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两桥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个人资料
三步两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闯荡中东】(9)世界中心里的那块千层蛋糕

(2017-09-06 13:00:44) 下一个

前篇:(8)那些难以忘怀的以色列美食

有人说,以色列是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中心,圣殿是耶路撒冷的中心,至圣之所是圣殿的中心。现在这片区域就是圣殿山。远处圣岩金顶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下面就是哭墙。

没去耶路撒冷之前就听说了:“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又有说:“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老城游逛了两天,大概是我缺乏悟性,还没有那种“九分”“九分”都在耶路撒冷的感受。但是,耶路撒冷的确非常特别,估计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特别的地方了。

“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是“和平之城”的意思,数千年的历史让它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老城被分为穆斯林区、基督徒区、犹太区和亚美尼亚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特别的分界线。老城聚集了耶路撒冷很多具有重大宗教意义的地方:犹太教的圣殿山,西墙,基督教的圣墓教堂,伊斯兰教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都在老城的范围内。

在老城的游客信息中心,我领取了一张耶路撒冷历史进程提示卡。这张卡展示了耶路撒冷除了同时被三大宗教视为圣城外,世界历史上,几乎所有大的政权更迭都想将耶路撒冷据为己有,一个个政权的叠加使得耶路撒冷的历史就像是一块千层蛋糕,但却血腥的难以下咽。(我早年自创的千层蛋糕可是非常的好吃哈 ,不信看这里《让煎饼飞》

从埃及飞抵耶路撒冷后的第一天,我下榻在老城附近的耶路撒冷国家酒店,准备第二天清晨搭车前往约旦游览。

耶路撒冷国家酒店所在的位置属于穆斯林集中的地方,当时正逢斋月中,中午的街头人声鼎沸,卖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找到开门营业的餐馆,不得以买了些水果先回酒店充饥,准备等着傍晚时分再出去觅食,顺便也探一下第二天清晨前往搭车集合地要走的路。

傍晚走出酒店时,街头依然是人来人往地嘈杂。大约七点左右,等我搞妥一切往回走时,突然觉得街头除了三五成群背着枪的军人外,几乎不见其他行人。刚走过老城的大马士革门突然听到两声枪响,转身看去远处好似飘过一缕白烟,我停下脚步有些不知所措。不远处的一位警察走了过来对我说:it’s okay, you can go now。我踌躇了一下反问道:really? 警察再次保证说:you are safe。想想没有其它路可以回酒店,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回酒店。那天夜里似乎也听到过一两次枪声。后来这些枪声被证实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又一次火拼。

从约旦再回耶路撒冷后,我在老城里游逛了两天,又回到过那天听到枪声的大马士革门前踩了踩点,拍了几张照片做个记录。

大马士革门(Damascus Gate)

那天傍晚走过路过的大马士革门附近的街道。

穿过大马士革门便走进了老城的穆斯林区。

跟着手机上的语音导游,走了一遍“苦路”。

苦路(Via Dolorosa),在基督教传统中是耶稣走过的最后一段路。很多来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徒都要重走耶稣的苦路。

阿克萨清真寺,周围都是古耶路撒冷的遗迹。清真寺只对穆斯林开放,所以我们也只能在远处眺望了。

圣堂(圣殿山),圣堂是在所罗门圣殿原址上修建的,很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也将其称之为圣殿山。非穆斯林进入圣堂的唯一入口是通过木桥连接到的门。圆顶清真寺是圣殿山上的“皇冠”,也是城市独有的地标,出现在无数明信片上。

西墙是位于圣殿山上犹太圣殿的遗留外墙,也称为“哭墙”(Wailing Wall)。

西墙前的祷告区有男女之分。进入祷告区的女性要求穿着不能太暴露,而男性一定要戴Kipa(犹太人的小圆帽),以表对上帝的敬畏。我们都看到川大大到访西墙时戴了小圆帽,习大大哪天到访时也必须戴,无一例外。(因为有“习大大”关键字,这篇博文发新浪时竟然受到阻碍!)

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们在西墙前或哀哭或低声祷告,表述流亡之苦和对古神庙的哀悼。

据说在西墙下许下的心愿上帝会让愿望成真。相信的人都会把自己的心愿、祈祷写成小字条,放到西墙的缝隙中。

面对如花似玉却又不得不肩跨冲锋枪的美少女们,原本来西墙看热闹的我也不由地认真起来,在小纸片上写下我的心愿塞进墙缝里:愿人人平等,天下太平。

雅法门(Jaffa Gate)

门口有位艺人在演奏。

穿过雅法门,不远处就是大卫塔博物馆。

晚上又回到大卫塔观看了一场讲述耶路撒冷历史进程的灯光表演。表演中严禁拍照,只能留下几张表演前的照片。

沿着石板路走过亚美尼亚区

来到犹太区。

锡安山是耶路撒冷老城南部一座山,常常被人们用来当作耶路撒冷全城和以色列全地的代名词,简称为“锡安”(Zion)。比如这张川大大到访以色列时街头上挂出的标语牌。

锡安山上的马可楼,也是耶稣与他的门徒们进行最后晚餐的地点。

门口大卫王的塑像,据说该塑像非常有争议。

穿过一扇小门就来到了最后晚餐发生的餐厅(Room of the Last Supper)

锡安山还有大卫王的墓地。大卫王墓实际上是个衣冠冢,棺木上覆盖有一块装饰华丽的布。由于大卫王墓是仅次于西墙的犹太教圣地,每天来此朝圣的教徒总是会将狭小的墓室挤满。

圣母安眠堂(Hagia Maria Sion Abbey)。东正教徒相信这里埋葬着耶稣的母亲玛利亚。

不记得这栋建筑物是什么了,谁给补充一下。

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圣墓的各个部分被基督教不同教派所控制。教派之间关于教堂内部各部分的归属之争十分激烈,到目前为止还毫无休止的迹象。各派长年争斗的结果就是圣墓教堂大门的钥匙掌管在基督教教派外的阿拉伯望族手中,每天早晨由其负责打开大门,呵呵。

每年都有数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前来圣墓教堂朝圣。

进入教堂看到一块石板,呈暗红色,相传是耶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后曾经躺在这块石板上,暗红色的是耶稣的血迹。

耶稣受难祭坛,这里是当时耶稣被剥去衣裳和钉十字架的地方。

耶稣

在耶稣墓前面的礼拜堂中,有一个卵形石杯,这里是苦路的尽头,也被基督人称为“世界的中心”,“世界的肚脐”。

教堂里的这些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的耶路撒冷老城,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同处一城,对比如此强烈的令人难忘。

橄榄山(Mount of Olives),是耶路撒冷最高的山,因周围遍植橄榄木而得名。根据圣经中的记载,耶稣在橄榄山上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而耶稣死前一周也是从这里进入耶路撒冷的。

橄榄山上俯瞰日落下的耶路撒冷具有震撼人心的美。我没有时间专程去那里看日落,只是顺道上了橄榄山,留下美图几张。

下篇(10)耶稣诞生地+那些靠谱不靠谱的传说

**** 已完成的亚洲游记系列行走在亚洲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yuan222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
庆幸这个圣城是由以色列管理,而不是由巴勒斯坦政府管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