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仅仅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甚至针对人的褒贬。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带有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转载]交流,但是不要评价
|| 推荐到群组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觉得你这里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咨询师。”但这还是在评价。
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已经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的。比如,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妨碍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虽然赞美听上去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一个人捧到极高处,而后盖棺论定。可怕的就是这个“定”字。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可能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这样的事情足以获得赞美,为什么还要冒险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了。“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简直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再产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它适合收进教科书里,作为结论。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还用说什么呢?从这个角度说,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赞美怎么办呢?拒绝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实在没有发展余地。大家讨论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讨论很有价值,每个人都说得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骤冷。假如你接受了这句评价,你就很难接下去说。除非忽略这句话,大家才能继续聊。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仅仅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甚至针对人的褒贬。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带有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关心的只是对于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完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你可以闻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学生,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说。除非你希望辩解:“不,我不是那样!”可以想象,那将是一场不太愉快的争论。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因为根本没有辩解的对象。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对下棋的孩子说:“刚才这一步的时候,你选择和他兑子,他一下就没有子用来防守了,但是你的车和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不仅如此,在我们给出评价的时候,我们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专家的视角。我们自认为是有资格给对方打分的。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这里面都暗含着某种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评断你很牛,这暗示着我更牛,起码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时候,被一个不懂装懂的人盛赞,不啻于一种侮辱。——想一想那些在听歌或看画时摇头晃脑,啧咂有声,却根本不在点上的装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创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鉴赏家,我们不同凡响!赛高!除此之外呢,只剩一片空洞。这表示我并不认可你做的事,因为我根本没拿正眼瞧它。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爽快一点承认:我不懂。虽然也会让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实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够描述自己的经验。我上学时朗读英语课文,我父母完全听不懂,但他们可以说:“我们听到你一开始的语速很慢,声音很响亮,越到后面就越快,声音也小下去了。”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有价值,而且,我知道他们在听。这远比说什么“不错,读得真好!”要让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课上,不懂装懂往往会是导致评价的扳机。当我问学生“你对刚才这段话有什么反馈”的时候,他可能会这样(常常略带一丝慌乱地)回应:“我觉得很有道理,嗯,是这样。”事实上,他真正想说的是:“我没有反馈,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刚才是走神了。”
我们都有过走神的经验。一些人也许认为它是不可以公开说出来的,因为对“走神”有评价:上课走神,说明我不够好。同样地,我们对“不懂”也有负面的评价,这才被迫“装懂”。所以你看,正是评价导致了这一部分经验无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只好拿更多的评价来填补。而心理咨询和督导需要关注一切的经验,心头的一闪念也是大拼图当中的一小片,不可放过。所以我反复强调不要评价。走神并不是一种值得批斗的恶习,它只是一段经验。“刚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你走神了?”
当我们了解到一次走神,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到走神背后的东西。可能是这个人最近的某种困扰,也可能是互动中潜伏的某些问题。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会更深。不评价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打开更多的自己,同时也看到更多对方。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咨询师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体验到哪些良好的感觉,在什么部分?是哪一句话,哪个动作,甚至是哪个眼神,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说,你感觉到咨询师的脆弱,格外需要你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只是找不到别的话,才用这句万能的评价来敷衍?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你是真的脑子一片空白?还是有话又不想说?你隐藏起来的是什么呢?
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认为上这个课没有收获。”我好奇的是,在课程的这段时间里你是怎样的体验?是困得想睡觉,烦得坐不住,还是复杂到无法思考?你所收获的信息是否都在预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导致了这种失望的感觉?
