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水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继母难为(7)鼓励教育

(2013-06-21 20:08:08) 下一个

静对于“鼓励教育”仰慕已久。

当然,和大多数人一样,她不过在望文生义的层面上,肤浅地表示认同和钦羡而已。偶然一试的时候,会有与时俱进的成就感。至于到底什么是鼓励,其效果如何,是不是包治百病,有没有后遗症等等,是不需要深想的。毕竟那本经主要由外国和尚来念,本地和尚以玩票为主。

到美国以后,静对鼓励教育有了几分实地体验。

嘉莉在一个小学当老师,有时会和静小聚。

“对的呀!对小孩子一定要鼓励的。我在学校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给他们准备很多小卡片,做得好的就发一个,小孩子都开心得要命。”身在其位,佳莉自然是鼓励教育的支持者,而静凭着自己的体会选择了反方论点。

 “我怎么觉得这鼓励教育也有问题呢。那天Danny爸爸教他数学,他错得太荒谬,所以他爸笑了几声,他就委屈得哭起来,说他爸不该嘲笑他,伤害他。这,这也未免太脆弱了吧!鼓励教育就没有副作用?”静在话语之间不免带些难以理解的愤愤。

出乎静的意料,佳莉竟然一拍即合,立刻转向:“哎呀,我们家Andy也是这样的!只能夸奖,一点都不能批评。如果他干了一点点活,你没有谢谢他,他会主动跟你说:‘You are welcome!’”

静的脑子转了个弯儿才反应过来,这是Andy在要求感谢。她对美国文化还是有些生疏。由此下意识联想到,每次碰见陌生人问 How are you?”时她那点古怪的感觉,直到某天从朋友那里找到了同感。因为朋友有一次这样回答对方的问候:“Do you really care?”静不由对着佳莉感概了一句:“你觉不觉得老美有时候挺虚伪的?”

“我觉得是的!”佳莉睁大眼睛,透出一股十分天真的认真劲儿,“我婆婆(Andy 他妈妈)就这样。无论一个人多差劲,她都能把人家夸成一朵花。我也不知道她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言及老公,佳莉就从道理的世界掉回了现实世界,她可以在两个世界中自如地穿越。而静的世界只有一个,每一个道理都会被她拿到现实中去比照,以验证其合理性及可行性。

Danny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小提琴。静根据朋友介绍为他请了家教,一个年轻的白人女孩。

两个月以后,静考虑再三决定对老师提些要求。那时候美国正回响着“虎妈的 战歌”,静开口的时候不免有几分羞赧:“可能,我们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Danny拉了一段时间,指法不对,姿势不对,也没有基本的音准。我给他指出来,他说我不是专业指导,没有资格批评他。所以,能不能请你对他要求再严格一些,另外给他留些作业?”老师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实际上依然故我。静无可奈何,因为Danny喜欢她,认定她是一个nice的老师。

后来,忍无可忍的朋友将孩子转到一个东欧老师那里去学习。东欧老师基本否定了之前的训练。静将此话转达给Danny的时候,Danny愤怒得连声音都变了:“要是我见到那个人,我一定要问问她:如果你辛辛苦苦地练了两年,别人说都是狗屎,你会怎么想!”Danny的振振有词让静几乎憋不住笑:他是怎么把“自己”和“辛辛苦苦地练”这两个不相干的事件扯到了一起的。

也许鼓励教育跑过头就成了夸大付出和成绩,掩饰不足。

学校每年请专人为乐队成员作评估。正式着装,专业指导,钢琴伴奏,场面肃穆。评估结果只有两个档次:excellentsuperior。静十分干脆地省掉了去搞清这两档哪个更好的时间。

Danny依然坚持跟从那个nice的老师,依然很少练琴,几年过去他的演奏在静这个乐盲的耳朵里依然难以入耳。但这并不妨碍Danny在初中以后就是学校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九流乐队在一流舞台上隆重演出,迎接着家长热烈的掌声和热切的赞誉。静坐在台下感慨万千,想着中国那些在千军万马中搏杀,必须以证明自己出类拔萃才能分得少许资源的孩子。在鼓励教育的背后,又需要多么雄厚的社会资源作为后盾呢。

Danny小学的时候每年换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负责所有的课程。每一个老师都很NICE。静去学校了解情况,每个老师都笑眯眯地评价:He does great job

三年级的老师兴高采烈:明天(周五)我要去camping,工作由代课老师接替。静被她的情绪感染,也跟着兴奋了一会儿。然后才觉得不太对劲:也许美国的敬业标准和中国的不一样。

四年级的时候,Danny已经转到“天才班”。静在心里评估了一下那个胖胖的中年老师,看上去似乎精力充沛、富有工作热情,或许她会更接近中国老师的风格。事与愿违。当静拿着Danny那满篇皆错而根本没有被发现的作业去找她的时候,她只略略降下平时高昂的情绪,低声说了句:我再教他一次……这不能怪她,这里的多数老师只检查孩子是否做过作业。

