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020603.html
[59]ykmch  2016-12-14 18:38
 
同为一颗草!
[58]Guangmei401  2016-12-14 18:22
 
物以稀贵,阿猫阿狗都是教授,那教授还值钱吗?
[57]蒋永华  2016-12-14 18:13
 
这一篇有置顶发表价值。
[56]蒋永华  2016-12-14 18:07
 
“维持基本生存还是小草的本能;至于遮风挡雨、争创一流之类的军国大事,还是交给充分沐浴阳光雨露的大树吧!”——有的快饿死,有的快撑死,有的要病死,有的要气死,有的真该死。丛林逻辑实在可怕。貌视大树的,里面空心、坏心、腐朽的不少。维持生态位的,还得靠野火烧不尽的小草们。
[55]scientist  2016-12-14 17:56
 
在高大上的官员面前、在戴帽子人才面前,绝大部分教师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小草了,又如何能希望小草丛生的瘠薄土壤诞生参天大树呢?
[54]王志强  2016-12-14 17:48
 
985/211又何尝不是一个帽子,有这个帽子的毕业生比没有帽子的敲门时都会感觉“哎~”
帽子社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有积极作用,但信息社会,个人历史的成绩都可以建立在电子档案中,为什么还一定要再看一下帽子。
我们的高考也是,一考定终生,明明现在有条件把平时成绩和表现计入了,但一直不推进。
[53]super7  2016-12-14 17:19
 
一针见血的好文!
[52]曾杰  2016-12-14 17:13
 
另外,关于“如果比较洋务运动到钱学森时代的30万留学人员与改革开放之后的400万留学人员”,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美国实际上是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嵌合模式,即,各民族或宗教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在早期留学人员不多的时刻,可能更多融入当地的社会,而现在更多呆在华人的文化圈子里。

最典型的现象是 - 哪个年代出国的,思维基本也停留在出国之前的国内文化模式,不同年代国内文化变化很大,就导致明显不同时代出国的思维模式或文化印迹,也对应于国内的那个年代。

这是2011年在武汉华创会和后来的许多海外学者或企业洽谈会发现的典型现象。

-请网友勿转载评论,谢谢!
[51]牛登科  2016-12-14 17:07
 
  
[50]施树明  2016-12-14 17:03
 
认清现实,但不要悲观!清醒的人越多,改变的时刻就将越快来到!看看那些戴了很多帽子的人,真实的成果寥寥,除了获得个人利益,学术上止增笑耳!
[49]xuzheng  2016-12-14 16:48
 
做喜欢的事就好,管他东西南北风,人生如白马过隙,好好活
[48]贺香红  2016-12-14 16:42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我们并不嫉妒大树,只是小草也渴望阳光!"
[47]贺香红  2016-12-14 16:41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我们并不嫉妒大树,只是小草也渴望阳光!"
[46]doctor5  2016-12-14 16:39
 
腐国学界的希望在哪里?
[45]kaien  2016-12-14 16:35
 
通过一个屠呦呦就可以看清中国院士学官都是些什么货色,其他什么千百万江湖劫清学者就更不必谈了。
[44]pawpawboy  2016-12-14 16:23
 
说的太对了,这也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不过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种现象的改观?
[43]wqhwqh333  2016-12-14 16:10
 
[41]kaien  2016-12-14 16:07
分析一下屠呦呦在中国遭遇的例子就知道了。
******************
要是屠呦呦跨越50年到现在,恐怕就沾不上大课题的边了。
[42]crossing  2016-12-14 16:08
 
不新鲜。不过是几十年前搞各种运动的一种翻版而已。
[41]kaien  2016-12-14 16:07
 
分析一下屠呦呦在中国遭遇的例子就知道了。

在行政化主导的评价体系及相应无限加码的名利、学术造假成本几乎为零的诱惑下,在中国,其实就是理科的SCI (包括CNS等所谓顶级期刊的)论文,基本都是短平快的跟风研究,乃至干脆造假(包括不易发现的、隐形人为造假)论文。这些论文(1)浪费了纳税人血汗钱;(2)形成了一帮固有利益阶层,牢牢掌控了学术的绝对话语权和资源,进一步加倍浪费纳税人钱;(3)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存在,会进一步打压中国仅存的少量、真正从事科研人员;(4)还会给下一代树立坏的标杆;(5)就这样败坏了中国学术生态乃至教育体系;(6)这些垃圾论文已成为科学文献和信息中的雾霾,加大了后面人探索真理的各种成本。

