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到一个相熟的女同胞抱怨周围的同事,也都是来自中国的“女国移”们,因为有份不错的工作,奢侈攀比之风,四面刮起,弄的我这位熟人“苦不堪言”。有“独立之见解”的女性终归是少之又少的,敏感的人观察四周审慎自己,于人情世故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
一日一起看演出,同行的女伴忽然指着一人悄声跟我说“她真不容易”-----我以为会听到一个悲情的故事。其实这个“不容易”指的是“她”和“她”原来一个单位的,大约有几十个家庭都在差不多的时间移民到此地,整个群体大多数都有好的工作和收入,聚在一起时谈起房子车子票子,压力渐渐地就来了----因为她的先生不是高收入,唯有她一人尚可抵挡。在相对“富裕”的人群里游走,“钱的成就”大约就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指标”,也算得上是“不容易”了。
我自己来往很多的一位朋友去年随家庭正式回流中国。我们笑言她可以成立“卡城祝中国办事处”负责接待回国探亲访友的人们,真有人有幸享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接待”,但是他们回来后宣称在国内的“她”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温暖,亲和,变成了颐指气使。我因为不曾亲见目睹,内心里总有几分不信。还是听到另一位回西安的Z,谈到她的经历,让我有点“触类旁通”的明白了。Z却不过友人的好意,被拉着去了一家“洗浴中心”开眼界,为女性服务的方式现在也是各种各样,比如有年轻的女孩子帮着搓背按摩,女孩子真的很年轻很卖力,Z觉得不好意思,不停地对人家称“谢”,谢了几回后,女孩子的情形有变,说话的口气开始变得强硬:“转过身去”----甚至还有几分鄙夷:哼,这么受不得香火的,一定是小菩萨而已。
我相信在人群里的绝大多数,是喜欢温和,善良,礼貌优雅的。但是这实在是取决于人们置身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在某些场合地点,以上的这些品质无异于“天方夜谭”。
几年前家里有一本繁体竖版的《往事并不如烟》(章怡和),看的很费劲,但也是从此我但凡看到章诒和的书,一定优先阅读。前些日子在图书馆借到她的《可萌绿,亦可枯黄》,收录了她为五个人写的“小传”----写的很大气,我发现大气的文章,不仅和经历更和眼界有关。非常喜欢她写的《最后的贵族》一篇,写的是康有为之女康同壁母女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这么样的:
“与康同壁母女几年的交往,使我认识到贵族绅士和物质金钱的双重关系。一反面,他们身居上层社会,必须手中有钱,以维持高贵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又都看不起钱,并不把物质的东西看的很重。”
我知道看到上面的话,一定有人会反驳“有了,当然不在乎,什么都没有,试试看?”---实际上书中还真写道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之后的情形,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些人什么都没有了之后是怎样活着的。
基本的物质维持我们最起码的尊严,我也同意。也许不需要锦衣玉食,但不能想象,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依然在乎什么精神。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可以满足?这样的一个“度”的划分,是依据他人的意思还是依据自己的意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只要稍稍忖度一下,不难发现,人们常常是追着人群的涌动在跑,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是不是隶属于那个人群??或许,另一个方向的涌动,更适合于你更可以让你快乐?
我喜欢物质的东西,它带给我们精致享受,带给我们愉快放松,带给我们心生感激。它是人们走向精神的一个台阶,而最终让人得满足的必然是精神领域的某些东西。但是物质也是一把双刃剑,剑走偏锋,伤人伤己,得不偿失。就好比那些房子车子名牌的压力,其实说到底无关他人,皆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