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不知道怎么蒙面,所以就实名出声的,《西风的话》

(2025-10-17 09:13:47) 下一个

 

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家里LD在听“西风的话”,说是刚刚见过面的唐克叔叔昨天寄给他的。西雅图的叔叔,是个有故事的人。今年早春自驾周游的时候,路过西雅图,也去拜访了唐克叔叔,那天的见面,是从波音公司的博物馆开始的。

******

很多年前,就知道唐克叔叔,为奠定华人工程师王助,作为波音公司的首位总工程师,而收集资料奔走游说出资出力锲而不舍的事迹。唐克叔叔,在波音公司工作了35年,义工解说员做到现在,做了25年。听他讲波音,满怀热情;听他讲飞机,如数家珍;听他讲专业技术,深入浅出;听他讲王助,娓娓道来。

唐克叔叔77岁了,作为专业人士,他的业余爱好也丰富多彩,他在西雅图开办了滑雪俱乐部和帆船俱乐部;饭后恰逢天气放晴,我们一起去看唐克叔叔的帆船俱乐部。夕阳余晖,细雨飘洒,Lake Washington 金光璀璨,彩虹之下,唐克叔叔精神矍铄,熠熠生辉。唐克叔叔说,他现在把俱乐部都转给年轻人去做了。

“在博物馆做义工,会一直做下去,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万一就有人把王助这一段拿走呢,我要在那里看着”。我说,唐克叔叔,您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写一写你们家的回忆录吧。叔叔家兄弟姐妹六个人,去台湾之后,全靠他母亲一人抚养;因为身为国民党将军的叔叔父亲,和赙仪王维一起,被关在抚顺的战俘营。叔叔说,“还好我们放假是可以去外公外婆家里,你知道我外公是立法委员”。

“一个人,要多有趣,多通透,多充满活力,多富有情怀,才能做到,像唐克叔叔这样”,我们两人,在去旅馆的路上说。

******

唐克叔叔寄来的“西风的话”,我一听,很熟啊,是埋在记忆里很久远的旋律啊,和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样久远了,很好听很悠扬很怀旧,而且,还很温暖不伤感。

所以我今天唱一下,唱的时候,脑子里浮现最多的,是听到或者哼唱这首歌的初中时代,是骑着脚踏车,在复兴路上在汾阳路上在岳阳路上,西风之下,梧桐树叶纷纷飘落…

以下信息来自谷歌 - 

这首歌原自黄自,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歌曲以简洁旋律与文学性歌词结合,成为近代儿童歌曲的典范。

黄自(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川沙人,中国近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炎培之侄。1928年入耶鲁大学学习西洋音乐理论与作曲,隔年毕业回国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校。1935年,创办上海管弦乐团。弟子包括贺绿汀、丁善德。

在中国现代,贺绿汀始终是音乐界中流砥柱人物。贺绿汀曾在黄自追悼会后发表〈哀悼我们唯一的导师黄自先生〉,并终身称黄自为“最大的恩师” ,有人对此大加责难。然而,贺绿汀依然重申: “我过去称黄自为恩师,现在我还是称他为恩师,他对我的帮助不能否定,否则对我良心不安。”

国共内战后,黄自的历史地位和评价经历了多次变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黄自受到高度评价和赞誉,一度称之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音乐家”[2]。反右派斗争后,黄自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文化的悲剧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他的音乐被批判带有“ 艺术至上、技术至上等浓厚的资产阶级气味”,“ 实际上同聂耳、星海以来的革命群众歌曲相对抗”[3]。其弟子钱仁康、贺绿汀等也遭到严厉批判。

直到改革开放后,黄自的贡献才重获大陆音乐界的重视。如今,黄自铜像树立在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内,一贯温蔼带笑,屹立不朽。 正如黄自在《乐评丛话》所说的:“人的感情左右是一时的,但艺术是永久的,评乐时果然谁也不能完全脱离感情作用,但一时的毁,既不能使天才创作永久埋没;一时的誉,也不足以使平凡的作品免受时代的淘汰。所以只有时间是最公允、最准确的音乐评论家。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