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小二哥李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夜来香餐厅。。

(2025-11-12 17:57:53) 下一个

文革后期和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出于当时非常神秘,和后来大家都恍然大悟的特殊原因,广州的市井对中央文革的政治气氛总是有半拍子的先见之明。正如楼下人说的,让人有点以为自己有能够隔空感物的幻觉。

大概是毛主席逝世前后,我在卖小人书的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刘邦死后周勃陈平除吕雉的小人书,而且还相当不贵,那时候广州小屁孩喜欢吃的果味雪条四分钱,奶油雪批一毛钱,那本小人书也就是我这些小屁孩可以承受的价钱,我忍了冰棍瘾用那钱就当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外册买回来带到我妈妈的办公室,谁知道被那些大人们争相传阅,传遍了好几个科室,还问我在哪里买的。

不久后,毛主席逝世,老广市井街照骂孩照跳,都没有北京那种天塌下来的感觉。突然某一天一大早,广州红旗印刷厂五层楼高的厂房吊出落地的大号鞭炮,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红鼓,我们这些过年拿花炮当小手榴弹的小屁孩还真的没见过这么大的炮。噼里啪啦,到最后那一声巨响简直就是后来报纸上说的“十月惊雷”,然后就是锣鼓喧天的工人游行队伍从工厂走上大街。原来是印刷厂在印“十月惊雷”的报纸,工人们先读到,比市井先跑了大半天。

离红旗印刷厂不远是广州大沙头客运码头,珠三角省港澳的大咖小混特别是各地的乡亲们都要从此出入。那声惊雷过后,客运站的人潮明显多了起来,很快就在对面盖了一个公共厕所。以当时的标准,绝对是高大上,因为那栋建筑是正儿八经的水泥楼,有高过人头的墙,和墙顶与屋顶有通风的花墙,室内高高的天顶,印象中比现今湾区的小黑屋还要高,还刷了白灰还有水龙头。刚盖好的时候还以为是客运站的售票厅呢。不过那栋楼的旁边空气的特色是绝对不会被误会的。一时间那栋楼就变成了邻里的地标,连我们家里有洗手间的机关大楼子弟都知道堵车的时候可以去客运站解决问题,只是要互相提醒带上昨天的报纸。旁边街巷没有报纸的子弟就更不用说了,就带把泥沙。经常在那里见到熟人,然后互相问候一声吃了没有。

不久后就在厕所门前,就真的多了一个摆摊的大排档,用水管从厕所引水出来,洗涮蒸煮,人来人往,夹杂着各种方言,和各种吃坐的姿势,各种味道,更加热闹,变成了连百里开外的乡亲们都知道一上岸码头对面厕所就有吃的地标。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大排档打烊,人潮逐渐稀落,空气就回归本来的夜来香特色。

邻里们最难理解,后来终于有乡亲们解答了疑难:你们城里人真是锦衣玉食,不知在乡下带水龙头的厕所简直是劳斯莱斯的存在,去省城夜来香餐厅吃上一顿,连吃带蹲洗浴一条龙,回乡下可以吹半辈子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