科研纯粹是个靠兴趣驱动,靠良心、靠职业操守自律的不为名利的人类最高级活动。科研要造假,是很难发现的,即使发表在CNS上,也同样可以造假,只是在这些漂亮杂志上造起假来,手段更漂亮些,高级些,更难发现,危害更大。政府硬性要把科研活动变成名利驱动的活动。所以,不造假都难。

分析一下贪腐、造假、浮躁、追求名利、行政化(外行管内行)等与创新关系吧。

网上热了一阵的中南大学那位校长领衔的一等奖怎么回事?有结果了吗?看来他除了奖项成果本身是否有问题之外,他是否真正第一参与贡献者也有很大疑问啊。可笑的中国科技奖,还一等奖呀。请问,评这样奖的目的是什么?是鼓励人们去创新,还是鼓励人们去造假?
见多了,不怪了,不处理或拖着不处理不作为,没人敢报了,社会默认了,大家都可以抄了,骗了,作假了。科研不用做了,但经费名利还是要去变本加厉的去骗取的。最后,全中国到处都是著名学者,著名大学,著名学科,可学术没了。社会其他各个领域都是如此,甚至现行。因为一般认为学者、医生是社会良心最后承载者!

看来大部分上位都是靠骗上去的,不作为,不敢查,给自己留条后路!就像现官不敢判贪官死刑一样呀。

当骗子遇到了贪官,就像干柴遇到了烈火!一夜疯狂,一泻千里,一干而尽!
[40]kaien  2016-12-14 16:04
 
中国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还知识分子学者专家一个安静环境。中国各种激励的计划实在太多了,这些计划越多,照中国现行的官长意志外行决定内行的科研量化评价体系,只能激起科研教育界更加浮躁和对名利追逐。中国现在最不需要的是外界名利激励,而恰恰最需要是安静和思考,真理真知重大发明的发现首先最需要的是一颗平静平淡的心。能保持一颗平静平淡的心对我们来说比什么礼物都珍贵。

爱因斯坦的E=MC2发现是CNS功劳吗?我觉得国内科研评价导向完全是本末倒置:如果大家为了追求CNS、杂志级别、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及由此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追求科学真理为目标,吸引眼球的漂亮杂志上文章可能连一般杂志文章都不如,华而不实,乃至造假成垃圾;这就像现在贪官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不是追求为人民服务为目标一样,越是吸引眼球的漂亮政府大楼里越有可能有大量贪官。

只要不做假、不唯功利性驱使,任何一篇通过研究得出论文或一份数据不论发表在什么期刊或什么地方,只要公开让同行看到,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所以为科学家营造一个不做假、不唯功利性驱使的安静科研环境最关键!!!

我们的影响因子、杂志级别、CNS及这种那种计划的设置恰恰是以太多的功利来驱使人们科研做假(包括显性造假和隐形造假),所以出现了今天中国这样科研局面。
[39]kaien  2016-12-14 16:00
 
文献引用,也分当正面教材重点关键性引用及一般随带提及性引用,还有当反面负面教材来引用,甚至还有非学术目的故意引用和故意不引用(比如说我们中国人在目前评价体系驱使下的为了提高引用率而引用)。还有论文太创新(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等创世之作),开始人们看不懂,或暂没同行,没人引用。还有开始很热很多人引用,后面发现是伪命题没用人引用或当负面反面教材引用,或者开始很冷很少人引用,后来很热很多人引用。等等,这些都怎么算?怎么区分?
[38]kaien  2016-12-14 15:57
 
