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陀再世

一个中国医学生(CMG)在美国的生活。。。
个人资料
JoshuaChow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泰诺与孤独症 - 一场科学与焦虑的拉锯战

(2025-10-08 15:02:36) 下一个

支持“可能存在关联”的研究

  • 流行病学观察:多项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在孕期频繁或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母亲中,其子女被诊断为孤独症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风险可能略有上升,部分数据显示增加约 20%–30%。这意味着风险略高,但整体概率仍低。例如根据 2025 年美国 CDC 最新数据,普通儿童 ASD 的发生概率约 1/31(3.2%),即使相对风险上升 20%–30%,绝对风险也仅升至约 3.8%–4.2%,仍属小概率事件。

 

  • 生物学假说:有研究推测,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会消耗体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这一关键抗氧化剂的减少可能导致胎儿大脑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从而潜在影响神经发育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最新证据:2024 年,一项纳入近 250 万名儿童的瑞典全国性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该期刊在国际医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研究在常规统计模型中显示:孕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子代,孤独症或智力障碍的风险确有轻微上升。但随后研究者采用兄弟姐妹比对设计(sibling-comparison design),即比较同一个母亲所生、一个在孕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一个未使用的孩子,结果显示两组孩子在患病风险上无显著差异。这提示风险更可能源于家庭的遗传或环境因素,而不是药物本身

  • 如何解读上述证据:孕妇通常是因发烧、感染或炎症状态而服用泰诺即对乙酰氨基酚,而母体的免疫激活本身已被证实是胎儿神经发育的风险因素。换句话说,观察到的风险增加,很可能反映“疾病带来的环境效应”,而非“药物的直接作用”。迄今为止,科学研究还难以彻底剥离这两类因素,因此在解读相关研究时须保持谨慎与辩证。

  • 必须强调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给家长的建议

 

  • 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果孕期因为高烧或剧烈疼痛而短期使用泰诺,其实是为了保护母婴健康。持续高烧对胎儿的伤害是明确的,而药物的潜在风险还存在争议,即使有影响,程度也非常有限。如果因为担心这些不确定的微小风险而拒绝用药,反而会让孩子暴露在真正的高风险中。真正能够改变孩子未来发展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做到早期发现问题、持续关注,并配合科学的干预。

     

    (摘自美华医讯SCAPE叶传忠医师的博文)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