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比美国西欧落后几十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2010-08-28 19:31:22) 下一个



中国比美国西欧落后几十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庄冬


记得方荔枝当年就有过中国比美国落后几十年的说法。我当时就想这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也还是不知道。

我上网看贴有个怀习惯,喜欢从后面的跟帖开始看,尤其是最后的。今天我看到一个很好玩儿的:“楼上的,除处方几位外, -健- ♂ (124 bytes) (24 reads) 8/28/10 ”不由我不点进去,结果我看到了“就像上回你们崇拜鲁迅那样,又让我愕然了一回。心理素质差到这个程度,影响到正常的思维和认知,这不叫愚蠢,而叫白痴。”

鲁迅的事情先放下,但是究竟是“处方”写了什么使得他与众不同呢?

我找了一下发现了处方的两个跟帖,一个是“哈哈,挖个坑,逗你玩儿。。。 -处方- ♂ (0 bytes) (4 reads) 8/28/10 ”,另一个是“当代数学,中国整体比美国西欧落后大约50年,也比日本差40年左右。不排除个别领域差距小点 -处方- ♂ (0 bytes) (27 reads) 8/27/10”。

我猜应该是处方的另一个跟帖使他在健那里得到了与“心理素质没有差到这个程度,影响到正常的思维和认知”相反的不愚蠢和不叫白痴的评价。

记得方荔枝量过的中国跟美国的距离是比较全面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整体差距,那个应该不太好量。处方量的是“当代数学,中国整体比美国西欧”的距离,这个比较具体,“当代数学”嘛,当然比多方面的国家之间的比较要具体,因此也应该比较容易量,也就是说处方说的距离应该比方荔枝说的距离容易量那么至少是一点点。

但是呢,即便是如此,我也是不知道“当代数学,中国整体比美国西欧”这个距离是这么个量法,也就更不知道大约5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就更不用说“也比日本差40年左右”是不是等于说“当代数学,日本整体比美国西欧落后大约10年”了。

当然啦,如果处方仅仅是“哈哈,挖个坑,逗你玩儿。。。”就又另当别论了。不过挖个坑逗人玩儿就得到了健的好评也是不虚挖个坑啊!

我再往上看,发现“借巴尔处发个消息:越南数学家获费尔兹奖。 -健- ♂ (42 bytes) (62 reads) 8/27/10 ”!

却原来大家说数学是因为一个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这不由得咱又唉了一声,想起了当年在走廊的老朋友们,那时我有一句经常说的话:“美国可千万不要出英雄,因为美国一出英雄中国就要被(那些当年在走廊的老朋友们)批评了。”

现在可好,一个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中国又要被批评了。不过好在废儿资奖是个数学奖,这个批评面应该要小一点点。

健在里面说:“我们的51面奥运金牌是不是显得有点滑稽?”

可是我以为不滑稽:一来因为我不认为废儿资奖比奥运金牌重要,比如说中国永远不得废儿资奖当然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比起中国永远不得奥运金牌要小太多了;二来因为如果滑稽的话那也是奥运金牌不一定代表国民的整体体育水平,难道废儿资奖就代表国民的整体数学水平啦?

但是即便是如此,我还是以为奥运金牌与国民的整体体育水平的关系比废儿资奖与国民的整体数学水平的关系密切那么一点点,因为至少废儿资奖没有什么娱乐价值,当年荣国团和后来的女排还有开始的一两面奥运金牌的价值还是不小的,虽然51面倒显得无关紧要了。当然啦,陈景润的影响也很大,这也是我翻译废儿资奖的原因。但愿中国的孩子们对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不闻不问,但愿越南的孩子们看见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都全力以赴继续得废儿资奖从今往后的所有废儿资奖全部都让越南人得了。

健说:“越南这次算是扬眉吐气了。”我说:那就让越南人永远扬眉吐气吧!健,怎么样?我这个井底之蛙的气量不错吧?

国家的事情轻重缓急的咱说不来也管不着,如果是咱自己的儿子如果在奥运金牌和废儿资奖之间有选择的话,咱倒是宁愿他选奥运金牌。当然,如果咱自己有那个可能性的话也是一样,咱叫那玩意儿废儿资奖嘛,咱的好恶是表现的很明显的了。