现在以论文论高低、“赢者通吃”已成为学术机构的普遍现象,更何况,如果一篇存在造假行为但成果“非凡”的文章发表了,就能跃升为本机构乃至世界该领域的中心人物,又怎么避免个别研究人员会为之铤而走险呢?
这个在中国最严重,中国人在政府名利刺激下进行“科研”:只要能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就能变成劫清、江湖学者、千百万,升官发财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中国奖励实在太多了:劫清、江湖山河、千百万。。。。。。中国人在政府名利刺激下进行“科研”和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层层叠加,一直反复,无穷无尽。这些奖反过来又用来进一步做评职称、评院士、评重点学科、985、211、973、863、2011等重要指标,那么就永远不会偃旗息鼓,而且生命力会越来越旺盛。至于进步不进步,反而没人关注了。

记得不久前科学网报道美国学者专门研究得知:越是发表在高级高影响因子杂志论文,作弊现象越严重,因为发表到到这些杂志论文获名利更多,更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正是当下中国人才政策和科研评价体系所倡导的,因此,可以判断中国人在高级高影响因子杂志论文作弊现象应该比国际平均水平要高几个数量级的。可能会像“房姐”一样,不查不知道,一查会吓一跳的。
[37]jianyou  2016-12-14 15:51
 
有帽子,一些皆有,无帽子,一切皆无,我等无帽子之人还是回家种地去吧,
哦,忘了,早已无地可种了。
[36]wqhwqh333  2016-12-14 15:49
 
很好的比喻,符合事实
[35]zaijia  2016-12-14 15:49
 
为啥这些“大树”们也没有产生世界一流成果呢?
[34]刘强  2016-12-14 15:43
 
没有官帽的教授可能才是好教授,但一定不是干坏事的教授!
[33]watercold  2016-12-14 15:38
 
即便戴上绿帽子那也是宝。
[32]swirl  2016-12-14 15:28
 
过分重视有帽子的人,这是另外一种学术行政化,仍然是占有资源,压缩别人发展的空间,并没有给周围人带来好处。
[31]胡华明  2016-12-14 15:26
 
    
[30]徐明昆  2016-12-14 15:25
 
  
[29]王毅翔  2016-12-14 15:24
 
资深科研人员需要时时亲力亲为参与研究过程中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1020600.html
[28]李东风  2016-12-14 15:23
 
  
[27]doctor5  2016-12-14 15:21
 
腐国现在就是这样的逆淘汰!
认识的一个朋友是位很优秀的教授,学术和人品都是没得说的。但就是因为没有所谓的“帽子”,也没有行政职务,开会、报告人家都不愿请他去,因为介绍他时没有啥可说的。
[26]bjhehui  2016-12-14 15:19
 
施一公老师算是铁帽子王了?呵呵
[25]曾杰  2016-12-14 15:19
 
这是由1)文化和2)体制环境的,比如,1)崇拜偶像,2)行政化管理。
看看南亚,何时在科技上成就过?

如果比较洋务运动到钱学森时代的30万留学人员与改革开放之后的400万留学人员,
那么,除了22岁之前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 就是美国的托福和GRE考试制度,这与研究能力不能划等号,再加上国内自己的唯国外SCI与期刊因子模式 - 历史的原因必然把之前的成果忽视掉,还好有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授予屠呦呦,使之国际一流成果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请网友勿转载评论,谢谢!
[24]刘建林  2016-12-14 15:13
 
title
[23]xxq  2016-12-14 15:11
 
这样的帽子有很强的吸金能力
[22]fumingxu  2016-12-14 15:09
 
施一公老师算是铁帽子王了?呵呵
[21]杨金波  2016-12-14 15:07
 
清除弊端,风清气正!
[20]刘庆生  2016-12-14 15:05
 
题目就很准确和贴切,中国学术界一个“雾霾”特色。
[19]宁利中  2016-12-14 15:00
 
  
[18]舒海波  2016-12-14 14:59
 
李老师的博文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我们并不嫉妒大树,只是小草也渴望阳光!
[17]shit3  2016-12-14 14:53
 