五年级静发现Danny对于数学课上的内容毫无印象,追问之下,得知Danny上课时间基本在读小说。静找老师谈及此节,整个过程老师的脸都透着一成不变的和蔼可亲,从容不迫。待静讲完,老师微微笑着问:你需要我做什么吗?静缓了一口气,才能开口:他以后上课看书的时候,你能不能把书拿走。老师非常慷慨地允诺了静的请求。

六年级的老师,静和她探讨为什么学的东西孩子完全不懂,老师镇定道:这很正常,他们的脑子还没有ready……

静越来越困惑,这种鼓励教育是否是事不关己的隔岸观火?因为没有中国老师所要面对的评估、竞争,所以乐得与孩子为善。当静再听老师客气地抛出那些美丽的词语时,不免掂量这些褒奖之词的水分,揣测着他们说话时内心的漠然。

当“鼓励教育”成为一个社会的标尺的时候,又是什么来为“鼓励”二字作标尺呢?口气需要多么耐心?词汇需要多么审慎?评价需要多么正面?如果没有标准,只能从一个极端去往另一个极端了。物都有尺度,唯独心没有,当人敷衍事的时候,难免就要敷衍心了。

静在朋友家低头细看一盆盆室内植物。蝴蝶兰、金钱树、灯笼草。。。每一棵都茁壮油亮,生机勃勃,花开似锦。不由羡慕道:你们家的植物长得真好啊!

朋友脸上现出些许神秘的笑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婆婆每天都对着这些植物唱歌。

静惊叹起来:这不是验证了《水知道答案》里的观点吗!当人对水表达不同的情感时,水分子的排列就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爱的表达能带来最美丽的形状,而忽视甚至比厌恶带来更坏的后果。

静开始有了自己对“鼓励”的理解,那就是从心而出。只有从内心真正发出的赞许才是鼓励,给人以力量和安慰。而那些虚情假意除了带来短暂的幻像,转眼就随风飘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水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雨滴的评论:
今天写完了“尾声”。教育孩子也许是我们一生都要学的东西,不是因为孩子,是因为我们自己。
请读一下我在“尾声”中所附的纪伯伦的诗,我们无法代替他们走路,代替他们经历。想到这一点,也许我们多少可以卸下一下心头的焦虑,坦然接受孩子的状况。有时我提到“game”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带上贬低的口气。这些我们察觉不到的不接受,会令孩子产生反感。他们生在电子时代,我们需要给予的是理解和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是非评价。
“观察”不是很容易讲清,这个例子也算是吧。看清自己真正的想法,不带成见地和孩子交流。我觉得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我现在在学习,没有个人情绪的时候才和孩子谈话。那样效果比较好。
我们孩子本身并不是那么喜欢乐器,他可能更喜欢的是在人前的“秀”。这是我常常提醒他的地方。他是不是用心或刻苦,我都不是那么在意,但我比较在意他要从别人的夸奖当中体会到快乐。我想,那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雨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水宁的评论: 哈哈,点评很到位。中国家长的鼓励是表面的,为鼓励而鼓励,焦点仍在孩子的弱点上。 我们算是放任的家长。孩子学音乐就是希望他有更丰富的爱好。他和Danny一样不怎么练习, 但他一直是喜爱音乐的。 钢琴,提琴,吉他, 声乐和歌舞他样样都在玩,但都不算精。我们没有在音乐上培养他的高标准和刻苦的习惯, 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会选择接受自己而不是挑战自己。 电子游戏是另一个大诱惑让他不愿意花额外的时间在学习上。 能给一个用观察的方法去改变缺点的例子吗? 还是在新的章节里能读到这方面的启示?
水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雨滴的评论:
中国家长的鼓励是表面的,为鼓励而鼓励,焦点仍在孩子的弱点上。美国的习惯是大把抛出赞誉之词,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但据我观察,孩子的自信并不来源于此。他们需要在了解自己的真实状况后接受自己,因此而产生自信。而不是靠言过其实的评价来得到自信。
尽力去了解孩子的优点,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不足,接受并改变欠缺之处(我比较认同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不是用斗争的方法,而是用观察的方法去改变缺点)。
恐怕还是要从家长做起。感谢孩子们给我们机会一同成长。
雨滴 回复 悄悄话 不得不鼎一下。 和你有一样的困惑以及在鼓励教育和严格要求之间的挣扎。说得太好了:“只有从内心真正发出的赞许才是鼓励,给人以力量和安慰。而那些虚情假意除了带来短暂的幻像,转眼就随风飘逝。” 鼓励教育泛滥的软肋是被鼓励者会没有标准地自满并失去进取的动力。那没有含金量的赞美也变得没有分量而失去了赞美的价值。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才是充满智慧的真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