中国是从百年积弱(1840到1949至少100年吧)过来的。中国落后美国西欧日本是事实,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因此,中国需要学习的榜样很多,美国西欧日本那自不在话下就不用说了,当年还有几小龙。现在可好,一个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中国又多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当然啦,这些看见别的国家的成就就希望中国学习的人们是真心爱国的。我就不如他们爱国。我的爱国很简单,那就是我不喜欢别人批评跟我有关的事物,即便他们说的是实话我也不喜欢。比如说我的车不好我不喜欢别人指出、我不成功有人比我成功我不喜欢别人指出、我赚钱不多有人赚钱比我多我不喜欢别人指出、我爸不成功有人的爸比我爸成功我不喜欢别人指出、我妈不是模特儿有人的妈是模特儿比我妈漂亮我不喜欢别人指出、我女朋友不是模特儿有人的女朋友是模特儿比我的女朋友漂亮我不喜欢别人指出、我的孩子们不是天才有人的孩子们是天才比我的孩子们聪明还漂亮我不喜欢别人指出、等等等等多了去了。

尤其要说的一点是我赚钱不多有人赚钱比我多我不喜欢别人指出,特别是我不喜欢听别人指出我应该向那个赚钱比我多的人学习和检查我自己的不足。比如说健吧,他看到了一个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数学家还没得废儿资奖,因此中国教育局又有新问题可以想了。

比如说我吧,我就很不满足,我赚钱太少啦!可是呢,而且呢,我的还特别不喜欢听别人指出我应该向那个赚钱比我多的人学习和检查我自己的不足。我不知道健是不是生活得很满足。健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喜欢应该不只是口头上的,所以他应该“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既然健看到了一个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数学家还没得废儿资奖就希望中国教育局检查自己和努力改进,那么健看见比自己强的人就是一定也要学习还要检查他自己的不足了,因为我相信他是“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我希望健是生活得很满足滴,如果不然的话健看见比自己强的人就要学习还要检查他自己的不足的话可就不好办了。因为比任何人强的人都很多,所以人们常说“人比人气死人”嘛。

顺便说一下人们一般认为的得废儿资奖比得诺贝尔奖难的看法,得出这个看法主要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废儿资奖每四年发一次跟奥运会一样;另一个是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还有一个是废儿资奖最多只能四个人分享,这个不重要是因为诺贝尔奖四个人以上分享的情况也不多见。

我先说一下第一个理由的废儿资奖每四年发一次并不是象人们不经思考而想象的那么百分之百地说明得废儿资奖比得诺贝尔奖难。由于诺贝尔奖比较注重应用或者说比较不注重纯理论,因此诺贝尔奖就比较看重跟实际应用或者说跟技术有关的科学贡献也行。大家知道,科学跟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这里我只提科学不仅不保密还送给人看而技术不仅保密还封锁就可以让大家略见一斑了。我给大家举爱因斯坦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诺贝尔奖的这个价值观,因为爱因斯坦得诺贝尔奖的工作不是他的相对论而是大家不太清楚的比较接近应用和技术的工作。这个大家可以上网搜索,我就不说了。

大家知道国家、企业甚至个人在资源的使用上都是比较注重应用和实际效果的,因此在应用和技术的方面给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资就比较抽象理论方面多,多多少我不知道。而这些应用和技术方面又是诺贝尔奖注重的方面,因此参与这些方面竞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要比参与废儿资奖多,多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注重与否和参与竞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影响竞争的难度的。

由于健提到了奥运金牌,我就用奥运金牌作为例子继续具体解释一下注重与否和参与竞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影响竞争的难度的。大家知道,体育项目跟体育项目也是有不同的,有的项目美国人就比较注重而有的项目美国人就比较不注重,这当然是由文化和商业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因此,美国人在各种体育项目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在美国人比较注重的项目上中国人得金牌的可能性要比美国人不注重的项目上小的实际现实。所以,中国在得奥运金牌的资源分配上就不太会在美国人注重的项目上花费多少。当然,这里的轻重缓急是如何考虑和资源是如何分配的我也不知道。

所以,由于参与跟诺贝尔奖有关的这些方面竞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要比参与废儿资奖的多,因此,虽然诺贝尔奖每年发比较废儿资奖每四年发的次数多也未必就容易,至少不是容易四倍那么容易。

我再说一下第二个理由的废儿资奖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并不是象人们不经思考而想象的那么百分之百地说明得废儿资奖比得诺贝尔奖难。因为这个理由虽然从个人的角度看过了四十岁你就没戏了使得你得奖的时间段缩短了,但是同时这个理由又排除了其它四十岁以上的数学家作为竞争对手,也就是说竞争对手的人选少了,如果那个四十岁以上的数学家作出了什么伟大工作也无法跟你竞争废儿资奖。所以,废儿资奖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这个限制一方面是增加了得奖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减小了得奖的难度。那么这个限制的总体效果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得奖的难度呢?我看这对一个得了废儿资奖的数学家也不是一个容易计算的问题。没得过废儿资奖的数学家就不必麻烦琢磨啦,反正你们的数学水平低。