我也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你做得不够专业。”我首先想知道,这里的“专业”是指什么?也许你想说的是“不够温暖”,那你不妨这样描述:“刚才你说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到不太舒服,也许是你的语气带来的,我有一种联想,好像你没那么在乎这个来访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说的是“没有足够多的理论支持”,那不妨说:“我注意到你的话里理论名词特别少。这让我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一开始适应这种交流方式会很麻烦。但它物有所值: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会拓宽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这个人感兴趣,而且发自内心地愿意陪他一起,观察和交流各种经验的流动。
是的,通过不评价的交流,我们表达出对人的兴趣。在前面的儿童研究中,还有一半的结果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另一些因为努力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一些研究者把两者的差异解释为:努力可控,而聪明不可控。但我还有另一个解释:努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充满了开放的可能性。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见了,而且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觉得你这里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咨询师。”但这还是在评价。
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已经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的。比如,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妨碍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虽然赞美听上去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一个人捧到极高处,而后盖棺论定。可怕的就是这个“定”字。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可能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这样的事情足以获得赞美,为什么还要冒险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了。“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简直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再产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它适合收进教科书里,作为结论。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还用说什么呢?从这个角度说,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赞美怎么办呢?拒绝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实在没有发展余地。大家讨论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讨论很有价值,每个人都说得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骤冷。假如你接受了这句评价,你就很难接下去说。除非忽略这句话,大家才能继续聊。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仅仅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甚至针对人的褒贬。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带有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关心的只是对于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完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你可以闻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学生,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说。除非你希望辩解:“不,我不是那样!”可以想象,那将是一场不太愉快的争论。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因为根本没有辩解的对象。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对下棋的孩子说:“刚才这一步的时候,你选择和他兑子,他一下就没有子用来防守了,但是你的车和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不仅如此,在我们给出评价的时候,我们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专家的视角。我们自认为是有资格给对方打分的。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这里面都暗含着某种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评断你很牛,这暗示着我更牛,起码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时候,被一个不懂装懂的人盛赞,不啻于一种侮辱。——想一想那些在听歌或看画时摇头晃脑,啧咂有声,却根本不在点上的装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创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鉴赏家,我们不同凡响!赛高!除此之外呢,只剩一片空洞。这表示我并不认可你做的事,因为我根本没拿正眼瞧它。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爽快一点承认:我不懂。虽然也会让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实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够描述自己的经验。我上学时朗读英语课文,我父母完全听不懂,但他们可以说:“我们听到你一开始的语速很慢,声音很响亮,越到后面就越快,声音也小下去了。”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有价值,而且,我知道他们在听。这远比说什么“不错,读得真好!”要让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课上,不懂装懂往往会是导致评价的扳机。当我问学生“你对刚才这段话有什么反馈”的时候,他可能会这样(常常略带一丝慌乱地)回应:“我觉得很有道理,嗯,是这样。”事实上,他真正想说的是:“我没有反馈,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刚才是走神了。”
我们都有过走神的经验。一些人也许认为它是不可以公开说出来的,因为对“走神”有评价:上课走神,说明我不够好。同样地,我们对“不懂”也有负面的评价,这才被迫“装懂”。所以你看,正是评价导致了这一部分经验无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只好拿更多的评价来填补。而心理咨询和督导需要关注一切的经验,心头的一闪念也是大拼图当中的一小片,不可放过。所以我反复强调不要评价。走神并不是一种值得批斗的恶习,它只是一段经验。“刚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你走神了?”
当我们了解到一次走神,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到走神背后的东西。可能是这个人最近的某种困扰,也可能是互动中潜伏的某些问题。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会更深。不评价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打开更多的自己,同时也看到更多对方。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咨询师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体验到哪些良好的感觉,在什么部分?是哪一句话,哪个动作,甚至是哪个眼神,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说,你感觉到咨询师的脆弱,格外需要你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只是找不到别的话,才用这句万能的评价来敷衍?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你是真的脑子一片空白?还是有话又不想说?你隐藏起来的是什么呢?
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认为上这个课没有收获。”我好奇的是,在课程的这段时间里你是怎样的体验?是困得想睡觉,烦得坐不住,还是复杂到无法思考?你所收获的信息是否都在预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导致了这种失望的感觉?
