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3)
2022 (56)
2023 (134)
2024 (87)
2025 (3)
如果两个东西的功能完全一样,只是语言标签不一样,那他们就是同一个东西。如果一个物质是流动的,零度变成固态,100度开始沸腾,人喝了可以解渴,中国人叫水,西方叫Water.
如果信“一切唯心造",那就是相信:这个地球、这个宇宙,这个太平洋,撒哈拉,帝国大厦,牛顿,爱因斯坦,耶稣,我,都是“心”造出来的。
基督徒一听,你这个心,这个佛性,不就是我们的上帝吗?佛性无形无相,上帝也是 no form no shape. 认识上帝很难,认识心也不容易。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基督教也是从来都反对偶像崇拜,伊斯兰教更是为了避免偶像崇拜,连穆哈默德的像都不能画。
佛说这些“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显然不是我们的肉心,也不是我们平日里说的心。他能声称知道,就不应该像我们普通人是“听说”,也不是科学家推理、想像、猜测,他说“如实知见”,意思就是,他真的“见到”这整个造物的过程。这个“见”应该不是拿眼球看,眼球才能看多远呢?
就像耶稣说上帝造一切,他也不应该是听说,也不是推理,也不是信仰,而是如实了解看到整个造物的过程。
===========
当物理学家在那里争论:这个东西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的时候,他们其实有个简单的、根深蒂固的假设。就是世界上的东西要不是波,要不是粒子。而且,你如果是波,就要有波的样子,是粒子,就应该有个粒子的样子。否则人们觉得你这个东西难以让人理解(其实意思就是我无法把你的行为放进我以前形成的框架内)。
但是当人们认为一个东西难以理解的时候,他们不觉得自己错了,而是觉得世界错了。你这个电子就没电电子的样子,飘飘忽忽的。好像说某人就没个正形,但是什么叫正形呢?
宗教界也有这样的倾向,人们纠结于,那个最高的,到底是什么?要么是佛教里的心,要么是上帝。你不可能又是佛性,又是上帝吧。
我倾向两者相同,我佛性、上帝交替使用,类似波粒二象性,怎么方便怎么用,毕竟现在的水平还不能通达究竟实相。用波解释方便的时候就用波,用粒子解释方便的时候就用粒子。
可以信那是粒子,也可以信那是波。因为凡人的语言和想象力限制了对真实的认识。
研究现象的时候,就用佛性,祈祷爱心的时候就用上帝。:)
-----
人说 : 【人生皆苦对比离神则苦、随神则乐】;好像佛教只知道苦,没有出路。
其实佛教除了苦集灭道,也求常乐我净,一个说苦的根源是离开神,一个说苦的根源是迷失自心,明心即乐。
所以,心就是上帝,追求的目标,佛教叫做 明心见性,基督教叫做Know God.
======
华严经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华经 - 譬喻品
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我只是这样摆出来,佛教需要实证,基督教认识上帝也需要实证。
人们在某个层次时,可以认识一点上帝,也可以了知一点佛性。
佛是正遍知,无形无相,不是这个肉身,佛性无形无相全知全能全在,上帝也如此。
好吧,有时间会去看看一兄所提及的《楞严经》。但是还是很满意因看了你的文而突发思考引发的一些自主意识下的新看法。可见,交流有时会激发所谓的”灵感“。
可以参看《楞严经》中关于“心”的探讨,也可以参考达摩的论述,“心”,不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那么简单。就像上帝也不是普通人理解的一个具体的人格神。
当年佛的最好的侍者,阿难尊者,跟着佛学了很多年,没有实修,也不知道“心”是什么。
不是一般想象的有心,有物,二元论。
==========
那另外一只脚站在了哪里呢?没有分别心之心态来分享一二吧。
唯心和唯物,试说一二。唯心是内,唯物是外,当闭上眼睛面对心境的时侯,即一切唯心造。因为关闭了口鼻眼身行外在的一时物质性连接,只面对自我内在的”意“自处了,这时,可说,此时是”一切唯心造“。这就是我理解的一只脚站得住的”证“说。”一切唯心造“之说有条件限制。”圈内之说“的百分之百之说。到了圈外这个物质世界就不”灵“了。可延伸来说,这种说法是一个人的自证,不是证的全世界。这种结论是适合一个个体,但不适合群体。因为自身个体可以选择这种相信”一切唯心造“,但不能也去证外在的别处的他人的它物的”一切唯心造“。
我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去认为专注个体的修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意义不大,但确实是对自身的最大,前提条件是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轮回于人世,也就修成了那个所谓的最大修行,但是这辈子一个人自己修好了,下辈子还要转世来人间重新过活还要重修,那,请问,这样的今世修成到底是修成了修好了什么了呢?那不还是要面对这个物质世界吗?改变了什么呢?修成了什么了呢?
最近看了一位说是见过神仙的道长视频,张至顺道长。他说他见了几次神仙,他说他修行的时侯,心想一个人修行很孤单,结果一只老虎就来陪他修行了好多天,后来他的师兄弟们来陪他一起修行,那只老虎就没有再来了。。但这个真实故事给我的启迪是,这么厉害的人,到头来也不过如此,他在世时的影响力还只是一点范围。
定论重点来了,修还是要大家一起修,才是最好的修,自身修成了,意义上来讲,只是意义上的修好了一半的修而已。即内修--“一切唯心造”。
而外修呢,就是面对外面的唯物世界了,这也是修的一个提升过程,即”一切唯物造“修行过程。即外修。即实证过程的表现形式之一吧?
先内修,后外修。这是一个过程。但我此时还有一个悟得,就是双修这种太极氏的一种修法了。
佛住在门内,首先是内修。以己证佛之后再去证给世人达到渡世人的效果。。即完成外修。。最终还是回归了太极双修之修。
道住在门外,是内修兼外修,以常人之现实去证真道而渡想得道之人。。也是体现了太极双修之修。
至于上帝修法。我理解是叫人因”相信“,直接跳过了内修,在”信“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了外修,即因”信“省了第一步的内修,这很多人做不到啊,因为去教堂的不一定是真信上帝的。
这三种修法结合一下,也许修成之日,指日可待。人类发展的未来应该是在全民一起修行上。。个体修行只会周而复始,变来变去还是不离其踪,总是走在修的路上,看到修的尽头却永远是走不到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