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两桥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个人资料
三步两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走进西藏】(9)大昭寺,八廓街,玛吉阿米

(2019-09-15 17:28:27) 下一个

前篇(8)布达拉宫,罗布林卡

此篇游记写于2010-12-18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四川话读:kuo)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围绕着大昭寺,有三大转经道,八廓街就是其中的中转经道。

地处八廓街中的大昭寺。

远处大昭寺前的柳树是“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

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

八角街转经道是藏族人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大昭寺四周的街道上布满前来朝圣的人们。他们不停地双手举过头顶、跪下、匍伏、口中唸唸有词,行等身长礼。人行道上石砖被磨的光滑油亮

为信仰一回要磕十万个长头,年轻的要三、四个月,年长的要五、六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

站在大昭寺门口,周围满是朝圣者此起彼伏的身影,他们轻轻的念经声、手套与石板摩擦的唰唰声、大经筒旋转时清脆的铃铛声、人潮散发出的嗡嗡声混杂在空气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气场将我们吸住。

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远处一个幼小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午后强烈阳光下的大昭寺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让这里显得有些喧闹,而男童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磕头,犹如入境一般。

孩子身后妇人的手袋上印着的“Harry Potter”字样让我不禁想到这孩子与Harry Potter有着相仿的年龄。也只有亲眼所见你才会真正了解宗教的力量在西藏有多么强大,强大到令人震撼。

照片中的眼神给了我一种难以言状地震撼。

虽然可能会有些冗赘,还是决定全部贴上这组照片,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

大昭寺始建于647年,距今已有1360年的历史。大昭寺同布达拉宫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

建造大昭寺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一进入大昭寺,就听到楼顶藏民们载歌载舞,其实他们是在快乐地打阿扎土。届时大昭寺正处在维修工程中。

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内有各种木雕、壁画。空气中弥漫着酥油味。旅行社的行程表上也已经温馨提示:“寺庙里的香烟您可能会不适应,您可以准备口罩。”

大殿正中供奉着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站在释迦牟尼镀金铜像前,望着铜像硕大的头部,我曾疑惑地问赵导:这是12岁时的等身像?赵导解释说:由于信徒们都希望把自己奉献的金刷在铜像上,无数次刷金已经导致铜像头部比例失真。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

大昭寺金顶

白羊之所以是吉祥物,是因为传说它驼来了第一掊土。

从大昭寺金顶眺望布达拉宫。

从大昭寺金顶俯瞰大昭寺广场。

大昭寺历经千年岁月,香火却长盛不衰,如今更是游人如织,其神、其圣已非一般。

在《走进西藏(5)》里,大家都已经了解到,有些信徒长途跋涉而来,三步磕一长头,要穿越丛山峻岭,戈壁荒漠,路上风餐露宿,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时间。而不幸生病客死的,由同伴拔下牙齿带到大殿,嵌进佛像前的柱子里。表示终于抵达佛前。

我曾迷惑这神力究竟有何用?答案是没有的。佛讲究的是“轮回”,不求此生求来世的观念在藏民当中已是生活常态。受尽此生苦难,行遍此生善举,方可转世为人界,从此安乐幸福。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是藏民就转经、拜佛、行等身长礼,求得新的“轮回”。

在西藏时还了解到,富裕的藏民会拿出此生一半财产供奉给各个寺庙里的佛。而寺庙里的喇嘛则会布施给贫困的藏民。在佛教中, “布施”(就是指把自己的财物无条件的送给别人)是信徒的标志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信徒未来能否成佛得道的关键。所以,在藏区。会经常有藏民向你伸手,无论他的动机如何,你都得以“布施”心态给点。甚至你觉得给10元太多,可从他们手中找回99张一角零钞。他们仍然会感激你,“佛”也不会讥笑你的。

傍晚我们走出大昭寺,此时正值转经时间,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八廓街这条环形路走下去。

我们最后又回到大昭寺广场前,旅行社的行程就此结束,大家一起在此合影留念。团长明天将先行返回,秘书长后天返回,我和财政部长会在拉萨多逗留两天。

次日,送走团长后,我们也被西藏主人派来的司机接到他给我们安排的酒店下榻。我们一直对主人声称:在拉萨的这两天里我们只想在市区内转转,感受一下拉萨,一切都很方便,不用给我们派车。其实我一直想找机会去看天葬,但觉得不便对主人说,因为按西藏风俗天葬是不可以让外人看到的。

拉萨市区内还有几所我们这次还没有参观过的著名寺庙,像哲蚌寺,甘丹寺等,不过对我这种悟性差看热闹的,几个寺庙看下来,已经分不清记不住那是那了,倒不如去观看西藏人的活动。于是,决定第一天趁秘书长还没走,我们仨一起逛八廓街,因为昨天太匆忙没好好逛,同时打听去哪能看到天葬,第二天我和财政部长看天葬去!

