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秋赏:凤眼秦王吞六国】

(2010-01-19 12:42:49) 下一个

入秋了,有一天大儿子说:“妈妈,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看到,有一种水生植物叫凤眼花,它能在水面迅速繁殖,一下占满周围的环境,会影响其它水中动植物的生长,并且阻断水流,所以凤眼花这种植物常被称作绿色魔鬼。不知道哪里能看到凤眼花?” 。听犬子这么一提,我回忆起城里的那个公园,那儿有个规模不小的人工湖,今夏我曾看见在湖的一隅,有一小片开满了淡紫色凤眼花的植物,大片绿色的茎叶,布满了那一片水域,蔚为壮观。便对小哥俩道:“妈妈得空时陪你们去看凤眼花吧” 。

这个周末秋高气爽,应是赏秋觅桂的好时辰。昨晚,老大就催我了:“我们是否可以去公园看凤眼花,你答应我们好一阵了“?我说好吧。

午后,载着犬子们开车到了公园附近,车流壅塞,我随即意识到在公园周围停车多半没戏,于是立马往附近的一个停车大楼开去。将车停罢,三人步出大楼,沿着秋日街道,准备走半站公交车的路程,去公园赏秋。

南方路边的树木和草地依旧翠绿,北国十月的傲霜红叶在此时此地是看不见的,也见不到任何枯枝败叶的迹象。金风习习,街边的花坛长满了五彩缤纷的昂然雏菊,给本来就无萧索气氛的南国秋景,更增添了几分活力。老大说:“我得观察一下蝴蝶是怎么用吸管吸花蜜的” ,然后又道:“妈妈,这只蝴蝶好像是君王蝶” !我们几个看着眼前几只漂亮的彩蝶在花丛间翻飞身姿,不时用细长的吸管戳进花蕊酿蜜,无不啧啧称奇。

十分钟后步行到了公园,孩子们径奔湖边。但见湛蓝天空下诺大一个湖,上方秋雁一行,缓缓掠过,旋即一大群鸽子凌空而起,转了一圈后,灰白鸽群轻盈地着陆在湖边的沙地上,忙着啄食游人赏赐的喂食。湖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指天喷泉,向空中喷射着道道水柱,水流在秋风的抚摸下,宛若刘海飘向一侧,袅娜动人。湖中两个人工岛屿,草木葳蕤,间或有几颗参天松树耸入秋霄,好一幅三维秋色图!很多红嘴野鸭或闲闲地伫立在小岛岸边,东张西望,或穿行于林木遛哒自如。

俯视清澈的微绿湖水,绿油油的水草间穿梭着小鱼,突然,六岁的大儿子嚷道:“快看快看,有两只乌龟” !可不是,远处相距几米的湖面上,两个游动的圆点,缓缓朝我们游来。等到它们游近时,果然是两只可爱的绿毛乌龟,一大一小,旋即又隐没于水草之中。

我拿出儿子们的旅游即兴笔记本,说:“你们可以根据眼前的秋景,将一路看到的景物写一首小诗,大家各写各的” 。老大看着对面岛屿的情景,沉思片刻:“第一句就这样吧:秋鸭游腻晒太阳,如何” ?我说这个意境是什么意思?儿子答:“就是鸭子们在水里游得烦了,上岸歇息晒太阳” ,我又问:“你知道腻字是啥意思么?” ,他说知道,“一是指油腻,二是不耐烦的意思”。我心想,这个意境还有些不落窠臼嘛,就让他自己在本本上写下来。这时,我对老二说:“你想好第一句了吗” ?四岁的小儿子在一旁舌头一翻:“乌龟水里钻水草” !说着,老二就三两下地在自己的本本上写下了首句。虽然老二目下的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远没他哥棒,四岁的他已经能写很多中文字,甚至还常常纠正他哥的错别字。

听了弟弟的句子,他哥灵机一动:“那我借用一下弟弟的句子,改一下作为第二句:乌龟水里捉迷藏” !我说可以呀,你不妨就用ANG韵作韵脚吧,题目可为“秋兴” ,怎么样?老大表示首肯。