青千,只是自己相对强,不代表会培养学生,很多人,求学期间比较顺,所以他觉得做研究很简单,自己当了老师。根本不会带学生,论学术,可能还凑乎,论育人,水平不见得强于本土的人才,简单而言,能培养优秀学生的老师,未必很牛,带学生与自己在那做研究完全是两回事,越是顺利的人,越不清楚科研里面很多的不顺的地方,想当然的带学生。
[16]anzhuo  2016-12-14 14:49
 
所谓帽子,其实就是当年老一代不愿意承认有真正的科学,创造出来压制年轻人的产物。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5]明波  2016-12-14 14:46
 
很喜欢李老师的博文,入木三分。。。
[14]anzhuo  2016-12-14 14:42
 
逆淘汰之邦不是盖的。。。
[13]魏作安  2016-12-14 14:41
 
这是现实高校的真实写照!!!但领导们就看不清,真怪!!!
[12]杨正瓴  2016-12-14 14:39
 
  
[11]winebag  2016-12-14 14:38
 
帽子之下,寸草不生, 有帽子的,继续培养接班人,世袭帽子,继续用大帽子压人. 知识分子玩起权术那一套,比官僚还甚.
[10]InP  2016-12-14 14:34
 
国内就这样,没办法,有帽子就高人一等,没帽子只能提前退休,一过45岁过了杰青的年龄,大部分的教授就没有科研的动力了,等于提前退休。设置这些人才帽子有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弊大于利呢?
很简单,高校的杰青待遇普遍在60万以上,一个普通的教授也就10多万,一个帽子带来4-5倍的收入差距。
这个谁都会心里不平衡,过了年龄就不可能有干劲了。
国内的现实就这样,从开学术会议就可以看出来,从接机,照相到就餐,是不是杰青,这个差距大了。
[9]lianghongze  2016-12-14 14:33
 
在目前政策下优青、杰青没拿到,基本就告别学术了。高校很明显的40-50现象,大部分就混日子了。
[8]nuobeier1997  2016-12-14 14:25
 
高校怎么变的跟国企一样一样的了?悲哀!
[7]xlsd  2016-12-14 14:24
 
没帽子一身轻,而弟子就惨了
[6]曾杰  2016-12-14 14:22
 
参见 - 评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1020449.html

海外教授回国(55岁以下)的千人领衔西湖高研院,一般来说国内基本是院士领衔或千人领衔重点实验室或新建研究中心,无论在科学或学术贡献多大,必须在有了这些头衔之后回国,而不能是在这之前回国。

-请网友勿转载评论,谢谢!
[5]bolifly  2016-12-14 14:20
 
一个教授带上了官帽,就像插上了腾飞的双翅。
[4]刘守柱  2016-12-14 14:19
 
“被人长期忽略、升迁无望的教师,主动把自己边缘化”——无奈。
[3]史晓雷  2016-12-14 14:03
 
就靠西湖高等研究院了——————
[2]岳雷  2016-12-14 14:00
 
   “领导三大姨、八大姑的比例之高,更是路人皆知的秘密”
[1]陈楷翰  2016-12-14 13:17
 
逆淘汰太严重,没希望了。

1/2 | 总计:7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TJKCB 回复 悄悄话
佛要金装,妞要衣装,才要帽装 精选

已有 4893 次阅读 2016-12-13 18:37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推荐到群组


前两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河南农大重金聘请人才的贴子,扫了一眼,WOW!这是我看到的近(n)些年来开出的最高整体价格! 看到人才的价格像1个月连降暴雨后的大小河流一样--暴涨—后,倒也是非常高兴,因为像河南农大这样的学校终于意识到“人才强校”的重要性了!毛主席领导得天下,蒋委员长领导丢天下!一个Bill Gates做出一个微软,一个任正非做出华为,陈毅认黄炎培为“一言之师”。毫无疑问,人才是最最核心要数。得人才者得天下!


