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坚守孤独

(2013-11-05 10:35:35) 下一个

坚守孤独


李银河 (2013-11-04 13:46:20)
 

 

有句古话,话糙理不糙,说人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指的是人孤独来到人世,最终孤独离世。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但是其真实性无与伦比。

有句古话,话糙理不糙,说人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指的是人孤独来到人世,最终孤独离世。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但是其真实性无与伦比。 人虽然在物质上不可能孤独,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孤独的。我看到的在物质生活上完全孤独的人有两例,一个是梭罗,他在瓦尔登湖自耕自食,但只是很短时间,而且还是要去旁边小镇买些火柴和盐一类的日用品,因为他不可能自己制造出火柴和盐;另一个是诺奖得主库切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男主人公,他为躲避战乱在荒野中自耕自食,靠种一点南瓜西瓜以及猎小鸟蜥蜴为生,最终变成一副骨头架子,进食的功能都萎缩了。人要生存,必须靠周围的人提供生存的必需品,因此人在物质上不可能完全孤独。然而,精神上的孤独是可以做到的,即在精神上不依赖于任何人。 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存之外,在人际关系上也不可能完全孤独,但是这种关系也不妨碍人在精神上的孤独。人从出生起就离不开人际关系,至少离不开父母亲情,否则不会出生,无法存活。但是,人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比起对物质需求的依赖程度就低了很多。血亲无法选择,姻亲和友人却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要还是不要,有还是没有。     人虽然在物质上不可能孤独,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孤独的。我看到的在物质生活上完全孤独的人有两例,一个是梭罗,他在瓦尔登湖自耕自食,但只是很短时间,而且还是要去旁边小镇买些火柴和盐一类的日用品,因为他不可能自己制造出火柴和盐;另一个是诺奖得主库切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男主人公,他为躲避战乱在荒野中自耕自食,靠种一点南瓜西瓜以及猎小鸟蜥蜴为生,最终变成一副骨头架子,进食的功能都萎缩了。人要生存,必须靠周围的人提供生存的必需品,因此人在物质上不可能完全孤独。然而,精神上的孤独是可以做到的,即在精神上不依赖于任何人。

 

    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存之外,在人际关系上也不可能完全孤独,但是这种关系也不妨碍人在精神上的孤独。人从出生起就离不开人际关系,至少离不开父母亲情,否则不会出生,无法存活。但是,人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比起对物质需求的依赖程度就低了很多。血亲无法选择,姻亲和友人却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要还是不要,有还是没有。

果你仔细观察,所有那些跟他人粘稠地搅在一起的人,大都没有什么精神生活,他们只是像没有离巢的小动物一样,相互偎依取暖喂食,懵懵懂懂地陷在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当中过活。只要他开始思考,开始过精神生活,他就会体验到孤独的滋味,他人只是倾听者,最好的情况是个知音,能够起点共鸣做点回应而已。归根结底他还是孑然一身,如李密在他的著名的陈情表中所说的那样: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因此,过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每一个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这一选择可以是充满自信的,充满愉悦感的,神采飞扬的,自由自在的,甚至是兴高采烈的。

    一般人总是害怕孤独,正因为人天生需要他人帮自己提供物质的基本条件和人际关系这两样东西,缺了这两样东西,人无法生存。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人就在精神上也培育起依赖他人的心理,内心形成了一种依赖他人、与他人难舍难分的冲动,这种冲动发泄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就是亲情;发泄在有爱情关系的人身上就是爱情;发泄在有朋友关系的人身上就是友情。人会觉得有了这些联系和情感才是好的,不能容忍没有这些情感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人才会害怕孤独,讨厌孤独,觉得孤独是一件非常凄惨的事情。不仅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孤独状态,而且不能忍受精神上的孤独。

 

