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梦呓

清流从不争,涓涓万物洗
正文

用《论语》孔子的话简而言之,所谓封建,就是三畏

(2010-04-21 14:35:16) 下一个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

凡是
畏天命,敬畏上天。
畏大人,敬畏长辈(包括皇家血统论)。
畏圣人,畏圣人。
都是封建残余
中国,朝鲜/韩国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满洲国溥仪 李朝,都是因为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傀儡,所以永无翻身之日。

日本,要感谢麦克阿瑟,为了稳定战后日本社会的民族心理留下了战犯天皇,但现在天皇就是个摆设
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理论”被当作不良学说,这和一千年后中国某个时期的“两个凡是”形成鲜明的对照,和王安石比,可以看出,中国人思想上的长进并不是绝对与时并进的。朱熹的“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就是让咱们的老百姓甘心为奴,甘心于现存的政治制度,消除异见于无形。大凡异端皆是人欲,统治者的意愿便是天理,在将程朱理学推上大一统宝座的宋理宗看来,强奸民意就是天理,民意不被强奸便天理难容了。

就像是那些非洲的部落里的规矩一样,如果你不割阴,那你就无法加入成年人的行烈,并为这个部落所不容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朱熹也算是人民的公仆,却只作着愚民的事。也可以由于其本身的阶级缺陷,脱离了劳苦大众,做出了伤害劳动人民情感的事。而他也藉着被阉割民众的血,浮到了宋朝正人君子权威的宝座上去了。正人君子当道,此时的中国人便只能做一个纯粹的人,没有私心杂念的人,心存天理的人,性冷淡的人,此时的中国,痛苦的呻吟也被皇帝老儿当作快感的呻吟粉饰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