但看到招聘人才的需求和条件后,也是有点五味杂陈,首先想到的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河南农大不是在聘人才,而是网罗戴帽子的人!正所谓“才要帽装”啊!而这不仅是河南农大,xx工大,yy理工大,连国内排名最前的50所大学,都是这样!不同等级的人才帽子价格,依照生产产商,明码标价!差别之大,不可思议!难道大学没有判断人才水平的能力了,只看帽子?看看下面这个家伙,好像没整容,在戴帽子前和戴帽子后,和戴了不同的帽子,就值不一样价钱吗?

有一次我和南农大领导聊引进人才,我说,为什么要引院士,明明知道引不到,没什么还要登广告?校领导说,证明我们重视人才。我想也是啊。看这价钱,谁还不能理解申报院士时的竞争激烈程度?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戴这顶帽子?值钱啊!以此类推,长江,千人,杰青,优青。把科研人分成三教九流,你说大家还能平等讨论和探索学术吗?

如果没带指定产家生产的人才帽子怎么办?那就要给大家看看你的可以展示的宝件。这里就不分男人和女人了!男人常说,男人身上三件宝,皮鞋皮带和手表,女人呢,项链手镯和耳环。这些能够显示你的富贵程度—至于是不是真富真贵,没关系的!对于没戴帽子的人才呢,这三件宝就是:S、C和I,是的,SCI,看看你的SCI值什么价钱(IF,影响因子)!这也是明码标价的!所以,别说SCI不重要!

怪了,我很纳闷,在这些要求的条件里,怎们没有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的标价呢?他们竟然是一毛不值啊?而那是当工程院院士的入场券啊,怎们在河南农大的领导眼里,它们怎们就连一篇一区的SCI文章也不如了?看来还是河南农大识货!知道什么是真金白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到这样的物质和科研条件的诱惑,就像帅哥看到美女,美女看到帅哥,你说谁不心动啊!祝愿河南农大能够如愿! 这也确实是一条很捷径的路,短平快!看看某西北高校这几年砸进去的钱,从学校排名等来看,确实有很大收获,反正也不是我的钱。

我不反对聘优秀人才!但我更希望聘任学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一是,不是所有戴帽子的人,都是人才。有些不是自己挣的,而是别人给的—论文的点子都是导师的,人才自己并不才。人才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如何?有公平意识吗?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学校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因子!

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一个急需人才的地方,除了从外地挖人才和聘人才外,更需要一个平静的公平竞争的环境,能够让学校内部的人才能够快速成长。但在国内好像没人在乎,或者在乎也没办法,那就是这样做对绝大多数人公平吗?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还有5-8年退休,但又升不了院士,又没戴什么帽子,你说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啊?类推,还有45-55的人,等等。所以建立一个公平竞争,人人都能上的机制,才是学校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学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才会有一种公平意识:一个社会的基本核心价值。

程宗明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Knoxville,TN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宗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40979-1020603.html

上一篇:为饶毅对弈朱冰的公开学术辩论点赞!
.











更多
收藏 分享 举报 .



当前推荐数:56 推荐人: 张超 张德礼 孙学军 逄焕东 李明阳 姚伯元 冯兆东 苏德辰 杨正瓴 邱趖 黄永义 黄仁勇 刘守柱 武永军 薛怀君 张亮生 张海鹏 张金龙 牛登科 彭渤 史晓雷 武夷山 杨洪强 李东风 王春艳 张铁峰 曹贺贺 孟佳 高建国 王林平 周浙昆 姬扬 王永安 高义 冯大诚 罗民 刘继顺 李土荣 胡晓攀 陈新 刘立 贾绍凤 icgwang xlsd kexuegzz nuobeier1997 chldwang doctor5 crossing dachong99 wqhwqh333 xiezhangdi nm2 biofans sci789789789 AliceRChen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42 个评论)