在湖边栈道甲板上徘徊了一阵后,老大说:“三、四句得去看凤眼花时写了” 。他还给两个湖中岛屿取名为“鸭岛” ,我说用词是否可再雅致点?他想了想:那就叫 “野凫岛” ?于是一行三人绕过芦苇丛和煞是好看的深紫色尖尾巴花丛,踏上一座没有栏杆的木板小桥,桥下两侧便是满目生辉的凤眼花植物了。

看到了朝思暮想的淡紫色凤眼花,两个小孩激动得在桥上来回奔波,以致我得随时提醒他们小心,别凑水边太近,掉进长满了凤眼花和翠绿、紫红色浮萍混杂的水沼。这时,老大评论道:“凤眼花果然繁殖得很凶,把周围其它的东西都赶走了。我觉得凤眼花好比是吞并了六国的秦王” 。一听他如此比拟,我想儿子最近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效果还不错。

我敦促老大道:“那你三、四两句怎么写” ?大儿子拿着笔,眼睛一瞥:“蜻蜓觅食难觅食,凤眼秦王吞六国 ,好不好” ?我想了想,发表意见说,这两个意境倒是有特色,且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就是‘觅食难觅食’ 是否有些重复用词?而且凤眼秦王会让人以为秦王是生就凤眼呢(儿子听后大笑)。另外,秦王句的韵脚要调整一下” 。我的话音刚落,小儿子插嘴道:哥哥如果不用“凤眼秦王吞六国” 这句,借给我用好吗?说着他飞快地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了这句。我和老大相视而笑。

殊不知老大听了我的反馈意见后,反驳道:“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两句,不是也用了两个难字么” ?我有点哑然,感叹儿子还会引经据典驳斥我。便答:“仔细一想,蜻蜓觅食难觅食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想不出更好的句子的话”。但经我这么一说,儿子觉得‘觅食难觅食’ 的确还是改改好,过了一会,他说:要么改为“蜻蜓盘旋觅食物” ,因为那几个蜻蜓好像直升飞机在上面观察底下的吃食”。我以为然,觉得此句不无童趣,便鼓励他说好。尔后,儿子又反复考虑了很长时间,终于把第四句搞定,改为‘凤眼绿魔似秦王” ,可写完后他又有些表示吃不准,说:“难道读者就知道凤眼绿魔是什么东西,他们也读过十万个为什么” ?我告诉大儿子,诗词里的有些典故,的确不是每个读者都能当场理解的,可能有些具有植物知识的读者看了,会知道你这句的意思吧。儿子点头认可。

观赏完凤眼花,小儿子提醒我:“我想去看孔子雕像” !盖因最近全美孔子协会在本埠的此公园某处新立了一尊孔子雕像。我便带着哥俩,沿着湖边,穿过一座拱形铁木桥(老大说此桥样子似赵州桥),来到该公园的长方形水池、方尖形纪念碑和四个喷水区域(美国很多中央公园有此景物造型,就跟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碑前的景物相仿)。举目扫视四周,没见孔子雕像,就去询问卖冰棍的小贩,他们也支吾其词,说,可以去前方的玫瑰花园附近瞧瞧。

我们沿着松林边缘,一口气踱步到了巨大的长方形大水池的另一头,在玫瑰花园附近又搜寻了一大圈,可还是没看到前阵子揭幕的孔子雕像。小哥俩不免有些失望,我只好安慰他们说,等妈妈回家去网上查寻一番确切的塑像方位,下次再来拜谒圣人。

