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天下午抵达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苦盏(Khujand)。苦盏不同于首都杜尚别,可以说是有机发展而成的古城。
苦盏,位于塔吉克斯坦的北方边陲,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的谷口,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费尔干纳盆地以物产丰富著称,土地面积只占中亚的0.55%,却养活了22%的中亚人口,被誉为“中亚明珠”,足见其是中亚最富饶的地方。另一方面,费尔干纳盆地,被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分割得七零八落,三国边界犬牙交错,甚至彼此都有飞地在对方国家。三国间因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在这里冲突不断,甚至多次发生厮杀和战争。那么,这块被视为中亚风水宝地的盆地,是怎么变得如此纠结,甚至有中亚火药桶之称的呢?
一种说法是,三国的边界线是由苏联当局划定的。边界线的划定故意穿过各个主体民族居住区,将同一个主体民族划分到不同的国家中。比如,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内有许多乌兹别克人,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也有许多塔吉克人。苏联当局这么做的目的是担心地方民族主义。事实上,苏联的确达到了目的。无论是在苏联时代,还是后苏联时代,中亚各国彼此间的关系远不如与莫斯科的关系密切。
来到苦盏,也就进入到了费尔干纳盆地。酒店房间的凉台面对着中亚最重要的两条母亲河之一的锡尔河(Syr Darya)。此处的锡尔河生机勃勃,但想到它不久将会在抵达咸海(Aral Sea)前消亡,心中一阵惆怅。
源于天山山脉流进咸海的锡尔河,和源于帕米尔高原也流入咸海的阿姆河,是中亚的两条母亲河,两河之间的地域,也称中亚的两河流域。在这个系列游记的第二篇中,曾经提及过人类文明的摇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的两河流域。我称其为美索不达米亚冲击平原。而本系列之前曾经提及的两河流域,特指中亚两河流域。
在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将大批青年人送至中亚大草原上垦荒,以期解决苏联粮食短缺的困扰。最终的结果不仅没能增加粮食生产,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河流提前枯竭,曾经浩瀚的咸海,如今干成了一个个小湖泊,北部大草原退化严重,有些甚至成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禁区。
吉尔吉斯斯坦计划在锡尔河上流修建世界上最高的大坝用来发电。这同样遭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强烈反对,令原本已经恶交的两国关系更加紧张。
在苏联时期,像杜尚别曾经被改名为斯大林纳德一样,苦盏曾也经被更名为列宁纳巴德。
苦盏之夜是我们在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最后一晚。在我们四位随团工作人员中,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助理CEO和两位司机将在塔吉克斯坦境内结束他们的随团工作。在前往昨天告别晚餐的途中,我们观览了苦盏夜景。
途中路过苦盏图书馆。有兴趣可以比较一下杜尚别的图书馆。
送别助理CEO阿明(后排左2)。
晚餐结束后,回酒店的途中,我们去体验了一下锡尔河上的观光缆车。
酒店凉台上昨晚和今天早晨锡尔河的景象。
苦盏有座塔吉克斯坦境内最大的巴扎(集市):潘尚别(Panshanbe)。潘尚别在塔吉克语中是星期四的意思。今天正好是星期四,我们上午离开苦盏前,前往潘尚别大巴扎游览。
能让中亚各国团结一致的议题不多,共同抵御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中亚找到落脚点是其中之一。伊斯兰教是塔吉克斯坦的国教,但人们只能在国家清真寺或家里做祈祷仪式。
潘尚别大巴扎的清真寺以及族长陵墓是塔吉克斯坦保留不多的清真寺。
前几天在新闻中看到巴以战火又起。借此照片,让我们一起为世界和平祈祷。
潘尚别大巴扎内。
潘尚别大巴扎正门上悬挂着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的画像。这位总统在2016年修改宪法。新的宪法允许总统连任无数次,同时还将总统最低年龄限制从三十五岁降至三十岁。而当时拉赫蒙总统的长子刚刚年满三十一岁。虽然没有迹象显示拉赫蒙会在短期内将权力交给儿子,但塔吉克斯坦总统明白,即使独裁者也会面临死亡。
我们结束了在潘尚别的游览,也结束了在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游览。之后我们随车驶向乌兹别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