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2024 (800)
2025 (13)
骨灰途中,楚青饱含热泪写下了这首《遣怀》诗,以寄托和粟裕共同战斗、生活40多年的深情。
感想: 粟因陈而成名,陈因粟让功而拜帅。粟,陈, 为儿女亲家 -粟,陈,关系,历史时空的抉择。
******************************* Reference ************************************************
习近平: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
已有 355 次阅读 2015-8-6 03: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microsoft 委员会 style 推荐到群组
请大家回顾一下最近掀起风波的各种事件,应该深刻理解习近平的讲话的意义。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指出: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习大大对于历史非常重视,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高度重视历史的民族,这是我们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清代龚自珍《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把握史学,才把握住社会规律。而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践踏民族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自有文化意识中,对历史是如此看重呢?
(一)文化架构的意义
第一,历史,在中国文化里具有架构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度越诸子百家、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做是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中流砥柱,所以儒学被尊为是“经”——经,本意为古时织布过程中恒定不动的、纵向的“经线”(如同现在地球上的经线);“经”的引申意思便是标准、是恒常;能被归为“经”的内容,就是确立标准的思想、是恒常不变的理论。儒家典籍,便叫做“经典”,儒家学说,便是“经学”。
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
因为经部的儒学,是指导社会发展的总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学术理论;于是史部中的记述,便成为了印证儒学思想的史实,是一种具体的故事演绎。“经”与“史”相互论证、互为佐证,阐述着兴衰成败的经验得失,总结着社会发展的恒常规律,彰显着儒家理论在历史沧桑中的作用。
所以,中国的史学特点是:写“史”也是论“经”;说“事”也是说“理”。因而我们能够看到,《史记》里有“太史公曰”,《资治通鉴》里有“臣光曰”,这都是史书的作者在讲述史实之后、又在论述其中的得失道理。而史学家在论理层面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就是儒家文化。因此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大史学家,本身就是大儒学家,譬如这《史记》里的“太史公”司马迁、这《资治通鉴》里的“臣光”司马光。
史部,就是以历史真实的演绎,印证历朝历代运用儒家思想治国的正确与否。经,是用理论说话;史,是用事实证明。
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在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后来的两千年里,儒家为纲、定于一尊。但是,诸子百家思想并未因为儒家的独大就从此寂于无声,它们都成为了儒家文化的必要补充和互动平衡。因为,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思想,就会渐入僵化、沦为僵死,而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生生不息、鲜活有力。比如,有儒家的入世、就有道家的出世,有儒家的仁爱、就是墨家的兼爱,有儒家的德治、就有法家的法治……因此,子部,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不在于“百家争鸣”怎样争、而在于“百家争鸣”可以鸣。各家共同的发声、各派不同的音效,汇聚成了中国文化这一曲八音克谐的民族大合唱。
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蔚为大观的文化大厦,那么:
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
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盎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主要方面;
然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是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健康;
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也常常像是初次走进一座大厦的人,最先喜欢的,可能都是建筑里多姿多彩的内饰,是爱上了这儿的一张画、那儿的一幅字,是迷上了这一只青花瓷瓶、那一个红木圈椅……就如同我们对国学感兴趣,往往是从喜爱集部里的内容开始的,是最先着迷了唐诗宋词、是最初邂逅了京剧昆曲……但是,要想全面地了解国学、要想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去解读这座文化大厦的整体解构、内里层次,必须从对集部的热爱,发展为对经、史、子各部分的研读。
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恢弘的殿堂。
因此,历史,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结构,是继承中国智慧的重要内容。
(二)经验借鉴的意义
第二,历史,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借鉴的意义。
