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boris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关于农村的抽水机,有经历的请谈谈。

(2025-04-16 07:36:11) 下一个

关于农村的抽水机,有经历的请谈谈。

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五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抽水机的购置和运营成本问题,以及更进一步的那时农村引进动力机械的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

没下过乡也没在农村生活过,只是从报纸和文学作品读过一些东西。

五十年代,在部分农村已经有锅驼机提供动力用于抽水浇地了。文学作品中开锅驼机是当时农村小知识份子(比如念过高小)负责的工作。

这里大部分人估计锅驼机这名目都没听说过。下面连接有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4%85%E9%A9%BC%E6%9C%BA/5395157

锅驼机烧煤或木炭,是外燃机,热效率低,这个介绍里的马力数也很小。但是适用于大部分没有电力的农村。

锅驼机在当时不知道售价多少,当时的农村很穷,估计很少的村子能买得起。而柴油发电机用的油在那时是稀缺资源,也不是农民用得起的。根据1956年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各高级农业社里备有锅驼机、柴油机的很多。就以我们在山西省解虞县作调查的那个社来说,就有锅驼机、柴油机十多台。 这应该是当地领导搞的典型之类的假大空。

六十年代水泵价格不知多少,浇一亩地需要电费多少有谁知道?由于当时农村靠人力和畜力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人力成本相比现代机械生产方式(设备和运营费用)太便宜了,我的理解是除非政府给予补贴,比如农机制造业和电力都是补贴的,农民既没有动力用机械也用不起。

在中国比较早出现在农村的动力机械是手扶拖拉机。七十年代后期政府主导大力发展。七十年代12匹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价格不知道是多少,应该是几千元,那时一辆解放牌卡车卖大概两万元。大部分农村可能一个生产队才能凑钱买一台。但是这些手扶拖拉机到了农村大部分时间都在搞副业搞运输,说明这些业务比种粮食更效益高,中国农村过分密集和廉价的人口,以及当时的政策限制农民搞其他经营,在客观条件上是不利于引进机械化农业的,只有当农民有了其他出路去挣更高的收入,造成农村劳力成本升高,才有动机去用机械取代人力。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