[42]sci789789789 2016-12-14 09:06 帽子歌

歌曲:草帽歌
歌手:阿强 专辑:此情可待
词: 西条八十

妈妈你可曾记得
你送给我那草帽
很久以前失落了
它飘向浓雾的山岙
耶哎妈妈那顶草帽
它在何方你可知道
它就像你的心儿
我再也得不到

忽然间狂风呼啸
夺去我的草帽耶哎
高高的卷走了草帽啊
飘向那天外云霄

妈妈,只有那草帽
是我珍爱的无价之宝
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失去了找不到

忽然间狂风呼啸
夺去我的草帽耶哎
高高卷走了草帽啊
飘向那天外云霄
妈妈只有那草帽
是我珍爱的无价之宝
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失去了找不到. [41]sci789789789 2016-12-14 09:02 河南农大全球重金揽才 推荐者能拿百万伯乐奖

◎领军人物
领军人物要求是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含外籍)或“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
受聘领军人物者聘期内年薪150万元,聘为一级教授岗位;科研启动费3000万元(其中科研启动费2000万元,学院建设经费1000万元);安家费200万-300万元和20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住房1套;提供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配备工作用车及2名以上工作助手,帮助组建学术团队;直聘博士生导师;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托)。
◎卓越人才
卓越人才要求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或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受聘卓越人才的人员,聘期内年薪80万-100万元,享受二级教授待遇;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00万-3000万元,社会科学类200万-400万元;安家费150万元和20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住房1套;提供300-500平方米的实验室(社会科学类300平方米),配备1名以上工作助手,帮助组建学术团队;直聘博士生导师;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托)。
◎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要求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 领军人才(含国家级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或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受聘者聘期内年薪60万-80万元,享受教授待遇;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500万-1000万元,社会科学类150万-200万元;安家费80万元和170平方米左右校内住房1套;提供100-300平方米的实验室(社会科学类100平方米),配备1名以上工作助手,帮助组建学术团队;直聘博士生导师;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托)。
◎拔尖人才
拔尖人才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其中,自然科学类的专业人员要求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达到25(其中单篇SCI影响因子≥10.0),或在S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3篇以上影响因子≥7.0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的专业人员要求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或A&H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
受聘者聘期内年薪30万-50万元,享受校聘教授待遇;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0万元,社会科学类30万元;安家费60万元或150平方米左右校内房源1套;提供良好的办公和实验条件。
◎青年英才
青年英才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其中,自然科学类人员要求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单篇影响因子≥7.0的学术论文,或发表2篇以上单篇影响因子≥5.0的学术论文,或3篇以上单篇影响因子≥4.0的学术论文,或在JCR检索源1区刊物上全文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或2区刊物上全文发表6篇以上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人员要求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或A&H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
受聘者将被聘为副教授岗位或享受校聘副教授待遇;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20万元,社会科学类10万元;安家费40万元或120平方米左右校内房源1套。
◎优秀博士毕业生
优秀博士毕业生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且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统计源期刊(文章刊出当年目录为准)上至少发表2篇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1篇在本学科国家一级学报发表;或在SCI、EI、ISTP、SSCI、CSSCI源期刊上发表或收录论文1篇以上;或单篇SCI论文排在前10%的我校博士毕业生。
受聘者将享受科研启动费,其中,自然科学类10万元,社会科学类5万元;五年内享受租房补贴2000元/月。此外,对引进的青年英才、优秀博士毕业生,学院根据其学科方向配备指导老师并加入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