中国人历来重史,并非是因为中国人对未来缺乏想象、所以总是咀嚼过去;也并非是因为中国人对老的东西就情有独钟、所以爱听老故事爱收藏老物件。并非是这么简单的心理。
中国人重史,是因为通过写史、论史、读史,通过总结了大量兴亡规律和众多得失经验之后,中国人发现,人生代代皆相似,——不同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道理,常变的历史天空、上演着不变的人情故事。正如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句所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代代人不同,事事总相似。
这样一来,历史的警醒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唐太宗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前车之鉴”是为了走“明日之路”:
看史,不是在看别人的旧时旧景,而是在看自己的今夕明夕;
学史,不是在学“前事不忘”的老掉牙故事,而是在学“后事之师”的规律性智慧。
历史,不是陈腐的昨日之舟,而是当明日浪头来袭时,我们能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驾驭好自己那一艘驶向未来的命运之船。
这就是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提及“不知来,视诸往”的道理:
我们不知道未来该怎样前进,那就看过去是怎样走来;一路走来的历史经验,可以指导将来的未知征程。
(三)民族传承的意义
第三,历史,在中华民族里具有传承的意义。
是历史,蕴育出了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魂所在;
是历史,谱写出了一个社会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
是家国历史,息息相关着属于一个大家庭全体背负的骄傲与沉重;
是民族历史,滚滚奔腾着属于家族中每一个人的血脉传承与文化基因。
正如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不念过去,必然会茫然于现在,迷失于未来;
背叛昨天,必然会失守了今天,丢弃了明天。
忘记了历史中的血泪荣耀,就会背叛肩上的责任使命;
忘记了历史中的经验智慧,就会背叛自有的文明意识;
忘记了历史中的传统价值,就会背叛民族的精神家园。
而这,才是最为可怕的流离失所,才是真正沦为了亡国之徒。抛弃赖以生存的历史土壤,民族的文化大厦轰然倒塌,一国精神于世界潮流中再无立足之地。
守护好历史的沃土,才是种植今日之粮的基础,更是生发明日之花的根基。
历史当然不会全然重复旧路,但是未来必然承接历史的轨道而继续出发。我们可以继续建更好的新轨、开更快的新车,但我们不能脱轨而踉跄在危险的荒原。
承接过去,面向未来;立足当代,纵览古今。中华民族是乘坐在一辆史车上同来,还将驰骋于车同轨、心同德的未来。
来源: 东西北南 于 2015-09-11 12:58:29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38 次 (6760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本文内容已被 [ 东西北南 ] 在 2015-09-11 15:14:1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历史是由后人写的,某人说:历史就像小姑娘,任人装扮,任何后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给历史涂抹,且不说千年的历史,就是百年的历史,都要众说纷云,尤其是越是靠近历史事件,往往争论越大,原因就是没有历史的距离感,尤其很多人的自身利益在历史事件中有得失的情况下,如何客观地评价历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什么是客观,就是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或影响,不是以人的感情为依据,而是以历史的因果关系或影响来判断,好比草原上的狼对于羊群的关系,是弱肉强食的关系,是残忍的,是血淋淋的,但客观的影响是,狼使羊群的生存本能加强,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羊的物种生存进化,这个就是客观的评价这两者的关系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我用几千年,因为关于这个“几”千年,还有不少争议),我认为最据争议的历史人物就是秦始皇,且我认为历史贡献最被有意无意忽略的人物也是这个人,但凡提及秦始皇,人们除了冒出第一位统一帝国的皇帝外,大都要附上如何暴君统治,但对于这个人在中华历史上的贡献多不愿正视,好像多提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就是为暴政背书。
那么来看看秦始皇到底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首先,秦始皇是第一位在国家政治上层建筑大规模进行顶层设计和果断改革成功的人,
下面的评论来自维基:“废分封、置郡县、征百越、逐匈奴、修长城、通沟渠、销兵器、迁富豪、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 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对于中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对于中国版图之确立、对于中国民族之传承,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对后世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秦制在后世的影响 被称为“秦制百代“,后世朝代更替,乃至于皇权的正统性都要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块秦始皇的玉玺中来寻找正统性的。可见秦在开创历史的新局面上是何等重要。乃至毛泽东评价秦始皇是”最厚今薄古“之人。
秦的这个顶层设计,使得中华民族在过去两千多年中至少有1600年是领先世界的,也就是说,秦始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采取了最先进的制度,最能让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 。当然有人会争辩了,希腊的城邦民主难道不先进?大家看看在古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没有强大的中央政权的国家能活下来的国家民族文化有几个?!