我也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你做得不够专业。”我首先想知道,这里的“专业”是指什么?也许你想说的是“不够温暖”,那你不妨这样描述:“刚才你说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到不太舒服,也许是你的语气带来的,我有一种联想,好像你没那么在乎这个来访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说的是“没有足够多的理论支持”,那不妨说:“我注意到你的话里理论名词特别少。这让我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一开始适应这种交流方式会很麻烦。但它物有所值: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会拓宽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这个人感兴趣,而且发自内心地愿意陪他一起,观察和交流各种经验的流动。
是的,通过不评价的交流,我们表达出对人的兴趣。在前面的儿童研究中,还有一半的结果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另一些因为努力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一些研究者把两者的差异解释为:努力可控,而聪明不可控。但我还有另一个解释:努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充满了开放的可能性。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见了,而且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觉得你这里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咨询师。”但这还是在评价。
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已经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的。比如,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妨碍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虽然赞美听上去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一个人捧到极高处,而后盖棺论定。可怕的就是这个“定”字。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可能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这样的事情足以获得赞美,为什么还要冒险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了。“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简直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再产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它适合收进教科书里,作为结论。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还用说什么呢?从这个角度说,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赞美怎么办呢?拒绝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实在没有发展余地。大家讨论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讨论很有价值,每个人都说得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骤冷。假如你接受了这句评价,你就很难接下去说。除非忽略这句话,大家才能继续聊。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仅仅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甚至针对人的褒贬。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带有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关心的只是对于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完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你可以闻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学生,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说。除非你希望辩解:“不,我不是那样!”可以想象,那将是一场不太愉快的争论。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因为根本没有辩解的对象。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对下棋的孩子说:“刚才这一步的时候,你选择和他兑子,他一下就没有子用来防守了,但是你的车和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不仅如此,在我们给出评价的时候,我们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专家的视角。我们自认为是有资格给对方打分的。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这里面都暗含着某种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评断你很牛,这暗示着我更牛,起码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时候,被一个不懂装懂的人盛赞,不啻于一种侮辱。——想一想那些在听歌或看画时摇头晃脑,啧咂有声,却根本不在点上的装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创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鉴赏家,我们不同凡响!赛高!除此之外呢,只剩一片空洞。这表示我并不认可你做的事,因为我根本没拿正眼瞧它。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爽快一点承认:我不懂。虽然也会让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实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够描述自己的经验。我上学时朗读英语课文,我父母完全听不懂,但他们可以说:“我们听到你一开始的语速很慢,声音很响亮,越到后面就越快,声音也小下去了。”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有价值,而且,我知道他们在听。这远比说什么“不错,读得真好!”要让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课上,不懂装懂往往会是导致评价的扳机。当我问学生“你对刚才这段话有什么反馈”的时候,他可能会这样(常常略带一丝慌乱地)回应:“我觉得很有道理,嗯,是这样。”事实上,他真正想说的是:“我没有反馈,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刚才是走神了。”
我们都有过走神的经验。一些人也许认为它是不可以公开说出来的,因为对“走神”有评价:上课走神,说明我不够好。同样地,我们对“不懂”也有负面的评价,这才被迫“装懂”。所以你看,正是评价导致了这一部分经验无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只好拿更多的评价来填补。而心理咨询和督导需要关注一切的经验,心头的一闪念也是大拼图当中的一小片,不可放过。所以我反复强调不要评价。走神并不是一种值得批斗的恶习,它只是一段经验。“刚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你走神了?”
当我们了解到一次走神,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到走神背后的东西。可能是这个人最近的某种困扰,也可能是互动中潜伏的某些问题。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会更深。不评价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打开更多的自己,同时也看到更多对方。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咨询师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体验到哪些良好的感觉,在什么部分?是哪一句话,哪个动作,甚至是哪个眼神,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说,你感觉到咨询师的脆弱,格外需要你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只是找不到别的话,才用这句万能的评价来敷衍?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你是真的脑子一片空白?还是有话又不想说?你隐藏起来的是什么呢?
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认为上这个课没有收获。”我好奇的是,在课程的这段时间里你是怎样的体验?是困得想睡觉,烦得坐不住,还是复杂到无法思考?你所收获的信息是否都在预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导致了这种失望的感觉?
