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boris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家里的老箱子--毛泽东时代的回忆

(2017-04-18 08:16:40) 下一个

家里的老箱子--毛泽东时代的回忆

前年家里老人过世,回去收拾房子里的东西。从床底下拖出一只布满灰尘的皮箱子。这个箱子应该是母亲当年从家里出来工作的时候带出来的,几经搬迁,已经没人记得里面装了什么。

打开箱子,不禁令我泪下。原来里面满满的装的是旧衣服,从小孩时候的各种旧衣服裁剪的布片,一捆一捆的放在里面。这些衣服被收藏在这里,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家里缝缝补补之用。

现在的中国人,恐怕难以想象毛泽东时代物质和精神的贫乏。在七八十年代引进国外大型成套化纤设备之前,每个人所有穿着打扮都是靠棉布。记得北京是每人一年18尺布票,上网一查,说是成人做一套衣服是3米,儿童2米,那大人一年只够添置一套外衣一套内衣,棉袄棉裤之类的(那个费布就更多了。。。),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攒出一套布料来。别忘了,还有床单被套啥的也要布票呢。小孩长个子,一年几套总是要的,要新的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孩小的时候穿哥哥姐姐的,大了穿爸爸妈妈的,没新衣服穿的时候旧衣服上基本上总是带补丁的。我大概从七八岁开始就学做简单的针线活给自己补衣服。

如果有天真的不知食肉MI的读者发问,那可以穿呢子的。。。对了,呢子的衣料布店里倒总是有的,可是你穿得起么,大概起码19块钱一米,反正我家穿不起,一般老百姓就更穿不起了。

五十年代的时候,供应还好一些,父亲一年发四套军服,到了六十年代,不成了,改两套了,棉军衣四年一换,棉大衣八年才换一套。坐机关的干部还过得去,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战士就惨了。军人不发布票,所以那个时期还有个现在人匪YI所思的东西,叫做汗衫背心票,专门发给军人买背心裤叉之用,现在忘了一年可以买几条了。。。

那时候每家每户旧衣服都留着能改就改,不能改就留着做补丁,最后还能用来做拖把擦个地。这箱旧衣服随着父亲工作调动从北京到外地,又从外地到北京。。。

拜托邓小平的改革,后来普遍生活好了,没人打补丁了。老人的心思,总是这也舍不得扔,那也舍不得扔,终于被人遗忘在那个角落。

毛泽东的时代,就是个勉强活着饿不死(有时候那个也不能保证)。谁都老大年纪了还美滋滋地把它说成人民幸福生活的,都是老年CHI呆发作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