中华民族几个强大的朝代兴旺时期都是以秦制为基础的郡县制通畅时期,而王朝衰落时往往又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被弱化的割据时代,所以无论是汉的藩乱还是唐的安史之乱,都是这个版本。。
“秦始皇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统一。根据史书记载,
夏朝万国,商朝千国,周朝八百国,西周后期还有二百国左右,
春秋时期一百几十国,战国后期形成「七雄」。这些国中之国书不同文、
币不同形、度不同尺、权不同衡、十里尚不同风。而秦始皇则前无古人地
在中国大地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
行同伦、一法度」的大一统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从秦以后,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源于秦人,
中国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续,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融合在
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中国在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想等各方面
无不打有秦始皇的深刻烙印:秦始皇在2000多年前建立的文治武功,
自此始终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 想想历史中有多少杰出的政治家能在短短十来年把庞大的
国家在整个制度上完全改造如秦始皇??想想毛爷当年写”
沁园春。雪“ 是是何等豪迈,敢把华夏千年的风流人物
不放眼内,盖因当年中国的新一代领袖们对共产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
认为这个开创性的制度将根治人类社会的一切痼疾,
但事实上实践中却发现这个大大超前的制度不适合自私的人类,
所以,在制度顶层设计上,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应该在毛之上。 中华民族在2000多年前实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这个统合,
后来的欧洲人一直在追求,一直到拿破仑到希特勒都想过,
但都是武功不到不成功,而美国做为欧洲人的旁支在林肯时代终
于把邦联搞成了联邦,算是完成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没有南北战争,就没有今天的美帝国!这个是为什么林肯在美国的
历史地位如此重要,美国最终在罗斯福FDR时代,真正建立起庞大的联
邦实权政府,美国人完成的这个统一的联邦,比较英联邦,是一个
划时代的变化,当然美联邦还有种族的融合这一门槛要过,
而欧洲人到今天还在尝试如何把邦联转向联邦,但在今天信息时代,
政治活动的脆弱性,让这种统合工作越来越难(想想,网络信息时代,
好像统合应该容易啊! 那只是表象,信息时代使差异更强化,
信息时代是不求同而可存异的政治正确的时代! 那么来看看想秦始皇这样的一位比凯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汉武唐宗都要重要的人物人在死后的得到的历史评价。 对秦始皇最有影响的历史定论首先来自秦灭后百余年的司马迁,这个人对秦始皇
的历史地位的评价的基调影响了千年的中国人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第一位的,太史
迁对秦嬴政的评价从出生(吕不韦)开始就基本是否定的,我一直在想,
司马迁如果是唐代人有机会在千年后看历史,会不会写嬴政写得有所不同(待续)
已有10位网友点赞!查看
文学城《文革网上博物馆》即将上线,征文活动启动,进入论坛,讲述你身边的文革岁月往事>>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论坛 ? 几曾回首 ? 历史的距离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历史评价:
所有跟帖:
? 儒家开创了以德治史的唯心道统,把历史编篡变成了一种文学行为。评价历史人物和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FarewellDonkey18- ♂ (485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3:23:37
? 儒家把内圣外王过分夸大 -东西北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4:00:28
? 谢谢, 十分认同和赞赏你的”远近史观“,”客观“的看法。另外,客观的很重要的一把尺是:生产力。 -我不信邪- ♂ (286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3:53:56
? 想想如果以“49大江大海” 的小资眼光来看没南北战争会得出什么结论,历史当然会因为细节而丰富,但过重细节,往往失掉大的总体结构 -东西北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3:59:14
? 完全同意,只说”大江大海“,不说前因后果,是不得要领,没有意思的。 -我不信邪-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4:45:09
? 好文!出手不凡啦!即使是腐朽的组织,其对外力的抵抗力,也强于没组织。比较晚清与美洲印第安人对外部侵略的反应可知。 -五-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4:51:48
? 顶一个!看看是否还会有人再说“英雄自古皆有意,美女何必都无声”? -Guerrilla-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4:51:55