如果大家好奇要问为什么废儿资奖多此一举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增加得奖的难度跟诺贝尔奖比个高低吗?当然不是,废儿资奖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的这个限制据说一是为了鼓励年轻的数学家,还有二是因为数学家的比较主要的贡献或者叫比较大的成就往往是在四十岁以前做出的这个历史事实。

首先,从鼓励年轻的数学家这一点看,那废儿资奖就是一个奖励年轻的数学家的奖。大家也都可能知道,足球还有青年世界杯哪,而且中国青年队的成绩还不算太差。难道可以从足球青年世界杯对参赛队员的年龄有限制这一点下一个得足球青年世界杯冠军比得足球世界杯冠军容易的结论吗?具体到比如说比较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得废儿资奖的难度来说,无非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一个踢物理球的成人冠军赛而废儿资奖是一个踢数学球的青年冠军赛罢了。究竟那个容易一点那个难一点是可以从年龄限制上看得出来的吗?

然后,从数学家的比较主要的贡献或者叫比较大的成就往往是在四十岁以前做出的这个历史事实这一点看,那废儿资奖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这个限制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限制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本来从实力上来说过了四十岁你就基本上没戏了嘛!为什么呢?因为数学家的比较主要的贡献或者叫比较大的成就往往是在四十岁以前做出的这个历史事实!你认为或相信你比以往历史上的数学家们有什么特殊性吗?就你是个例外?

所以嘛,我以为废儿资奖只考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这个限制实在是不好说到底是增加了得奖大难度还是减小了得奖的难度。废儿资奖就更是不好跟诺贝尔奖比了,以为苹果和桔子还是不好比的嘛。

言归正传,处方说了“当代数学,中国整体比美国西欧落后大约50年,也比日本差40年左右。不排除个别领域差距小点”

现在可好,一个越南数学家得了废儿资奖了!我不知道这证明了越南整体的当代数学比美国西欧落后大约多少年,或比日本差多少年。反正我看恐怕应该是当代数学,中国整体比越南差多少年的问题。我在这里还要请处方再量一下“当代数学,中国整体比越南差多少年”这个问题。

看一个国家整体的数学水平是不是只看这个国家有没有得废儿资奖的数学家就可以了呢?当然啦,一个国家有得废儿资奖的数学家也反应了这个国家整体的数学水平,但是这种反应只是在这一种形式上反应了一个国家整体的数学水平,就更不用说数学的各种分支和领域有很多了。还有一点就是废儿资奖比较注重或偏向袋鼠,这一点还需要请懂行的行家验证一下。

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财富水平是不是只看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国王和富人就可以了呢?当然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国王和富人的巨大财富也反应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财富,但是这种反应只是在这一种形式上反应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财富水平。几乎可以说在任何意义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平均财富的概念比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国王和富人财富的概念更重要也更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财富水平。

同样的,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水平是不是只看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国王和富人和读书人和精英的文化水平就可以了呢?当然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国王和富人和读书人和精英的文化水平也反应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水平,但是这种反应只是在这一种形式上反应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水平水平。同样的,几乎可以说在任何意义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的概念比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国王和富人和读书人和精英的文化水平的概念更重要也更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水平。

这就是“普及”和“提高”的辩证法或者叫辩证关系,对于中国来说,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上(虽然有了“有教无类”两千年)做的很不好的历史告诉我们,“提高”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来说暂时不如“普及”更重要更有迫切性。尤其是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和产品与世界其它各文明的比较的结果是我们不仅不差还更优秀,这一点我猜很多人是认同的。因此,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来说,“提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必须让位于“普及”。当然啦,不是说不搞“提高”,只是资源分配和政策上更应该重视“普及”,也就是说资源分配和政策上更应该重视提高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

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方面,什么人又有什么办法呢?学习汉字是一件很困难大事情,至少比学习拼音文字困难,因此有人(包括鲁迅等等)曾经提议汉字的拼音化。有人早年也指出过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上,文革中的学毛选和毛主席语录比学四书五经有效多啦。

提议汉字的拼音化是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上的一种“立”的尝试。喜欢强调“立”的人们,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至少在文化上,没有比几亿人摆脱文盲更大的“立”啦。这也是为什么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中华民族给了传统文化玩了几千的的机会和时间了嘛,事实是明摆着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太搞普及。

最后提一句,我以为林彪死后毛主席伤心的不是接班人选错了或接班人背叛了自己而是林彪在文革中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平均文化水平的贡献功高至伟却没有意识到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