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植物,常被人们看重的是花的娇艳、颜色的明丽;而叶子,不过是衬托之物,任人弃置。花与叶在世间多不相伦,一如人与人之间,命运的高下分明。
但有一种花,花与叶总是相依相生,水面上一片片绿叶舒展,正好托起一朵朵粉红或乳白菡萏。卷舒开合,皆随天真自然。花与叶,那样和谐,那样难得地平等。
博文《留得残荷听雨声》发表后,文城网友YP 留言说在他的诗词作曲系列里唱过这首诗。 我让他别夸我,向他推荐网友 Supercs88 (Super)才是“古诗词功底了得”呢。 Super 对古代与现代的诗词真是随手拈来,如数家珍,并能随口吟出自己创作的诗词来, 字词优美,意境脱俗,对仗工整。 文城还有红树,喜欢填词,清丽有趣。
Super 在我的博文中留言推荐李商隐的《赠荷花》。
在李义山的眼中,荷的花与叶,仿佛是理想的伴侣。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君臣,能够像荷花与荷叶一般彼此映照,本就应是人生中最美的境界。可惜人生不是荷塘,世事常常是“花入金盆叶作尘”,一个被珍重,一个被遗忘。 中国自秦2500年,皇权之下,多少后宫女人如叶作尘。
李商隐仕途坎坷。晚唐时宦官专权,牛李两派党争激烈, 牛党人令狐楚大力提携他,偏他对李党人王茂元的女儿一见钟情。 王家很欣喜拉过来一个牛党人做女婿。成亲后,牛党人觉得李商隐是个叛徒;而李党人认为他不顾师生情义而重女色,也疏远他。
在党争的漩涡中,诗人心怀郁结。有了爱情,丢了前程。 夫人也很快病逝。世间事常常不能两全。这首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情。 读到结尾,会觉胸口一紧。其实世界上不论何种制度,多党则互斗,一党则内斗。没有明君,很难置身事外。
美好的事物注定难以久长,虽然荷花荷叶互相依存,但花会败,叶会枯。 美人红颜易老,帝国由盛而衰。 纵然曾经璀璨生辉,也难逃岁月的无情。 诗人短短数句,将依存的美好与消逝的痛楚写得凄婉动人。
后人有说,这首诗或许是李义山写给夫人王氏的。我想,诗不必拘泥于一人一事。花与叶的相依,本就是人世间理想关系的缩影。我们在诗句里读到的,既是李商隐的惋叹,也是每一个渴望理解、渴望相伴的人心底的柔软。
古诗词讲究用典。 我以前不理解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义山的诗词。 想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咏白海棠》中诗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再读李义山,似乎品出了黛玉“不喜欢”的个中滋味。
曹雪芹的《咏白海棠》, 采用了比喻、象征、拟人、设问、神话传说和直抒胸臆等多种手法,写出了一个热恋中少女的心声。黛玉在做人、观念和爱情上洁身自好,执着而又坚贞。 难怪她不喜欢李义山这样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一蹶不振;也区别于宝钗那样伪善虚假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暗藏心机之狡猾。
不知为什么,我读到“花入金盆叶作尘”之句, 想到了现代的爷孙恋,谁入了金盆谁化作尘,怕是众说纷纭、一言难尽。荷塘的花叶,岁岁枯荣。人世的悲欢,亦不过如此。诗人留下一句“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听见那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