? 人家是男的,好不好! -西北东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01:30
? 哈哈哈! -五-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06:32
? 抱歉,没看清:)看来那句话还得说哈 -Guerrilla-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27:56
? 东西北南--东方出生西方生活的北方男人,,哈哈 -东西北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11:04
? 第一次见面,握个手吧!好让他们看看清楚。我是工作在西北、出生在东南,女性,才发现你进城、入坛都比我早了很多。 -西北东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24:00
? 握手, 乍一看,以为是一个ID ,,难怪有误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呵呵 -东西北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34:15
? 为了避开“自身的利益”,历史要留给后人去评说,这是关键。提个意见,能不能把文章重新编辑一下,后面那几句话太长,看起来费劲。 -匆匆客-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07:40
? 请网管编吧,不知如何搞的 -东西北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10:04
? 赞,也觉得现代史,现代人可评论但不易结论,还是留给后人从历史角度去定论更公证些 -锦江河畔-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11:09
? 点赞。期待续篇 -八卦流星锤-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16:02
? 赞了。 -西北东南- ♀ (0 bytes) () 09/11/2015 postreply 15:16:33
? 网管,干脆现在先删掉这篇文章吧,早晚会的。 -华府采菊人- ♂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华府采菊人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08/06/2015 postreply 12:36:33
? 不是危言耸听。就是广告。历史从来就没有真实过,地球照转,物种演变。照镜子只能看到自己,和镜子是什么牌子的有个屁关系。。。 -FarewellDonkey18- ♂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FarewellDonkey18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08/06/2015 postreply 13:05:04
[20]侯成亚 2015-8-6 21:51 答17楼,我对你的评论也不以为然。陈寅恪是被吹起来的。他在史学或文学上究竟有何重大建树?他基本上是一个有个性的封建文人。他的所谓独立、自由,实质就是坚持宣扬封建文化的独立、自由。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文人把他的所谓独立、自由抽象出来,以为己用,以对抗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一些人”陈寅恪情节“的全部实质。可悲的是,这一”情节“的实质至今还没有那个大家、权威人士予以揭穿,许多人还在用它来招摇撞骗,混淆视听。
但是,封建文化终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只不过在中国靠它谋利益、混饭吃的人太多,因而十分艰难而已。 博主回复(2015-8-7 01:39):凡事编造的谎言都难以自圆其说吧。
[25]bridgeneer 2015-8-6 23:40 楼下有人讲历史唯物主义,国内这些年写的历史,有多少是实事求是的? 博主回复(2015-8-7 01:38):历史是留给后人评说的。 . [24]孙友甫 2015-8-6 23:22 难怪现在缺乏文化,是因为有人在一段时间内编造历史。 博主回复(2015-8-7 01:49):编造的谎言始终难以自圆其说,早晚会成为笑柄的。 . [23]QunsenniaRuleTW 2015-8-6 23:17 Science will be a vassal of Politics forever. 博主回复(2015-8-7 01:48):与、科学也要超越政治。 . [22]陈祥龙 2015-8-6 22:52 历史事实是什么,诸多历史细节的关系是什么,对一段事实该怎么评价,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认知,他们的“经”是不同的。
小时候学历史课本,对起义都是褒扬居多,那些被不同朝代统治者痛恨的“寇”们,被认为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抛弃了之前的“经”,换成新的“经”。同样,30年盛世,也有人感觉一团糟,“社会”究竟还有没有“主义”,还是成为征敛的对象,膏腴着那些大老虎们?
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的历史,恐怕渐渐地要成为“政治”了。 博主回复(2015-8-7 01:45):学史的目的就是借鉴,今天的历史是后人的借鉴。
编造的历史始终会有漏洞的。 . [21]侯成亚 2015-8-6 22:16 谁人不讲、不希望独立、自由?只有陈寅恪才讲独立、自由吗?毛泽东、共产党就不讲独立、自由吗?毛泽东、共产党流血奋斗几十年,不就是向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争独立、自由吗?
