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janexu

人在他乡,就是美国。天天听得看得说的都是美式英语,但脑子里想的却是中文--母语。双重思维就是我现在生活得写照。
正文

育儿心得

(2011-01-17 09:38:22) 下一个
近日看到一些谈教子育儿的博文,作为人母的我想借此地抒发一下我自己的育儿心得。常言道:“一母生九子,九子九条心。”同一个母亲育出来的孩子都不一样,何况是不同的母亲, 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社会及不同的教育背景下,育儿的方式方法怎么可能相同呢?当然这也并不影响人们可以做到殊途同归,关键问题是不同人们对“归”的要求和定义不一样。

我于1993年9月剖腹生下我唯一的儿子,那一年我31岁,大家也能推算出我和儿子的年龄了。我儿子现在12年级,明年6月即将高中毕业,他大学准备进engineering school. 这是他自己的意愿,我也很尊重他的取向。我经常把小孩比喻成小树苗,父母就是园丁(当然老师也是另一种含义上的园丁),而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公共文化道德等等,则是教育的基本土壤。我的儿子是在中国深圳这个城市出生一直到初中毕业的。他于2008年夏天来到了美国,开始了他3年的高中生涯。在他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学校的网球队,SAC Group,每个星期六,他在图书馆做社区义工,他通过考试取得了A+和N+计算机证书,用他的电脑知识经常会义务帮助社区的有需要帮助的人,他很自然的行为常常让我这个当妈的无厘头的得到周遭美国人的表扬。我的儿子是一个积极正面的阳光男孩,美国学校的老师几乎都很喜欢他,这里有一段他的Counselor在一封推荐信里对他的描述:‘Probably one of the best characteristics about Xin (my son's name) that I can mention is his humble way. He quietly goes about learning new things, helping others,and creating a better self without drawing unnecessary attention to himself. He has excellent character, is responsible, trustworthy and well respected by staff and his peers, He works hard to develop relationships with his teachers, I first met Xin as an incoming transfer student from China. He arrived in August just before the start of his sophmore year. His English was adequate for communication but still somewhat limited for the higher level learning he dove into with passion. Xin took the path of self study to improve his English. He spent countless hours reading to improvinghis mastery of our language, Within a year he was at the AP level in English!
我想说明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假装不出来的,尤其是一个未成年孩子。我的主要观点是尽可能的用心去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最宝贵的品质,然后就是如何在日后的成长中不要丢掉它们,无论生活过的艰难还是顺利,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剂无形的良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