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梦呓

清流从不争,涓涓万物洗
正文

深谙古书画 书画家到华夏辨画第一人徐邦达

(2010-04-24 10:59:39) 下一个
 深谙古书画 书画家到华夏辨画第一人徐邦达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艺术长河中,中国古书画以其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一直闪烁著耀眼的光芒。但是,由於年代的久远,加上书画史上名家圣手灿若星河,各种流派色彩纷呈,不少书画作品难辨真伪,作者更是无从考证。一时间,仿摹者有之,以赝充真从中渔利者有之。为了辨明真伪,更好地保护祖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就需要一批深谙古书画的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就是这一行业的佼佼者,被海峡两岸誉为"华夏辨画第一人"。

    徐邦达,字孚尹,号李庵,别号心远生,晚号蠖叟,原籍浙江海宁县,1911年7月7日生於上海。其父字尧臣,从商而酷爱书画与收藏。徐邦达自幼便深受濡染,8岁开始学画,18岁正式师从苏州老画师李涛(醉石)学画山水,并长时间趋走游学于著名书画鉴定家兼书画家赵叔儒、吴湖帆门下,且经常与吴氏大弟子王纪千(季纪),以及画友陆俨少、应野平、唐云等共同切磋,致使画艺大长。徐邦达虽出身於商人家庭,但自幼体弱,嗜好书画,一生与务工经商无缘。成年以後,他在绘画创作上用心极苦,以期成为一个职业画家。在专心绘事的同时,他也留意古书画鉴定与收藏,18岁第一次买画的经历使他终身难忘。徐邦达在以後的回忆中曾说:"我18岁第一次买画就买到假画,学无止境啊!"他花300银元买的是一幅清王原祁的墨笔山水赝作。这次"走眼"成为徐邦达渴求掌握书画鉴定知识的契机。


  临摹是学习中国书画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当书画家,徐邦达曾下苦功临摹古书画,使他对古书画的笔意技巧、印章款识乃至纸张墨色等均有极真切的体会。赵汝珍在《古董辨疑》一书中称:"其他古玩多有能作者未必能鉴,惟书画二事,必能为之者始能鉴之,且为之精者鉴之精"。这也是中国书画鉴定的经验之谈。徐邦达深明其中的道理,所以对临摹、创作、鉴定,哪一样也不偏废。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十余年的摸索积累,徐邦达的书画艺术与鉴赏功力已基本成熟。30多岁时,他不仅以画家名世,而且还以能辨别古书画时代及真伪而知名于上海。此间,他被推选为中华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建上海博物馆筹备处顾问,并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

    解放以後,徐邦达的中国传统文人性情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增加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更多地源於他生活的改变。1950年,徐邦达奉调赴北京就任文化部文物局业务秘书,专事收集、鉴定书画文物工作。1952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讲古代绘画史略及鉴定概论,不时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讲授古书画鉴定课程。1953年,徐邦达奉文物局指派到故宫博物院协助开辟"绘画馆",1954年负责绘画组专业工作。从此,徐邦达便将全副身心投入到为国家鉴定搜集古书画的工作中。

    解放前夕,原故宫藏品95%被押运台湾,而一部分古书画卷册,则被溥仪带到东北,後又散落民间。为了尽快丰富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收藏,徐邦达经常往返奔波于外地与北京琉璃厂(各文物古玩店的所在地)之间,广泛徵集,悉心查访,短短几年时间,便收集到无数件古书画珍品,使故宫绘画馆藏品初具规模。
 


     六七十年代,徐邦达尽其所能为国家徵集、收藏古书画。回忆起一些重大发现和收获时,徐老先生至今历历在目。1960年前後,由原琉璃厂论文斋提供线索,在郑洞国手中徵集到古名迹4件,有五代胡环《卓歇图》卷、五代杨凝式《夏热帖》卷、唐摹王氏《一门法书》卷、元王蒙《太白山图》卷。其中前两卷归故宫收藏,後两卷归辽宁博物馆收藏。1965年,几经周折,历时一年,徐邦达从吉林通化市一乡民手中收购到元赵孟俯画《水图》卷,现收藏于故宫。1978年,徐邦达与故宫研究室几位同志一道出去鉴阅书画,足迹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文管会、文物商店等单位,经他过目的藏品不下三四万件,从中发现了不少国家一级珍品,其中如青岛博物馆的唐摹僧怀素《食鱼帖》卷、云南博物馆藏宋郭熙《溪山行旅图》中轴和元黄公望《雪夜访戴图》中轴,以及山西文物店的元王渊《桃竹雉鸡图》大轴等,若不是徐邦达慧眼识宝,恐怕这些珍贵文物至今仍沉压箱底,难见天日。