◎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带头人或核心成员中,“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一般不少于2名。成员由5名以上博士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组成。
团队应适应学校学科发展需求,其科研实力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在高端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或具有创新潜力,有望突破相关学科前沿、实现跨越的优秀创新团队。
除上述人才类别外,对学校特殊学科、急需专业或具有标志性成果的优秀人才(含外国优秀人才)或团队,引进条件可适当放宽。经国内外专家推荐,报学校审定后,确定引进人才类型。
学校对引进的优秀创新团队,结合相关学科建设需求,根据其整体学术成就、学术能力等,可给予500万-1000万元的科研创新经费。团队带头人及成员的其他待遇按照上述相应人才类型待遇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人才中若符合多种人才类型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享受相应待遇。对学校引进的各类优秀人才,学校可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原则,按照双方协议约定确定相应类型和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农大这次为引进人才下了更大决心,不仅给予合适人才重金待遇,而且引荐人也有不菲的奖励。
具体来说,引荐领军人物到该校工作,给予引荐人200万元科研经费补助;引荐卓越人才到校工作,对于自然科学类人才和社会科学类人才的引荐人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科研经费补助;引荐杰出人才到校工作,对于自然科学类人才和社会科学类人才的引荐人分别给予80万元和30万元科研经费补助;引荐拔尖人才到校工作,对于自然科学类人才和社会科学类人才的引荐人分别给予20万元和8万元科研经费补助;引荐青年英才中海外博士到校工作,给予引荐人5万元科研经费补助。. [40]卢文全 2016-12-14 07:39 智无须装. [39]李东风 2016-12-14 07:03 1. 在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的学科、世界知名高校或国际著名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工作2年以上的人员;
2. 具有博士学位,且在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讲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及以上职位的人员;
3. 海内外著名大学博士毕业,且具有连续2年以上在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或国家级研究机构等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经历,并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者。
4. 获得本学科领域海内外最高层次奖项或荣誉者。. [38]黄振 2016-12-14 06:44 天啦 想不到程老师在科学网有博客,好激动。 . [37]lbpml 2016-12-14 06:00 这些“‘帽子”在各种评估中是有权重加分的,否则,领导难道不知道心疼钱啊。. [36]nm2 2016-12-14 05:24 中国有中国特殊国情。非人才而有帽子,用处大了去了;是人才而没帽子,中国人民不稀罕。. [35]刘建林 2016-12-14 05:21 人才,title. [34]ykScience 2016-12-14 05:13 你写文章还是太文雅,一看就是书读的太多,受教育太深的缘故。——我写文章,写道激愤难耐处,会爆粗口!您文章之中有几处是比较适合爆一些粗口的!. [33]ykScience 2016-12-14 05:11 您照片的两帽子戴着,很有腔调!——您有这么两帽子,肯定是人才!:-) 文章很不错,文章意思就是让人做事务实点,别老搞一些虚的表面功夫,否则是浪费大家伙的时间。——浪费自己的生命是自杀,浪费别人的生命是犯罪。. [32]water26 2016-12-14 04:40 年轻时候为了高分论文殚精竭虑,有了帽子为了占有资源挖空心思,退休时教育学生要做真正科研。. [31]李旭宁 2016-12-14 04:39 深表赞同~ . [30]water26 2016-12-14 04:37 人才帽子化,学术空心化。. [29]elgoog 2016-12-14 04:26 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 [28]张铁峰 2016-12-14 03:26 让拔尖人才“帽”出来. [27]galloway 2016-12-14 03:06 是啊,何尝不是啊,看看某些人才引进,中科院石家庄的那个所,一个姓马的百人,明明博士是河北农大毕业的,发的是河北农大的学位证书,非把自己弄成是中国农大毕业的,这个帽子戴的有点大了,好强的虚荣心在作祟啊!!!. [26]wqhwqh333 2016-12-14 03:06 官僚科研pk官僚资本. [25]李东风 2016-12-14 02:57 领导眼中只有帽子,高影响因子的人才是才。其他老师什么都不是!还得让你上课,申报项目,发文章。
那就让帽子们去建高水平大学了。
海外的一些人看到高待遇也怦然心动,弄顶帽子,挣大钱的机会呀!. [24]崔尧 2016-12-14 02:53 南农大就在在南京啊,我前两周去了趟泰安,路过山东农大,我真觉得有点可惜。. [23]wqhwqh333 2016-12-14 02:43 精辟. [22]杨洪强 2016-12-14 02:29 如今在许多人眼里,帽子就是人才,没有帽子、不戴帽子、摘了帽子都不是人才,招揽人才实际就是招揽帽子!重金聘请人才,实际是高价收购商帽子!
不信的话,看看有没有单位会重金聘请“脱帽院士”或“摘帽学者”?
“文革”时人们怕戴帽子,戴了帽子想摘帽子,现在正好相反!. [21]代文彬 2016-12-14 01:21 程老师所言极是!! . [20]yuzhouhai666 2016-12-14 00:34 在中国别提爱迪生,那些费劲艰辛创造发明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平民都是在一两个发明完成后就已经倾家荡产了,因为经费没有份,而经费大多都-----哪去了? . [19]doctor5 2016-12-13 23:28 长此以往,腐国将不国。至少学界如此!. [18]张士宏 2016-12-13 22:31 不在家还跟着捣乱! . [17]黄永义 2016-12-13 21:53 有些人戴上高帽子,并不是人才!. [16]曾杰 2016-12-13 21:23 同样,在欧美形成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是保障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致富途径,比如,爱迪生、乔布斯等。