我也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你做得不够专业。”我首先想知道,这里的“专业”是指什么?也许你想说的是“不够温暖”,那你不妨这样描述:“刚才你说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到不太舒服,也许是你的语气带来的,我有一种联想,好像你没那么在乎这个来访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说的是“没有足够多的理论支持”,那不妨说:“我注意到你的话里理论名词特别少。这让我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一开始适应这种交流方式会很麻烦。但它物有所值: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会拓宽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这个人感兴趣,而且发自内心地愿意陪他一起,观察和交流各种经验的流动。
是的,通过不评价的交流,我们表达出对人的兴趣。在前面的儿童研究中,还有一半的结果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另一些因为努力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一些研究者把两者的差异解释为:努力可控,而聪明不可控。但我还有另一个解释:努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充满了开放的可能性。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见了,而且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觉得你这里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咨询师。”但这还是在评价。
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已经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的。比如,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妨碍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虽然赞美听上去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一个人捧到极高处,而后盖棺论定。可怕的就是这个“定”字。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可能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这样的事情足以获得赞美,为什么还要冒险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了。“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简直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再产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它适合收进教科书里,作为结论。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还用说什么呢?从这个角度说,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赞美怎么办呢?拒绝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实在没有发展余地。大家讨论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讨论很有价值,每个人都说得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骤冷。假如你接受了这句评价,你就很难接下去说。除非忽略这句话,大家才能继续聊。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仅仅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甚至针对人的褒贬。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带有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关心的只是对于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完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你可以闻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学生,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说。除非你希望辩解:“不,我不是那样!”可以想象,那将是一场不太愉快的争论。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因为根本没有辩解的对象。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对下棋的孩子说:“刚才这一步的时候,你选择和他兑子,他一下就没有子用来防守了,但是你的车和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不仅如此,在我们给出评价的时候,我们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专家的视角。我们自认为是有资格给对方打分的。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这里面都暗含着某种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评断你很牛,这暗示着我更牛,起码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时候,被一个不懂装懂的人盛赞,不啻于一种侮辱。——想一想那些在听歌或看画时摇头晃脑,啧咂有声,却根本不在点上的装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创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鉴赏家,我们不同凡响!赛高!除此之外呢,只剩一片空洞。这表示我并不认可你做的事,因为我根本没拿正眼瞧它。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爽快一点承认:我不懂。虽然也会让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实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够描述自己的经验。我上学时朗读英语课文,我父母完全听不懂,但他们可以说:“我们听到你一开始的语速很慢,声音很响亮,越到后面就越快,声音也小下去了。”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有价值,而且,我知道他们在听。这远比说什么“不错,读得真好!”要让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课上,不懂装懂往往会是导致评价的扳机。当我问学生“你对刚才这段话有什么反馈”的时候,他可能会这样(常常略带一丝慌乱地)回应:“我觉得很有道理,嗯,是这样。”事实上,他真正想说的是:“我没有反馈,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刚才是走神了。”
我们都有过走神的经验。一些人也许认为它是不可以公开说出来的,因为对“走神”有评价:上课走神,说明我不够好。同样地,我们对“不懂”也有负面的评价,这才被迫“装懂”。所以你看,正是评价导致了这一部分经验无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只好拿更多的评价来填补。而心理咨询和督导需要关注一切的经验,心头的一闪念也是大拼图当中的一小片,不可放过。所以我反复强调不要评价。走神并不是一种值得批斗的恶习,它只是一段经验。“刚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你走神了?”
当我们了解到一次走神,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到走神背后的东西。可能是这个人最近的某种困扰,也可能是互动中潜伏的某些问题。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会更深。不评价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打开更多的自己,同时也看到更多对方。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咨询师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体验到哪些良好的感觉,在什么部分?是哪一句话,哪个动作,甚至是哪个眼神,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说,你感觉到咨询师的脆弱,格外需要你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只是找不到别的话,才用这句万能的评价来敷衍?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你是真的脑子一片空白?还是有话又不想说?你隐藏起来的是什么呢?
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认为上这个课没有收获。”我好奇的是,在课程的这段时间里你是怎样的体验?是困得想睡觉,烦得坐不住,还是复杂到无法思考?你所收获的信息是否都在预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导致了这种失望的感觉?
