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书,读到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也就觉得爽口,不明白好在哪里。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还是说不出如何个好法。但古人不是说了吗: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池塘生春草”显然属于“不必解”,事实上,大白话一句,也没什么可解的。
不过这也许是因为“池塘生春草”太过普通。记得当年村村都有好几个鱼塘,放养的塘鱼有鲢,鳙,草鱼等,野鱼则以罗非鱼为最多,原是从埃及尼罗河一带引进的,所以又叫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罗非鱼什么都吃,而且能自然繁殖,不像鲢鳙草每年都得投放鱼苗。
养鱼基本没什么成本,青草树叶什么的随便往里扔点就行了。对了,你会看每个鱼塘都有个码头,上面搭有小木屋。这是干嘛呢?你再猜不着的,厕所!俗话说:狗走千里吃屎,鱼在池塘吃屎(后半句是瞎编,呵呵),特别是罗非鱼吃得最起劲。而且池塘肥了,塘边的草就长得好,各种浮游生物也多,别的鱼也就都有食了。
这样养出来的鱼都能吃?太能了,百越南蛮,什么不吃?再说了,狗不也吃屎吗,庄稼不也是粪浇出来的吗?
夏日上鱼塘方便是一大乐事:清风徐来,蝉鸣四起,看青草池塘,众鱼穿梭争抢,好不热闹。正是:
莫道池塘浊且浅,观鱼胜过富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