从布达拉宫附近的酒店出来,由北京东路往八廓街方向步行。走在拉萨的这条城中主干道上,没有什么特别感触,觉得它和内地任何一个中型城市没有太多差别。直到靠近八廓街附近,见到越来越多身穿红衣的藏僧在大街小巷中信步闲游,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也越来越显出藏族风情。

可能是快到国庆了,八廓街附近随处可见武警巡逻,三五个一队,迷彩作战服,荷枪实弹,刺刀锃亮。更夸张的还有一整个班的士兵举着盾牌而过,雄赳赳地。咱是良民,也知道这个城市显赫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民族宗教。所以在拍照时尤为注意,讲佛,更应讲政治。这张照片中的巡逻武警是我无意拍到的。当时我正准备拍街景,突然从旁边街道口转出一列巡逻武警。

八廓街上人潮如流。

我看中了这个书店里的灯罩,每样都买了一只。

其实八廓街上很难买到真金白银,大家买东西也都图个纪念。

在拉萨时感觉到当地的生活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内地有的各种高低档商品在拉萨都可以买到。

八廓街上,每天都会有许多人在这里转街,几乎分不清这些人究竟是转街转寺还是购物。八廓街有几家店铺卖僧侣服,原本以为所有僧服是寺庙里发的,可见不是,还是需要自己购买。

随处可见的红衣僧人,随处可见手持转经筒的藏民,随处可见相机在手的八方游客,正是这些人构成了八廓街独有的韵味和风采。

我们在这里打听到距拉萨市区36公里外的扎叶巴有天葬台,去那里有可能会观看到天葬,于是决定明天天亮前来八廓街,搭乘最早一班车前往扎叶巴,因为天葬都是在天亮前举行,西藏人认为这是阴阳相接的时辰。如果可能,下午3点前再赶到色拉寺观看僧人们辩经。

眼前亮眼的美女帅哥,让我认定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至少有这么帅。

去西藏前,咱归网一网友就提醒俺,去八廓街,有一个地方值得一去:玛吉阿米酒馆。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八廓街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

这里曾经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现在的玛吉阿米酒馆。

在《走进西藏(8)》里,提到五世达赖统治后期,因年事已高便将政事委托给摄政第巴•桑结嘉措处理。第巴•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派(黄教)事务,将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密不发丧达15年。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并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派人寻了一个15岁的少年作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这个15岁的少年,便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浪漫诗人,闻名一世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我们来到“玛吉阿米”酒吧的天台上。

从天台上俯视八廓街。

酒吧的菜单上继续述说着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故事。。。

相传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在拉萨八廓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少女名叫“玛吉阿米”。这令仓央嘉措难以忘怀。以后仓央嘉措就时常来这里与玛吉阿米谈情说爱。并为她写下了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
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
未嫁娇娘的面容,
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未嫁娇娘”在藏语中便是“玛吉阿米”。

女侠在《走进西藏(8)》的跟贴中也提到了仓央嘉措另一首诗《那一天》: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正像赶海的女孩读了《那一天》后回复说:“活佛的情诗写得太人性化了! 这样的佛是让人爱的, 不是让人拜的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后来被桑结嘉措的政敌拉藏汗向康熙皇帝并奏称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火狗年(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去世,据《圣祖实录》“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 ,时年24岁。

有的传说,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蒙古、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尽管我们都不太习惯“玛吉阿米”食物,价格也偏贵,图中的四种食物+一壶酥油茶开价近¥400。但是我想大家都不是为食物而来,是为了那个美丽的故事而来。

来自五湖四海互不相识的人们在这里分享起自己的旅游经历。。。

相识是缘,很快大家都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虽然有些念念不舍,但因为明天要赶早去看天葬,我们在“玛吉阿米”没能呆得太晚。离开时按照“玛吉阿米”一定要在留言簿上写点什么的习惯,秘书长就我们这次同游西藏有感地写下了:只要心之所想,并付之行动,一切皆有可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三步两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我是差不多10年前去的西藏了,这么算下来是25年的变化了。旅游景点商业化严重,的确认不少地方变了哇。谢谢到访!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十五年光景玛吉阿米已经这番热闹,哪里还有情人相会的幽静氛围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