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陪练和瓶颈

(2011-04-07 08:52:56) 下一个

很多孩子刚学琴时家长的陪练问题,以自己过去的经历来说,能不陪时最好不陪,但家长可以伸长耳朵去听孩子练琴的过程,并在合适的时机给孩子提醒。孩子练琴时除了练习从老师那里学的技巧外,更多的是培养注意力的集中,毅力,耐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源于手指的弹奏,耳朵的辩听,及其自我纠正。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每周的音乐课的老师辅导使这一过程得以延续。家长的陪练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对淘气的孩子的毅力和耐力也是负面的。

刚学琴时,孩子的兴趣很高,遇到以鼓励为主的老师时,孩子练琴的自觉性是很高的,进步也很快。但当难度加深或遇到以纠错为主的老师时,孩子会很快的失去练习的兴趣。这是所谓的瓶颈问题。这是一个从我要学,到要我学,最后达到我要学的新的境界的必经之路。瓶颈问题会发生在学琴的任何时段。这时是家长介入的必要时期。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关系到孩子将来的个性,也是家长个性取向(虎妈或羊妈)的问题。难度是可以通过强化练习去克服的,这也是越往后练习的时间需要越多的原因。老师是可以更换的。以鼓励为主的老师给孩子的鼓励越多,瓶颈发生的时间越晚。所以初学时找以鼓励为主的老师是明智的。但以纠错为主的老师会使孩子初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基本的指法和技巧。如果孩子能适应老师的教法,瓶颈发生的时间会晚一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