一般人总是害怕孤独,正因为人天生需要他人帮自己提供物质的基本条件和人际关系这两样东西,缺了这两样东西,人无法生存。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人就在精神上也培育起依赖他人的心理,内心形成了一种依赖他人、与他人难舍难分的冲动,这种冲动发泄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就是亲情;发泄在有爱情关系的人身上就是爱情;发泄在有朋友关系的人身上就是友情。人会觉得有了这些联系和情感才是好的,不能容忍没有这些情感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人才会害怕孤独,讨厌孤独,觉得孤独是一件非常凄惨的事情。不仅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孤独状态,而且不能忍受精神上的孤独。 而实际上,精神上的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人生最常见的状况,和最终的状况。所有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过的都是一种在精神上绝对孤独的生活,叔本华尼采卡夫卡就不必说了,就连罗素这样非常喜欢陷入爱情的人,当他思考时,也还是一个在精神上绝对孤独的人。不能想象一个在精神上依赖他人的人能够成为思想家。所以对于精神上的孤独我们应当欣然接纳,安之若素,不必总想回避或者逃离这种孤独的状态。 对于大思想家来说是如此,对于一般人来说难道不是如此吗?如    而实际上,精神上的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人生最常见的状况,和最终的状况。所有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过的都是一种在精神上绝对孤独的生活,叔本华尼采卡夫卡就不必说了,就连罗素这样非常喜欢陷入爱情的人,当他思考时,也还是一个在精神上绝对孤独的人。不能想象一个在精神上依赖他人的人能够成为思想家。所以对于精神上的孤独我们应当欣然接纳,安之若素,不必总想回避或者逃离这种孤独的状态。

 

    对于大思想家来说是如此,对于一般人来说难道不是如此吗?如果你仔细观察,所有那些跟他人粘稠地搅在一起的人,大都没有什么精神生活,他们只是像没有离巢的小动物一样,相互偎依取暖喂食,懵懵懂懂地陷在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当中过活。只要他开始思考,开始过精神生活,他就会体验到孤独的滋味,他人只是倾听者,最好的情况是个知音,能够起点共鸣做点回应而已。归根结底他还是孑然一身,如李密在他的著名的陈情表中所说的那样: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果你仔细观察,所有那些跟他人粘稠地搅在一起的人,大都没有什么精神生活,他们只是像没有离巢的小动物一样,相互偎依取暖喂食,懵懵懂懂地陷在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当中过活。只要他开始思考,开始过精神生活,他就会体验到孤独的滋味,他人只是倾听者,最好的情况是个知音,能够起点共鸣做点回应而已。归根结底他还是孑然一身,如李密在他的著名的陈情表中所说的那样: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因此,过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每一个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这一选择可以是充满自信的,充满愉悦感的,神采飞扬的,自由自在的,甚至是兴高采烈的。

    因此,过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每一个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这一选择可以是充满自信的,充满愉悦感的,神采飞扬的,自由自在的,甚至是兴高采烈的。

 

一般人总是害怕孤独,正因为人天生需要他人帮自己提供物质的基本条件和人际关系这两样东西,缺了这两样东西,人无法生存。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人就在精神上也培育起依赖他人的心理,内心形成了一种依赖他人、与他人难舍难分的冲动,这种冲动发泄在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就是亲情;发泄在有爱情关系的人身上就是爱情;发泄在有朋友关系的人身上就是友情。人会觉得有了这些联系和情感才是好的,不能容忍没有这些情感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人才会害怕孤独,讨厌孤独,觉得孤独是一件非常凄惨的事情。不仅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孤独状态,而且不能忍受精神上的孤独。 而实际上,精神上的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人生最常见的状况,和最终的状况。所有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过的都是一种在精神上绝对孤独的生活,叔本华尼采卡夫卡就不必说了,就连罗素这样非常喜欢陷入爱情的人,当他思考时,也还是一个在精神上绝对孤独的人。不能想象一个在精神上依赖他人的人能够成为思想家。所以对于精神上的孤独我们应当欣然接纳,安之若素,不必总想回避或者逃离这种孤独的状态。 对于大思想家来说是如此,对于一般人来说难道不是如此吗?如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2f8gy.html) - 坚守孤独_李银河_新浪博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直言好 回复 悄悄话 李银河收养了一个儿子,建议有关人士关注这个孩子,别让李银河有下魔爪的机会。
无知无为 回复 悄悄话 李银河不孤独,在西方有她的启蒙者和支持者,李银河代表了一种叫做叛变的文化。西方文化就是一个不断叛变、说好听点就是不断革新的文化,一切此类的叛变精神起源于犹太文化的终极叛徒——耶稣基督。

共产党也是叛变之徒,叛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跟李银河属于一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