水池宽大约二十几米,长百来米。靠玫瑰花园的池子这端,池子下边有呈半圆形的石阶,一级级浸入水池,上面几级石阶的水流,呈银色珠帘状,让小儿们看得发呆。最下面一个石阶的水面,栖息、浮游着几只野鸭和白鹅,好似中流击水的弄潮儿,自得其乐。猛然间,只听得一阵犬吠,遥见水池对岸有个高个中年男子,牵着一头正从池子另一端游过来的大黄狗。那狗朝鸭鹅们急遽游去,使本来悠哉游哉的鸭鹅们立刻作鸟兽散,扑腾着身子,贴着水面低飞而遁。看到此景,大儿子一拍脑袋:“下面两句诗有了--沙沙水声送鹅毛,汪汪黄犬吓睡凫” !我说很生动,只是凫字非ANG韵有点遗憾,除非后面四句改韵脚。儿子马上说,对对,那就改韵脚吧。

我们又兴致勃勃地赶往该公园的一个园中园,里面是日式风情的园林布置,虽然它比起杭州的园林规模和情调来,实在太小儿科了点。欲访日式花园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里面植有七、八棵桂花树,通常从金秋一直飘香到次年春天,可以一飨我对杭州秋天桂子的渴念。然而可惜得很,今日恰逢该园子包场搞活动,对游人关闭。

微有失望的我便去买了几支水果雪糕,和儿子们一起边吃雪糕边观赏周围景观。此时恰有一辆红色游乐敞篷小火车驶过面前,小哥俩对着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说笑着,稍后又欣赏了一会在喷泉正中勇敢冲水的几个小孩的情景。

前面叙述过的那个大湖,先前装在东头一端的长栏杆统统拆掉了。今夏,此岸整修一新。如今那儿不仅添置了现代派的小桥,还有半椭圆的岸边石阶,供游人穿越步行或休憩,环境很空旷。临湖坐在台阶上,可以静静地观赏湖中泛舟的游客,那直冲云霄的喷泉,频繁游过的鸭子与鱼龟,翱翔的白鹭和鸽群,无不扑面而来,教人想起王勃那几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惟此秋湖非依山而傍,终归少了些山水相依的层次感和神秘性。

和犬子俩在石阶小憩片刻后,老大欣然道:“妈妈快看,湖里有只水獭” !我们三人急步上前,贴近湖边细细观察:看见一头长着胡子的灰色水生动物快速地从眼前游过。儿子认为这是一种象水老鼠一样的两栖动物。那生灵真是游泳健将,一眨眼功夫就没入附近水域,无影无踪。

小儿子一直来回跑动着,玩个不停,他的小诗写了两句后就不写了。他哥哥则拿着本本在想最后两句诗。少顷,老大说有灵感了:”第七句:一股喷泉洒向天”,我认为用词太一般,于是他改道:“那么就一股喷泉化成烟?” ,然后他自己复改作:“一股喷泉化缕香” ,并说‘一缕香’这词是他从周杰伦《青花瓷》还不《菊花台》里学来的(小哥俩爱唱周杰伦的歌曲。GEE,犬子喜欢方文山的歌词!:)) 。我对儿子此句评论道:化缕香比化成烟更有诗意,泉雾带着秋天空气中的清香传到鼻子里,别致,而且很有点类似‘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对秋景陶醉的意境”。接着我又问:“那最后一句呢?” 儿子脱口而出:“东窜西窜水老鼠” !我连呼O K A Y,让他赶紧写下。谁知儿子将窜字的下面部分忘了,我提示他:就是一串葡萄的串。谁料他竟把两个扁形口写成左右两个口,当即被边上的弟弟奚落道:“哥哥,你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了” !老大尴尬地对着我和他弟弟,意识到自己写错了,发急道:“哼,你们made fun of me (嘲弄我)!

准备去取车时,经过公园一个游乐场,俩小子一定要玩一会儿滑梯、秋千和其它活动节目。我在边上奉陪了二十分钟左右,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游乐场。路上,大儿子说:” 明天又要上学了“。我反问,你不是说很喜欢上学么?他答:“学校是喜欢去的,就是今天还没玩够嘛”。

在橡树道上缓缓走着,呼吸着沁人心脾的微风,我告诉小哥俩:秋天还很长,我们可以常常来这里的,况且还有桂花可闻。

(2009-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