独立、自由本身并没有错i,关键是你从什么样的立场 出发,争的、要的是什么样的、什么人的独立、自由。
历史和现实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有少数人剥削、压迫大多数人的独立、自由,就没有大多数人不受剥削、压迫的独立、自由!别拿些抽象的、美妙的词语、口号骗人了! 博主回复(2015-8-7 01:46):不知道你说的独立、自由是什么样子的? . [20]侯成亚 2015-8-6 21:51 答17楼,我对你的评论也不以为然。陈寅恪是被吹起来的。他在史学或文学上究竟有何重大建树?他基本上是一个有个性的封建文人。他的所谓独立、自由,实质就是坚持宣扬封建文化的独立、自由。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文人把他的所谓独立、自由抽象出来,以为己用,以对抗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一些人”陈寅恪情节“的全部实质。可悲的是,这一”情节“的实质至今还没有那个大家、权威人士予以揭穿,许多人还在用它来招摇撞骗,混淆视听。
但是,封建文化终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只不过在中国靠它谋利益、混饭吃的人太多,因而十分艰难而已。 博主回复(2015-8-7 01:39):凡事编造的谎言都难以自圆其说吧。 . [19]曾杰 2015-8-6 20:19 犹太教和儒家是奠基了史学和律法、伦理的文化模式,而不是历史就是史书,也不是说法律就是圣经和伦理就是论语,而是说奠基了一个文化范式,如同,科学一样,一个科学方法的范式,不等于一切论文和文献乃至教科书就是绝对正确。
儒家的“盲信书不如没有书“,孔子的”述而不作“,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表述一个排除主观因素和客观研读知识的道理 - 历史不是指历史书,而是指历史史实。
关于日本的洋葱头模式(http://tv.cntv.cn/videoset/C14409/)和俄国的民族是独特,以及美国的精神等,全都是一个独立人格精神的表述。
回答评论12的回复CCTV视频网址。 博主回复(2015-8-6 21:17):民族需要继承,历史需要传承。 . [18]wangbignose 2015-8-6 18:25 对于17楼的评论不以为然,我坚信陈寅恪先生的理念,独立、自由!不应该非强加于什么主义!尽管与当朝要求不符。另外,建国这么多年,连民国史都没有,还什么主义呢…… 博主回复(2015-8-6 21:18):历史应该是史实。 . [17]侯成亚 2015-8-6 17:52 本人爱读史。
读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否则,阅读越糊涂,越迂腐。
经,即儒家经典,本质上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封建文化。所以,国人讲了两千年的经,封建专制统治也就延续了两千年。现在,如仍以经作指导,那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把中国拉回到专制社会去。
中国历史的真实面目,基本上都被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即儒家文人颠倒了,搞乱了。不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这种颠倒和混乱还要继续下去。
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主要在子、集之中。比如,墨子“兼相爱”思想比欧洲资产阶级的“博爱”早了近两千年。其“交相利”的思想包含有现代市场经济合理因素。中国如以此为指导,其发展将会是另外一种面貌,也许,中国会先于西方进入现代化呢。可惜,它被封建统治者和儒家文人打压下去了,它根本就没被允许成为什么“门窗”。中国传统文化从里到外都是儒家的一统天下。 博主回复(2015-8-7 01:41):你可以看看18楼与20楼的答复。 博主回复(2015-8-6 21:25):儒家经典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流传久远。 . [16]白图格吉扎布 2015-8-6 16:54 “九三”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对坚持抗战历史真实,促进国共两党合作,和全民团结,进而振兴中华有重大意义。 博主回复(2015-8-6 21:24):对目前中国国内的丝炒、对台海局势都有现实意义。 . [15]汪育才 2015-8-6 14:42 人们重复昨天的故事,完全是为了今天的需要。(这句话不知是哪部电视剧的台词),倒也颇有深见。 博主回复(2015-8-6 21:23):对目前中国国内的丝炒、对台海局势都有现实意义。 博主回复(2015-8-6 21:22):今天的不需要的史实,难以被重新提起了。 . [14]QunsenniaRuleTW 2015-8-6 14:15 本人已经发现了电子电量是可以改变的了;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么,本人是不可能告诉你们的。因为这是我们家族的私有财产,外人无权知晓!所以,你应该明白:毫无疑问的是,科学自从出现一直到现在,始终都是豪门巨虎,世家显贵的玩物和私有财产,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博主回复(2015-8-6 21:20):科学自从出现一直到现在,也不是自私保守主义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