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季羡林的漫谈出国

(2012-07-10 05:36:23) 下一个

我的剪报里有一篇新民夜报上季羡林写的“漫谈出国”(1998/12/19)。 先请读下面的原文,然后是我的看法。


       

当前,在青年中,特别是大学生中,一片出国热颇为流行。已经考过托福或GRE的人比比皆是,准备考试者人数更多。在他们心目中,外国,特别是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大国,简直像佛经中描绘的宝渚一样,到处是黄金珠宝,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宛如人间仙境,地上乐园。

 想六七十年前,当我们这一辈人还在念大学的时候,也流行着一股强烈的出国热。那时出国的道路还不像现在这样宽阔,可能性很小,竞争性极强,这反而更增强了 出国热的热度。古人说: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难求是事实,如愿则渺茫。如果我们能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通,我们当时 真会十分羡慕今天的青年了。

但是,倘若谈到出国的动机,则当时和现在有如天渊之别。我们出国的动机,说得冠冕堂皇一点就是想科学救国;说 得坦白直率一点则是出国镀金,回国后抢得一只好饭碗而已。我们绝没有幻想使居留证变成绿色,久留不归,异化为外国人。我这话毫无贬意。一个人的国籍并 不是不能改变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国籍等于公园的门票,人们在里面玩够了,可以随时走出来的。

但是,请读者注意,我这样说,只有在世界各国的贫富方面都完全等同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其真实意义,直白地说就是,人们不是为了寻求更多的福利才改变国籍的。

可是眼前的情况怎样呢?眼前是全世界国家贫富悬殊有如天壤,一个穷国的人民追求到一个富国去落户,难免有追求福利之嫌。到了那里确实比在家里多享些福;但是也难免被人看作第几流公民,嗟来之食的味道有时会极丑恶的。

 是,我不但不反对出国,而是极端赞成。出国看一看,能扩大人们的视野,大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可是我坚决反对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牛肉包子打狗,一去 不回头。我一向主张,作为一个人,必须有点骨气。作为一个穷国的人,骨气就表现在要把自己的国家弄好,别人能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如果连点硬骨头都 没有,这样的人生岂不大可哀哉!

专就中国而论,我并不悲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根深蒂固的,这都是几千年来的历史环境造成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现在中国人出国的极多,即使有的已经取得外国国籍;我相信,他们仍然有一颗中国心。

 

下面是我的看法。

 

1920-1930年之间,中国中产阶级有能力到日本去留学,日本的生活程度低于中国。 寄钱养个不做事的弟弟在上海,化费比在日本高。有的人到日本去就是靠母亲给的几个金戒指,那时日本金价很高。稍富有的家庭能送子女到法国去留学,也有人约定每月给上海的报纸写几篇稿,稿费够在巴黎的生活了。 到了法国,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水平高于一般法国人。 所以,法国姑娘嫁给中国留学生的不少。

 

1930-1940年之间,要自费去日本还不太贵,到欧洲贵一些。到美国,就只有富家才做得到。或者要考公费,靠赔款或教会学校的资助。 那时的留学生到了外国还没有穷和节省到80年代中国留学生那样的地步。1938年,在英美德法的中国留学生有15万之多,在苏联的有2000名。

 

那时的留学生极大多数回归祖国。 三十年代的海归回国做个教授,可以在北京租个四合院,雇一个老妈子,有个洋车夫。山西省是中国比较闭塞的地方,年轻的海归回来,可以做县长。

 

上海美孚洋行大买办的一个儿子到美国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做什么呢?他回上海开厂,还照美国的标准,自己设计造了个洋派阔气的大洋房。他的一个兄弟没有回国,在美国做个一般的职员。

 

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们,在毛泽东时代,多多的成了反革命,有的自杀了,最轻微的是做了反动学术权威,包括了季羡林本人。季羡林当然看到中国留学生的历史及中国人的穷困化和愚昧化。

 

季羡林的“漫谈出国”里,一点不讲中国留学生的历史演变,也不痛恨这个演变的根源,那就是毛泽东的倒行逆使。 他坚决反对的是“牛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我真不懂,季羡林是国学大师,怎么说这个话,谁是牛肉包子谁是狗? 他的这篇文章装得高雅,里面空话废话很多。文章还缺少点逻辑,这可能是新民夜报乱删之故。

 

中国留学生到美国,都准备吃大苦的,有的读博士的还在饭店里打工,哪有把美国看成“像佛经中描绘的宝渚”。

 

季羡林说,“但是也难免被人看作第几流公民,嗟来之食的味道有时会极丑恶的”。 在西方的自强的中国人根本不被人看作几流公民,也不吃嗟来之食的。季羡林在希特勒的德国留学十年,“置身日尔曼人之间,连自己的黄皮肤都忘记了”,这是季羡林“留德十年”那本书里写的,是他的真话,他没有感到过在德国自己是几流公民。他靠的是德国的资助,吃的嗟来之食味道不很美好吗?季羡林在上面文章里说的话,不是他本人的体会,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说的。

 

季羡林当然知道,在毛泽东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是劳动人民养活的,是吃嗟来之食的低等公民,要斗你你就跪下。

 

留学生不回国,应该责备是的是什么呢?我不相信季羡林不会不知道。他是人大常委,他在人大上责备过毛泽东吗?他要保他的人大常委,当然不会去责备毛泽东。 

 

季羡林要劝留学生回来,他应当这样写:过去你们受毛泽东的苦,不想回来很自然。 我希望你们回来,为民主法治富强幸福的中国而奋斗,如果有人迫害你们,我保护你们,我在人大里为你们大叫!他也完全可以沉默不写文章。

 

他不那样做,反而写了上面的文章。 这也让人去猜,季羡林是要献忠心,好再让他再多任一届人大常委。 这个话,也许说重了,季羡林也许不是这样的人。 我要借他的这个事来说,中国是有这样的拍马的老先生们,是有想得出母亲打儿子,子不嫌母丑等等肉麻话的老先生们,是有叫自己孩子出国后不要回国,自己出国访问时对他单位里的留学生大做思想工作,回来后向党委表功的老先生们。 这也是中国的国情,做了教授院士,还得党委的提名,才做得了人大政协,才做得到学会的主席等等。

 

中国有为数多多的名老人们,八九十多岁了,不讲真话,还说些肉麻求爱的话,真粉碎了尊敬过他们的我们的最后一点点敬意。希望读者们看到这个现实!中国有值得尊敬的老人们,你要到默默无闻的人们里去找。

 

(写于2012/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