    在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的几十年生涯中,徐邦达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沤心沥血地忘我工作著。据徐先生的夫人回忆说,解放初期搜集、鉴定书画的条件极艰苦,一天连续工作,由於没有暖气,接待室里只好烧煤炉以取暖。一次徐邦达专心一意看画,棉裤不慎烤著,他却浑然不知。在徐邦达的生活中,画是第一位的,是他的生命。一次徐邦达生病,发高烧达39℃,天津有人带著手卷想请徐先生帮忙鉴定。夫人将病情告之,请他改日再来。卧在病榻上的徐邦达听到後,却说自己没事,撑著病体,饶有兴致地将手卷看了两个钟头,客人走後,他又瘫软在床上。夫人戏趣地说:"徐邦达生病不用吃药,宋元明清画便能治病"。

    长期鉴评实践,练就了徐邦达的一双慧眼,以致人们送给他一个"徐半尺"的雅号。意为徐邦达鉴定书画,只需将卷轴展开半尺,便能辨其真伪。一次,一位来访者将画轴徐徐展开,刚看到一片竹叶的稍头,徐老便脱口而出:"李方膺!"一语定音。画轴展开,果然是"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作品。

    繁忙的工作使徐邦达无暇顾及绘事,但长期的鉴定实践,使他对绘画与鉴评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绘画(临摹)是为了鉴评,而鉴评又滋养了创作。他自信:"一个好画家未必是出色的鉴定家,而一个出色的鉴定家却最好能自己学书习画,明了前代书画家作品的本质。才能进入深造"。近年来,在鉴定之余,他又重操画笔,其山水画多得元人笔意,而参以宋人格法,清新典雅,自成风格。其构思多取自历代名人诗句,融诗情于画意之中。对中国传统绘画多有继承和发扬,透析出作者传统国画的深厚功力和独创精神。

  善於著述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禀性。早在1937年,徐邦达即受上海市博物馆董事长叶恭绰延聘撰写《上海市文献展览古书画提要》目录,惜书成而未及印行,後来书稿也不知下落了。这是他写作古书画目录的开始。为写一部总结性的书画鉴考记录巨著《古书画过眼要录》,徐邦达整整用了50年的时间。该书资料翔实,涵盖面宽,不但容纳国内主要博物馆所藏古书画精品,同时也包括散落到海外的中国书画艺术珍品,且鉴中有评,见解独到。此外流传较广的著述尚有《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60年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近又重新修订再版)、《古书画鉴定概论》(1981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现正写续编),以及《古书画伪讹考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等等。徐邦达还先後撰写了中国绘画史、书法史、古书画鉴定及诸多历史名家书画艺术学术研讨性论文百余篇,分别发表在国内外多家报刊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徐邦达晚年还为中外及大陆与港台的文博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81年春,他作为"中国明清绘画展览"代表团的代表出访澳大利亚,并作《中国明代三大画家研究》专题报告。1984年,徐邦达应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邀请,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诗书画"学术研讨会,并访问美国、加拿大各大博物馆,参与鉴定了其中部分中国古画藏品。1991年3月,徐邦达应台湾新生代基金会邀请赴台访问,成为大陆文博界访台第一人。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徐邦达在台北市清韵艺术中心举办了生平第二次个人画展,展品60余幅,并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部分藏品。此间宝岛十多家报纸相继报道,给徐邦达以极高的赞誉,如"两岸辨画第一人"。并称他赏画过目不忘,鉴画心神并用,誉他为"徐电脑"。1992年春,徐邦达应邀赴美国纽约参加"明董其昌书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万余字的《明董其昌书法艺术综论》的论文,颇受赞誉。 


    徐邦达乐观豁达,平易近人。虽不善言辞,但话题一涉及书画便滔滔不绝。历代知名书画家年谱、名作、笔法风格等早就烂熟於心中。同时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先後为故宫博物院和地方博物馆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者。

    今年80余岁的徐邦达先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故宫度过的。如今,北京故宫绘画馆的收藏可以和台湾故宫珍藏的书画相媲美。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徐邦达,甚至可以说:没有徐邦达的辛勤奉献精神,没有徐邦达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没有故宫绘画馆的今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60周年之际,徐邦达曾赋诗抒怀:
    前朝王气总湮沦,遗阙辉煌望转新。
    彝鼎岂似宗社重,图书犹检石渠珍。
    禁庭翠柏虚华盖①,金水琼波许钓纶②。
    六十年来谁作主?要将博物付群民。
    从一个书画家到著名书画鉴定大师,从为个人收藏、鉴定,到为国家博物馆鉴定收藏,完成了一个中国传统文人向现代文化学者的转变。尤其在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徐邦达先生恪守"李下不整冠,瓜下不纳履"的古训,割舍了自己的收藏爱好。
    "要将博物付群民",这正是徐邦达先生一生的追求和写照。
    注:①故宫有位老人传说:清乾隆帝外出,有时觉得自己好象在梦中见到"御花园"亭亭直立的翠柏,荫盖在自己头顶上,成为"华盖"。
    ②金水桥原处禁城,老百姓是不能去那里钓鱼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