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梦呓

清流从不争,涓涓万物洗
正文

Avigdor Arikha 阿维格多 阿利卡

(2010-05-11 13:43:15) 下一个

阿维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 于4月29日辞世

来源: laodie10-05-11 13:30:2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阿利卡对中国绘画学术界(比如央美)影响深远,仅此哀悼一代大师不在。


Avigdor Arikha            阿维格多 阿利卡

2008-10-19 10:43:34)
维格多 阿利卡(Avigdor Arikha 1929年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他的少年生活极为动荡,他13岁时被关进了纳粹的集中营,但他的绘画才能使他有幸被解救并于1944年进人巴勒斯坦,进人耶路撒冷的美术学校,后又赴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在此受战后流行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影响很大。27.jpg

 

 

50年代起,他被认为是以色列很有前途的前卫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60年代后期,阿利卡突然决定放弃抽象艺术而改为写实方式,在他看来,艺术的实质在于观察。197011月他的版画在巴黎与奥登伯格、劳申伯格和约翰斯的联展确立了他的写实画家的地位和身份。

24.jpg

尽管他曾经历了许多历史重要事件,但他的绘画题材大多取自周围的日常生活,室内窗外的所见之物以及一些为人所不注意的细小的角落。这与他坚信微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具有大的意义的信念有关。所以一些艺术评论家将其称为肖像画家和静物画家。实际上他开拓了西方传统意义上的静物画领域。

25.jpg

 


4DPict.jpg

 

5.jpg

 

 

 

 

 

29.jpg 

在他的画面上通常可见各种传统题材中不予表现的屋内各种角落,他有充分的能力将其诗意化而且与传统摆放的静物有本质的区别。他的静物题材作品更为注意形的构造,这与他曾经历抽象艺术的阶段有密切关系。

7.jpg

 

 

8.jpg

他的肖像将现代人的不安用一种简练轻盈的笔法表现出来。他的画面一般涂得很薄,甚至有种“逸笔草草”的感觉,其间透露出一种纯真自然的效果。

9.jpg

 

10.jpg

阿利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感受到古典绘画的痕迹,这使得他的绘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永恒感,而这一点正是他改为从事写实绘画追求的目的,这也确立了他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他坚信微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具有大的意义

 21.jpg

22.jpg

 

c6895ad99c18e9e439012f3f.jpg

 

28.jpg

 

23.jpg

 

 

 

 

 

 

 

 

 

 

极有教养的素描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