我也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你做得不够专业。”我首先想知道,这里的“专业”是指什么?也许你想说的是“不够温暖”,那你不妨这样描述:“刚才你说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到不太舒服,也许是你的语气带来的,我有一种联想,好像你没那么在乎这个来访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说的是“没有足够多的理论支持”,那不妨说:“我注意到你的话里理论名词特别少。这让我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一开始适应这种交流方式会很麻烦。但它物有所值: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会拓宽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这个人感兴趣,而且发自内心地愿意陪他一起,观察和交流各种经验的流动。
是的,通过不评价的交流,我们表达出对人的兴趣。在前面的儿童研究中,还有一半的结果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另一些因为努力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一些研究者把两者的差异解释为:努力可控,而聪明不可控。但我还有另一个解释:努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充满了开放的可能性。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见了,而且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不要用“评价”的方式讲话。我发现这不太容易,他们一开口忍不住还是评价。怎样是评价,怎样是不评价,他们并不清楚。
一些人误以为不评价的意思就是不批评。他们选择赞美的语言:“我觉得你这里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认为你是很优秀的咨询师。”但这还是在评价。
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已经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的。比如,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妨碍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虽然赞美听上去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一个人捧到极高处,而后盖棺论定。可怕的就是这个“定”字。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可能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这样的事情足以获得赞美,为什么还要冒险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做了。“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一个孩子下棋赢了:“你简直是小棋王!”他会很开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再产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它适合收进教科书里,作为结论。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还用说什么呢?从这个角度说,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赞美怎么办呢?拒绝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实在没有发展余地。大家讨论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讨论很有价值,每个人都说得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骤冷。假如你接受了这句评价,你就很难接下去说。除非忽略这句话,大家才能继续聊。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它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仅仅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甚至针对人的褒贬。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带有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关心的只是对于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完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你可以闻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学生,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说。除非你希望辩解:“不,我不是那样!”可以想象,那将是一场不太愉快的争论。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无须辩解,因为根本没有辩解的对象。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对画画的孩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对下棋的孩子说:“刚才这一步的时候,你选择和他兑子,他一下就没有子用来防守了,但是你的车和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不仅如此,在我们给出评价的时候,我们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专家的视角。我们自认为是有资格给对方打分的。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这里面都暗含着某种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评断你很牛,这暗示着我更牛,起码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时候,被一个不懂装懂的人盛赞,不啻于一种侮辱。——想一想那些在听歌或看画时摇头晃脑,啧咂有声,却根本不在点上的装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创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鉴赏家,我们不同凡响!赛高!除此之外呢,只剩一片空洞。这表示我并不认可你做的事,因为我根本没拿正眼瞧它。这种情况下,倒不如爽快一点承认:我不懂。虽然也会让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实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够描述自己的经验。我上学时朗读英语课文,我父母完全听不懂,但他们可以说:“我们听到你一开始的语速很慢,声音很响亮,越到后面就越快,声音也小下去了。”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有价值,而且,我知道他们在听。这远比说什么“不错,读得真好!”要让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课上,不懂装懂往往会是导致评价的扳机。当我问学生“你对刚才这段话有什么反馈”的时候,他可能会这样(常常略带一丝慌乱地)回应:“我觉得很有道理,嗯,是这样。”事实上,他真正想说的是:“我没有反馈,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刚才是走神了。”
我们都有过走神的经验。一些人也许认为它是不可以公开说出来的,因为对“走神”有评价:上课走神,说明我不够好。同样地,我们对“不懂”也有负面的评价,这才被迫“装懂”。所以你看,正是评价导致了这一部分经验无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只好拿更多的评价来填补。而心理咨询和督导需要关注一切的经验,心头的一闪念也是大拼图当中的一小片,不可放过。所以我反复强调不要评价。走神并不是一种值得批斗的恶习,它只是一段经验。“刚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你走神了?”
当我们了解到一次走神,我们就有机会了解到走神背后的东西。可能是这个人最近的某种困扰,也可能是互动中潜伏的某些问题。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会更深。不评价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打开更多的自己,同时也看到更多对方。
在我的督导课上,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咨询师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体验到哪些良好的感觉,在什么部分?是哪一句话,哪个动作,甚至是哪个眼神,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说,你感觉到咨询师的脆弱,格外需要你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只是找不到别的话,才用这句万能的评价来敷衍?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你是真的脑子一片空白?还是有话又不想说?你隐藏起来的是什么呢?
我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认为上这个课没有收获。”我好奇的是,在课程的这段时间里你是怎样的体验?是困得想睡觉,烦得坐不住,还是复杂到无法思考?你所收获的信息是否都在预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导致了这种失望的感觉?
我也不希望学生仅仅说“我觉得你做得不够专业。”我首先想知道,这里的“专业”是指什么?也许你想说的是“不够温暖”,那你不妨这样描述:“刚才你说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到不太舒服,也许是你的语气带来的,我有一种联想,好像你没那么在乎这个来访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说的是“没有足够多的理论支持”,那不妨说:“我注意到你的话里理论名词特别少。这让我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一开始适应这种交流方式会很麻烦。但它物有所值: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会拓宽对经验世界的认识,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联系。当然,前提是我们对这个人感兴趣,而且发自内心地愿意陪他一起,观察和交流各种经验的流动。
是的,通过不评价的交流,我们表达出对人的兴趣。在前面的儿童研究中,还有一半的结果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另一些因为努力被赞美的孩子,会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一些研究者把两者的差异解释为:努力可控,而聪明不可控。但我还有另一个解释:努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充满了开放的可能性。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努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见了,而且我有兴趣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