-请网友勿转载,谢谢!. [15]曾杰 2016-12-13 21:19 参加评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48229.html

相应人种论的是唯出身论,这是与儒家文化对立的,科举制(私塾或书院教育)或公务员考试制 - 这是平民百姓通过读书学习而走向社会高层的途径。


-仅供参考,请网友勿转载,谢谢!. [14]岳雷 2016-12-13 20:53 . [13]白图格吉扎布 2016-12-13 20:33 “除了从外地挖人才和聘人才外,更需要一个平静的公平竞争的环境,能够让学校内部的人才能够快速成长。”
. [12]冯兆东 2016-12-13 20:25 我没有明白:您是怎么明白老杨姓马的争论的?
8]李方和 2016-12-14 11:54
在一次午餐会上,有人硬是坚持说(杨)振宁先生的祖上原来姓马!
解释了好半天,我总算明白了!. [11]冯兆东 2016-12-13 20:22 纠错后:
院士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是院士,而是他们在权力框架里的话语权和那些“脑残粉”的崇拜。自然啦,不少不少的院士(应该不是全部的吧)是靠“先获得权力,再利用权力获得资源,再利用资源去雇佣抢手”的方式获得的。显然啦,得到一个院士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权力-学术勾结情境下“的操盘手啦。划算的。 博主回复(2016-12-13 21:06):主要还是院士能挣来的资源太多太大!一个人能带来的经费上千万,上亿! . [10]杨正瓴 2016-12-13 20:05 【所以建立一个公平竞争,人人都能上的机制,才是学校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9]李方和 2016-12-13 19:59 因此我建议,凡是在国外获得终身教职者,身后一定要进(全部或零碎的)八宝山!哪怕里面只有一只曾经穿过的袜子,也是牛登的苹果树!. [8]李方和 2016-12-13 19:54 在一次午餐会上,有人硬是坚持说(杨)振宁先生的祖上原来姓马!
解释了好半天,我总算明白了!. [7]kexuegzz 2016-12-13 19:41 程“老农”的博客越来越上档次,支持! 博主回复(2016-12-13 21:07):老农,喜欢这个称号! . [6]冯兆东 2016-12-13 19:37 院士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是院士,而是他们在权力框架里的话语权和那些“脑残粉”的崇拜。自然啦,不少不少的院士(不应该不是全部的吧)是靠“先获得权力,再利用权力获得资源,再利用资源去雇佣抢手”的方式获得的。显然啦,得到一个院士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权力-学术勾结情境下“的操盘手啦。划算的。. [5]李明阳 2016-12-13 19:28 有帽子的教授是个宝,没帽子的教授是颗草! 博主回复(2016-12-13 21:08):一针见血! . [4]abagan 2016-12-13 19:25 各个学校都需要“人才”招牌装门面,就跟商品需要品牌,为了获得这样的名头不惜造假,滋生学术不端. [3]nuobeier1997 2016-12-13 19:08 这是中国总是出不了科学大师的根本原因! 博主回复(2016-12-13 21:08):不能同意更多。哈哈 . [2]whale11 2016-12-13 18:58 各类大学都是招聘XX人才,好撞门面,他们在日常的教学,科研起多少作用,可想而知,但.招来多少人才都成了领导的功绩,就象X地领导完成了招商 引资?. [1]张超 2016-12-13 18:5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